中央民族大学音乐学院知名教授、专家简介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01/26 17:10 新浪教育 | |||||||||
董锦汉,白族,作曲家、指挥家,理论作曲、二胡演奏双专业优秀毕业生,现任中央民族大学艺术学院音乐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民族器乐教研室主任,中央少数民族乐团指挥。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民族管弦乐协会会员,中国二胡协会理事,北京音乐家协会会员。曾在中央音乐学院指挥进修班学习指挥艺术。1996年入《中国当代音乐界名人大辞典》。
创作领域涉猎交响乐、协奏曲、室内乐、声乐以及影视音乐。主要音乐作品有第一交响乐《南诏奉圣乐》、第一民族交响乐《佤寨篝火》、二胡协奏曲《望夫云》、管弦乐组曲《大理素描》、民族管弦乐组曲《云岭情怀》、全国第六届少数民族运动会开幕式大型文艺晚会第二场音乐《神州欢歌》。1996年在北京音乐厅成功举办个人交响乐作品音乐会(与张朝合作中国爱乐乐团演奏)。其中,艺术歌曲《海的思念》、民族管弦乐《傣寨印象》在全国音乐大赛中获奖;大型民族歌舞音乐《神州欢歌》、参与录制音乐光盘《西部韵律》曾获得国家级荣誉奖。出版编著《优秀二胡曲选》、《音乐欣赏入门》及发表多篇专业学术论文。2001年北京电视台播出专题片《音乐人生——白族作曲家董锦汉》。 1996年创建了中央少数民族乐团,并致力于发展中国少数民族音乐。近年来,曾指挥该乐团在北京音乐厅、中山音乐堂、国图音乐厅先后举办“中国少数民族音乐”、“中国民族音乐鉴赏”、“中国经典民族音乐”二十余场音乐会,并率团先后赴韩国、新加坡等国家演出,受到国内外广泛关注与好评。近年来,在繁重的教学工作之余,创作、改编了大量的民族音乐作品,并为创办一支具有高水准的中国少数民族特色的专业乐团而进行着艰辛探索和卓有成效的努力,乐团发展迅速并成绩显著。 张纯中央民族大学音乐学院作曲家、教授、研究生导师。任教作曲主科、音乐分析、20世纪经典音乐分析等课程。兼任中国广播电视学会电视文艺(音乐·戏曲)委员会常务理事,文化部艺术科学项目网络评审专家。曾策划主持了全国首届中西部地区高等院校音乐创作比赛及全国首届“中华杯”民族院校及民族地区院校音乐创作比赛大型活动。担任钢琴独奏《黄河》钢琴与400架古筝的改编曲《中央电视台》“东西南北中”专辑播放。创作交响诗《水戏》、组曲《中国戏》并应邀出访台湾、香港及上海大剧院、上海音乐学院等地参与作品发表会及国际华裔青年作曲家研讨会,国际现代音乐节等活动。发表音乐作品及核心期刊文论30余件(项):《清明上河》混声四部合唱,《戏曲道具》弦乐四重奏,歌剧文天祥《留取丹心照汗青》等。《中国当代钢琴音乐曲集》注释(共五卷)。创作电视音乐片《苏帅情景》,电视电影《心灵的天空》,为纪念邓小平诞辰100周年摄制电影《我的法兰西岁月》创作音乐(2005年该片荣获政府最高奖优秀故事片“华表奖”)。 张朝,回族,作曲家、钢琴家,中央民族大学艺术学院音乐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作曲教研室主任。 1964年生于云南。7岁开始学习钢琴,12岁随父亲张难学习作曲,16岁在《音乐创作》发表处女作《诙谐曲》,18岁在昆明艺术剧院成功地演奏了《山林》钢琴协奏曲。1987年以作曲、钢琴双专业毕业于中央民族大学音乐系。1998年优异成绩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硕士研究生班,师从郭文景教授。 张朝在音乐创作上涉猎面广泛,风格多样,并以浓郁的民族风格见长。其主要作品《扁担摇》1990年12月获全国民族舞蹈比赛作曲一等次。管弦乐《阿茨与罗作》1993年1月获“黑龙杯”全国管弦乐作曲大赛优秀奖。《山晚》1995年5月在台湾首届“新原人”世界华人音乐作品甄选中获室内乐奖。钢琴协奏曲《哀牢山狂想》1996年11月由作者亲任独奏,青年指挥家李心草指挥原中国广播交响乐团协奏首演于北京音乐厅,2000年由中国唱片总公司出版发行。《春嬉》1997年3月获日本国际电脑音乐作品大赛特别奖。2001年《风》获首届“现代杯”全国流行歌曲大赛金奖、《我希望》获文化部“光明杯”二十一世纪少年儿童歌曲创作评选三等奖、《第一弦乐四重奏》获台湾交响乐团“2001年世界征曲”优胜作品奖。钢琴组曲《滇南山谣三首》2002年5月获第二届中国音乐《金钟奖》铜奖。另外,舞剧《同在一片蓝天下》(合作)、全国第六届少数民族运动会开幕式大型文艺晚会《锦绣中华》(合作)的音乐创作及多舞台配乐场受到广泛好评。 张珊,女,回族,古筝硕士,现为中央民族大学音乐学院副教授,民乐教研室副主任。1985年毕业于中央民族大学音乐舞蹈系,获学士学位。2000年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民乐系,获硕士学位。曾在1989年第一届“ART”杯中国乐器国际比赛中获青年专业组二等奖,“山城杯”全国民族乐器电视大奖赛中获优秀演奏奖。1989年开始从事教学工作,曾获全国“大风杯”古筝比赛和中国青少年艺术新人比赛“优秀园丁奖”。1992年,1999年两次在北京音乐厅举办个人独奏音乐会。发表《试论我国少数民族题材的筝曲创作》、《王建民筝曲风格的不同成因透析》等论文,出版教材《张珊教古筝》。 朴长天,著名双簧管演奏家,音乐学硕士。现任中央民族大学音乐学院研究生导师、教授。兼任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国际双簧管协会会员,中国管乐协会理事。曾留学日本、韩国,获韩国国立汉城大学音乐学院硕士学位。任教30年期间,多次被邀请前往美国、德国、瑞士,日本及韩国举办独奏音乐会、讲学、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和瑞士国际管乐节,担任国际音乐比赛专家评委等。出版有五部学术著作和几十篇百余万字的论文,并录制有个人独奏专集,CD光盘一张,《朴长天双簧管独奏专集》和《双簧管教学欣赏录音带》上下集。《人民日报》曾以《论中国青年双簧管演奏家朴长天》对其演奏理论做过专题报道,给予了高度评价。 斯仁,男,蒙古族现为中央民族大学音乐学院副教授、研究生导师、作曲教研室主任。主教作曲,复调等课。主要作品有:为管弦乐队而作的序曲与帕萨卡里亚——《西部狂想》。管弦乐曲《牧马人的欢乐》、《红河情》等。为圆号与管弦乐队而作的《洁白的蒙古包,我的摇篮》。《十二首蒙古族民歌钢琴曲集》等。论文有《蒙古族传统音乐》、《蒙古族民歌之四大类型与实例对照》、《马头琴的不同形制与风格特色》等。目前已完成中央民族大学科研项目三幕五场蒙古族歌剧《木雕的传说》的钢琴稿和部分管弦乐总谱。 黎胜元,女,汉族,福建宁化人。扬琴教授,现任职于中央民族大学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会员,扬琴学会理事。1967年毕业于中央民族学院艺术系。师从中国扬琴前辈、扬琴教育家、理论家、作曲家郑宝恒先生。 附中学习期间,即开始参加演出实践,参加过若干重大演出活动。本科学习期间开始教学。毕业后任职于青海省京剧团、青海省歌舞团。1979年开始至今任职于中央民族大学音乐学院,从事扬琴教学、表演、创作、科研工作:教学特点:因人而异,因材施教,注重学生思维的拓展与心理的调理。教学手段多样,方法灵活。培养的学生多次在国内外的专业比赛中获奖,他们遍及以北京为中心的全国各地艺术院校和表演团体,成为这些单位的业务骨干。这期间也教授过为数不少的日本扬琴爱好者,增进了国际间的扬琴交流。 主要论文有《论现代扬琴作品的创作》、《扬琴演奏的艺术表现》、《扬琴的演奏技巧》、《扬琴与钢琴的比较》、《中国青少年校外器乐学习》、《少数民族与音乐》等。作品有扬琴独奏曲《火塘边的舞步》、《飞歌变奏》、《林卡之夜》等,其中《林卡之夜》获2004年首届中华杯创作比赛佳作奖。 林晶,1964年生于哈尔滨市,朝鲜族,党员。职称教授,硕士生导师,学历大学,学位副博士,从教6年。现为中国朝鲜族音乐研究会副会长,吉林省省文联副主席,延边音乐家协会副主席。 在朝鲜发表著有20万字的论著,题目《歌唱与发声的科学原理》,发表3篇国际论文,省级论文6篇,成立了“延边林晶朝鲜族声乐研究所”,并有科研立项,课题为《建立具有中国朝鲜族特色的声乐体系》。该研究所培养的学生,均在朝鲜“四月之春”国际艺术节上获金奖和银奖。在2003年由文化部主办的“新人新作”声乐大赛中获美声组一等奖,在全国“金钟奖”声乐大赛上获美声组三等奖,特别演唱奖。在全国少数民族声乐比赛“孔雀杯”声乐大赛上获二等奖、三等奖。 曾参加第十届“柴科夫斯基”国际音乐大赛,参加第六届法国马赛国际歌剧大赛并入围。在朝鲜“四月之春”国际艺术节上获三次特别金奖,并受到朝鲜人民的伟大领袖金日成主席的好评,获第二十届世界青年联欢节金奖。 在全国中国文联举办的首届由港澳台选手参加的“中华歌会”声乐大赛上,获美声组第一名,在由文化部、广电部、国家民委举办的全国少数民族声乐大赛上,获美声组第一名。 本文选自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的《京、鲁、冀重点高校音乐专业报考指南》,未经授权,其他媒体请勿转载。 更多高考信息请访问:新浪高考频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