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讨论:MBA 我们离成功到底有多远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05/08 13:47 《经理人》 | |||||||||
唯有正确认识MBA的学历背景,才能接近与成功的距离 文/ Jenny “某种程度上,我们可以算是成功者。和大多数同龄人相比,我们拥有支付MBA学费的资金实力,拥有靠自己实力通过全国统考的智商,拥有对未来职业生涯设计的初步构思,
春节期间,我在深圳碰到一个退伍军人,他95年退伍后留在深圳,现在已经买下了一层写字楼,开上了三十多万的KIA七座MPV,明年准备换Audi,而他今年才30出头。和他们相比,我们只能被列入失败者之列。 我常常在想,和这些成功人士相比我们到底缺少了什么?论学历,论智商,他们比不上我们;论资金,很多人当年是从1万元起家的,这些钱我们也拿得出;论情商,能考上MBA的都不会太弱。可为什么人家能在30岁出头开Audi、开劳斯莱斯,可以花二三十万元去读EMBA,有意识地扩大自己的关系网,而我们却只能拿一份勉强让我们可以过上白领生活的薪水,还要参加全国统考才能就读MBA……” 这是最近暨南大学一位MBA在网上发的一篇帖子,主题为:“MBA,我们离成功还有多远?”此帖一发出,立即引发了一场相当热烈的讨论,也激起了MBA们对于“成功”话题的积极探寻。 如何定义成功? 有了MBA的学历背景之后,是否距离成功就更近了一步?事实上,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话题,也是很难道清的话题,就如人饮水,冷暖各自知。在探讨这个问题之前,我们似乎有必要先给成功下个定义。 乐观主义者说,能达到自己设立的每个阶段的人生目标,就是成功了。 悲观主义者说,成功者的素质是天生的,对于某些人而言,成功是一辈子的距离。 也有人说,成功,不外乎是“名”和“利”,有人追求名,有人追求利,更有人名和利都想要。 而在笔者看来,成功不仅仅是一个数字,它赋予了生活太多的定义,是事业和家庭双方面的收获。在此,我们主要讨论的是事业上的成功。对事业的成功,我是这样理解的: 1. 物质上的成功是事业成功的必要条件和重要标志,只有财务上的自由才能为人带来最大限度的自由。何为财务自由?当个人拥有的财富足以让你和你的家庭过上你想过的生活,到老都衣食无忧,不再为某些突发的事件而担心忧虑,就应该算是实现财务自由了。 2. 成功者的素质并不是天生的。如果是天生的,后天的努力就没希望了,读MBA也没意义了。 那么,和成功者相比,我们这些MBA又缺少了什么?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 识别机会的能力。和成功者相比,我们缺乏的不是机会,而是识别机会的能力,正如俗话所言:机会只偏爱有准备的人。 ● 极高的情商。大凡成功者都具有惊人的眼力,知道和什么样的人该说什么样的话;他们的人生经验丰富,随便讲个小故事就能让你明白人生的道理;他们多才多艺,无论是茶文化、酒文化、各种时尚的体育运动等,至少精通其中的70%以上,谈什么都有得谈,而且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他们具有自来熟的本领,懂得各种礼仪规矩,可以在十分钟内让你感觉如沐春风,好象他是你多年的老友。 ● 专业。 ● 冒险精神。 明确了这些要素之后,接下来你应该分析一下自己:你梦想成为哪个领域的成功人士?以及你具有怎样的成功人士的潜质? 做个通才还是专才? 读MBA为了什么?选择读MBA的,绝大多数是因为对自己的现状不满,企图通过读MBA,镀层金,再出去找一份令人羡慕的白领工作,其实这也是我当初的想法。对于我们绝大多数人而言,稳定的高收入是对生活的一个基本保障,是马斯洛基本需求的体现。 在我看来,MBA不会教给我们任何谋生的技能,教给我们的只是理念。理念的真正领会,还必须在实际的工作中自己经历过后才能真正把握。课堂上的讲解和自己看书,顶多只是一知半解。比如说我们的会计课,一般老师不会讲如何避税、如何看报表等等,只有真正做过财务工作的,才能对会计课所讲授的内容理解深刻。而对于其他大多数人来说,只是学会了几个会计名词而已。 MBA培养的是通才,是培养“学习型”的人才。而我们未来的工作方向,只是一个专才。“样样精”在某种程度上,等于没有一样精。 所以我建议,首先MBA必须确定一个未来主攻的方向:想往哪行或哪个职业发展。我个人不提倡所谓的职业经理人的说法,职业经理人是一个通才,所有的行业他都有可能涉足,所有的管理职位都要求有经验。毕竟我们的精力有限,不可能每门课都学得很好,学得透。而且,除了MBA的课程外,我们还有许多其他的事情要做,还有许多其他的书要读。对于MBA课程,最好是有选择性地、有意识地去读。确立我们毕业后会往哪个方向发展是重要的,当然,这个方向最好能够与现在的工作结合起来,这样,在未来的几年里,我们可以有意识地去拓展人脉关系、去认识和研究我们所处的行业,并补充为实现我们未来的目标所需要的东西。 选择创业还是择业? Oracle公司的CEO拉尔森曾经说:选择读MBA的人本身就缺乏创业的冲动和能力,或者说,本来就是缺乏行动性而觉得自己适合并能够忍受读书的人才来读MBA。这个说法虽然有些偏颇,却也不无道理。 大多数读完MBA出来的所谓“白领”,一方面手中有一份令绝大多数人羡慕的薪水,另一方面又羡慕别人得到的比自己更多。当他们也想去搏一把的时候,总会开始考虑所谓的得失:万一没搏中,就没有了房子、没有车子、没有老婆、没有孩子。想跳槽,又担心新工作太累,薪水不如现在高,环境不如现在稳定,还要重新建立一套好不容易才积累起来的人际关系。想出去自己干,又担心开拓不了市场,担心没有门路,担心无法回头。尽管有雄才伟略,也被瞻前顾后的想法给耽误了。说到底,就是担心自己以后会后悔,没有做决定的勇气,只有看着别人弄潮的份了。 海归和土产的MBA中,估计只有10%的人敢于和能够创业,当然有创业想法的不能算。假如没有高科技产业和风险投资业的存在,也许这个比例还要低—— 退回到20年前的国内,创业就意味着搞实业或商业,传统的读书人还是认同“士、农、工、商”的排列,以前基本上是一无所有的人才敢去创业。 而我认识的周边的有钱朋友,白手起家的没有一个是高学历的。因为他们原本就一无所有,只有去搏一把,搏中了就发了,没搏中就成为更平凡更没钱的一类人。搏中的人,不能说他命好,但至少说明他有这个胆量,敢于承担风险。 概括说来,MBA人群中,80%是读书人,20%是野心家,希望三年以后这个比例能倒过来,那么10年以后,曾经讨论“成功”的人,就要讨论如何避免失败了! MBA离成功还有多远?只有找出、承认并正视自己的差距,并有迫切改变现状的愿望且为之付出实际行动的人,才能缩小与成功的距离。安于现状的人,永远也无法到达成功的彼岸,只能远远地遥望彼岸。 更多信息请访问:新浪考研频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