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浪考试 > 北大考研日记 > 正文

心灵的风景--解读许晓辉的《北大考研日记》

http://www.sina.com.cn 2006/05/26 17:51  新浪考试

  作者:吴晓东

  吴晓东简介:

  吴晓东,1965年3月生,黑龙江省勃利县人。

  1984年至1994年就读于北京大学中文系,获博士学位,1984年留在北大中文系现代文学教研室任教至今。1996、1998、1999年分别赴日本、新加坡、韩国访学与讲学。主要讲授中国现代文学史、中国现代小说、中国现代诗歌、20世纪外国现代主义小说等课程。

  主要著述有:

  《彩色插图中国文学史》(与钱理群合著)、《阳光与苦难》、《象征主义与中国现代文学》、《中国现代文学史》(与程光炜等合著)、《记忆的神话》、《20世纪外国文学专题》、《镜花水月的世界》、《从卡夫卡到昆德拉》等。

  90年代后期,我曾经参与撰写钱理群老师主编的“大学校园文化与20世纪中国文学”系列丛书,承担了一本关于80年代北京大学的校园文化与校园文学的专著的写作。当时连书的名字都起好了——《燕园风景:1977-1989》。这本书如果得以完成,将是本怀旧的书。这种怀旧在今天看来肯定显得有些可疑且矫情,但在90年代后期的文化语境中却似乎是一种潮流。我当时自然无法免俗,企图以这本怀旧之作为我和我所隶属的一代人的青春时代作个总结。我还设想了如何去写这本书,诸如还原80年代的历史语境和校园氛围,把与大时代相关的宏大叙事和校园日常生活细节统一起来,注重描述燕园学子的心灵挣扎与躁动,尝试一种有回溯意味的讲述方式,在诗意叙述之中贯穿沉湎与反思的调子等等。而书名中的“燕园风景”,在很大程度上将会是一道心灵的风景。

  然而,当花了大量时间去查找有关80年代北大校园日常生活形态以及校园文学活动的细节时,却吃惊地发现相关记录其实很少。我们在公共空间中保留的对刚刚逝去的生活和历史细节方面的记录反而比久远的年代更少,这不能不说是一件奇怪的事情。最后我不得不止步于80年代那片燕园风景之外,仅使它残存在自己日渐稀薄的记忆中,任其随着岁月的流逝而愈加漶漫,并终将如当年北大“汉园三诗人”之一的何其芳在一首诗中所描绘的那样,成为“烟云”般的“水中倒影”。作为一个80年代北大校园生活的亲历者,却无法描述“身在此山中”的生活,恐怕没有什么比这更令人感到怅惘和遗憾的了。

  这种遗憾在我读到许晓辉的《北大考研日记》之后终于得到了补偿。《北大考研日记》向我展示出一个校园学子正在行进的生活的实录,从而表现了原生态的叙述品质,这种原生性表现在其所记录的是作者即时经历的生活,而日记的体式则是这种真实性和原生性的较为理想的保证。作者忠实地记录了每天发生的事情,其好处在于并非事后的追忆和补记,因此与回忆录的历史追溯自然不同,它保留着更多的当下体验和感受,所以与原生态的生活更为贴近,更有无法替代的真实感。从这个角度说,日记的形态在复制历史和生活细节上尤其具有值得研究的意义。考察日记对历史和生活细节的更“现在时”的记录,是具有历史学和文学史价值的一个课题。现代史上的名家日记多有遗存,我们对当年清华北大西南联大生活的了解,就多从现代作家学者的日记中获得。譬如《吴宓日记》、《胡适日记》、《周作人日记》、《浦江清日记》(《清华园日记》和《西行日记》),对于后人了解当年高等教育和大学校园真实的历史情境,就是非常宝贵的。钱理群老师在《1948:天地玄黄》一书中,每章即以抄录叶圣陶日记开头,因其是“当时人的生活实录”,“以显示彼时彼地的作家的日常生活实际,他们的现实境遇、感受”,其中暗含着还原历史情境的努力以及原生态的历史观。当然,这些日记的历史和细节功能往往在后来的史学家那里才得以凸显,而当事人当时未必意识到它对于后来历史的久远意义。人们每每对身边行进的日常生活缺乏自觉,从美学的意义上说,似乎已逝的,远方的,还有不可预知的未来的生活才更有魅惑和吸引力,更有美感意味,更值得去状写。文坛怀旧风盛行的原因大半即根源于此。与怀旧类似的,是对未来的冀望。未来与过去都有一种鲁迅所警惕的欺瞒的幻像,人们更容易被未来和过去所蛊惑而忽略了当下正在进行的生活。而当我们需要了解当年的具体生活情景的时候,却每每要借助当事人后来的回忆录。在我看来,回忆录往往是可疑的:事后的追忆往往渗透了一种回溯性差异,这种差异即是当下与过去的时空跨度带来的逆差。回忆录中每每体现出一种历史是向今天的“ 我”走来的幻觉,因此“ 我”可以根据现实的目的和需要去加工、筛选甚至篡改当年的历史,于是回忆录中难免会有回忆者当下的喜好、臧否、认知、价值倾向的介入。流行于今日中国文坛的各种各样的回忆录多具此类问题。(当然日记作者也会存在日记中加工、筛选甚至篡改自己刚刚过去的生活的问题,尤其是那些意识到自己的日记将留名青史的作者。这是任何写作都无法避免的更本体的问题)

  从这个意义上说,许晓辉把他刚刚经历的考研历程原封不动地展示给我们,就令其有了新鲜出炉之感。其中尤其值得重视的,正是他对当下且日常的生活的即时性记录。我们读到的是作者对自己堪称艰难困苦而又不乏诗意的考研过程的珍视,以及表现出的“ 过程本身即是目的”的生活哲理。作者似乎在告诉我们,个体生命的历程只有落实在每一刻流逝的瞬间,才体现出真正而具体可感的意义。而一旦个体生命刻录在每一个瞬间,寻常生活就必然彰显出它内在的人生目的性。因此,作者对校园生活的细致入微的记录,构成了当代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史”。我虽任教于高校,却对当代学子的生活已经很陌生了。每每想到自己与学生的疏离,都会悚然一惊。这种疏离与陌生带来的缺憾通过阅读《北大考研日记》得到了部分弥补,读之我得以一窥当下大学生生活与心态的一角,也对21世纪的大学校园生活有了诸多感性认识:

  中午没有丝毫睡意,不顾200块钱买的14寸显示器对眼睛和身体的伤害,我打开电脑,上网。这几乎成为大学生们最为广泛的消磨时间的方式。

  北大在线论坛是每次必去的,但我只看“ 十大”中的内容。最为热门的话题多数被人类最为隐秘和向往的欲望——性所占领。诸如房事风度、处女情结之类的话题的点击率之高,足以说明正处于青春旺盛期的孩子们对异性的渴望之强烈,由此,大学生同居也就成为顺理成章的事情了。与此相关,新浪网首页所链接的中国性博物馆的浏览人次之众多,与现实中的性博物馆的门厅冷落,所形成的强烈鲜明对比,是否说明国人在人前依然恪守较为保守的传统观念?

  看完新闻之后,便无心在这个抄袭模仿盛行的虚拟世界停留。《经济观察报》新一期应该到了吧。这是我阅读的惟一一份经济类读物。买完报纸,顺便走到三角地。和以往一样,各种商业活动正在争先恐后地在大学校园抢滩登陆。思科老总的演讲,听说还有手机赠送,没有礼物的演讲似乎无法吸引忙碌的学子们,但为礼物而不是为内容前去的捧场又何尝不是演讲者的悲哀;昔日因解密WPS而为求伯君所发掘的雷军——今日金山公司总经理大驾光临,毒霸、词霸、敢于对抗微软的WPS,民族软件企业的努力理应得到更多关注;“ WTO与民族企业”的研讨得到了邓亚萍体育用品的赞助,与李宁服饰比起来,邓亚萍用品也只能是小妹妹了,看来体育和经商所获的成绩并不是一回事;而今年“ 十佳教师”的评选则多少显得有些冷清,同学于此的漠视似乎在告诉人们“师道不传也久矣”,此起彼伏的邀请大家投票的喊声,企图挽回昔日对恩师所抱有的激情,却显然是徒劳……

  《北大考研日记》中对当下大学生生活内容和校园情境诸如上引段落中的高密度和大容量的记录比比皆是。它使我了解了为今天的大学生所关注的问题和领域。最令我感兴趣的是其中有许多我不甚了然的词汇,大量新名词在新人类写作中的出现,从语词层面标志着新的世界景观和文化面向,从中不难看出商业化全球化在具体的技术、认知、语言、价值和精神领域对大学生产生的影响。即便只把书中所载的今天的讲座题目与我读书时的80年代中后期进行比照,亦可见中国社会的深刻变化以及对大学的渗透。我尤其感叹于网络世界和网络语言对大学生的塑造,感到所谓的赛博世界对新一代大学生的举足轻重的影响。这既是一个虚拟世界,是“ 大学生们最为广泛的消磨时间的方式”,学子沉湎于异质空间借此逃逸现实;同时,“ 作为当代社会几乎最为民主的平台,为羞于启齿的人们提供了一个畅所欲言的地方,网络匿名的优势使得每一个人都可以成为舞台上的主角,思想空前自由芜杂”……这种复杂的状态勾勒的是大学生身处的网络世界的真实面貌,网络已经构成了大学生的生活方式本身,并使他们的生活更为复杂。与此相似的是学子们复杂的心理景观:丰富与单一,充实与失落、坚强与软弱,轻松与焦灼,温情与冷峻,贪欲与弃绝,欢乐与忧伤,憧憬与绝望……作者向我们充分展示了这种与矛盾甚至悖反纠结在一起的心理流程。在《北大考研日记》中作者提及了塞林格的《麦田守望者》,这可以说是一部成长小说,与几乎所有的成长体小说类似,“启悟”正是它的核心母题。而在这个意义上说,《北大考研日记》也堪称是一部作者的“成长体”自传,其中遍布了作者艰难的启悟历程。

  与这种启悟历程相得益彰的,是作者以诗意文字建构的想像世界。这也是一个文学世界。这使《北大考研日记》中的实录远远地逃离了流水账,作者清隽的文字、诗意的叙述,使日记中充盈着诗化态度和心灵感悟,在开启了大学生涯的一角的同时,尤其展示了一道“心灵的风景”。因此,这种写作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我当初在《燕园风景:1977-1989》中拟设的诸如还原历史语境和校园氛围,注重描述心灵的挣扎与躁动,以及诗意叙述等等预想。这种诗意的笔法把作者的想像世界和心理世界纳入到校园生活中,最终在想像性的生活中揭示了青年学子固有的渴想未来的天性以及在“想像中讨生活”的心理本质。想像生活的建构,尤其表现了作者的文学素质,就像巴乌斯托夫斯基在《夜行的驿车》中写安徒生那样:“只有在想像中,爱情才能永世不灭,才能永远环绕着灿烂夺目的诗的光轮。看来,我幻想中的爱情比现实中所体验的要美得多。”《北大考研日记》中的江南想像就印证了这一点。作者称朱自清《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是最初给他留下深刻的江南印记的文学作品:

  仅仅是题目中桨声、光影、河水的搭配便给人一种朦胧如梦的暗示。友人南京归来,我便迫不及待地渴望印证那“雕栏画槛,绮窗秀障,十里珠帘”的秦淮,那“烟笼寒水月笼沙”的秦淮如今的模样。虽然早有承受失望的准备,终究还是不免有失望的失落:如今的秦淮既没有桨声也没有灯影,细雨小桥下的河床狭窄,水流脏污,哪里还有“碧阴阴的”,“如茵陈酒,厚而不腻”的弯弯河折的影子?

  文学使任何一种想像都沾染了作者的感情,而不再是真实的存在,所以,无论对于江南水乡的印象、童年生活的记趣、遥远异邦的憧憬,都因叙述者或倾听者搀杂了自己的生命阅历和知识背景而显得虚幻起来。从这种意义上讲,我们一直生活在想像中。

  作者说:“ 阅读和想像,是所有独坐书斋中的知识分子在文字中飞翔的两翼。”但这种“文字中的飞翔”也许恰恰是身居体制化的象牙之塔中的学者无法逃脱的历史宿命。文字中的飞翔毕竟无法等同于现实中的翱翔。因此,我更冀望作者能有一双现实中冲天的翅膀,冀望作者现实生活中有经验与实践。没有各种各样的经验与实践,只有独坐书斋中的想像,恐怕就只有“文字中的飞翔”,这样的羽翼终归是孱弱的,无法穿越现实中的风雨,更难以抵达现实中的远方。当然,作者的无论是经验还是实践的年轮才刚刚启动,对既往书斋学人的宿命的超越在《北大考研日记》的作者所代表的新一代学子中当是可以期待的。

  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考研生涯堪称作者难得的“经验”与“实践”。考研生涯中作者所经历的艰难不仅仅是心灵意义上的,更有艰难的日常生活经历,以及“考研”的体验本身。对作者来说,这一段艰苦的时光无论其过程还是目的都直接关涉着围绕着“考研”这一主题词,而作者的考研经历,也无疑具有值得后继者体味和借鉴的既典型又“非典”的价值。

  有消息说,网上报考2005年研究生的人数已经超过170万。对比今年走出大学校园的280万毕业生,这170万诚然不是一个小数字。难怪有研究者感叹如今考研又像高考了,并进而担心“高等教育沙漠化的来临”,“假如不改变应试教育,中国的教育从小学一直到博士,迟早会被应试的沙漠完全吞噬”。当研究者把思考的锋芒指向制度层面的时候,我却更关注同情这些考研的学子。考研热继续升温也许间接地证明毕业即失业的危机愈演愈烈,考研只不过是暂时解决危机的一个替代途径;同时,也证明了如今的大学生面临着更大的压力,这种压力也更难以纾接。当考研的征程又像当年高考那样成为拥挤的羊肠小道,大学生这种“吃二遍苦,受二茬罪”的局面就着实令人叹惋。记忆中自己当年的考研由于考生尚少,确乎要轻松一些。我常常想起北大中文系夏晓虹老师当年在我临考前对我的安慰:“还没有听说谁要考研而没有考上的呢。”相比之下,如今考研的难度无疑增大了许多。我从这部《北大考研日记》中就充分感到作者的艰辛,不仅要倾尽全力准备功课,更有辗转迁徙的生计问题,不仅要克服常规生活中的倦怠和世俗的诱惑,更有对未知命运的无奈以及对“那慢慢积累的生活的信心与快乐”的瓦解。因此,作者总结的“希望能够与正在和即将拥挤在考研这座独木桥上的朋友们一起分享”的备考过程中的“非智力因素”方面的经验,虽不乏调侃和幽默,但也许的确“就是考研成败的关键”,相信对很多应试者来说,都堪称“考研宝典”。作者提供的如何克服困顿、忧伤、疲惫和烦恼的锦囊妙计,更具有心理学意义上的参考价值。我感动于作者“用伪装的坚强感染生活”的态度,感动于作者引用的当年北大校园诗人戈麦的诗《有朝一日》。

  有朝一日,我会赢得整个世界

  有朝一日,我将挽回我的损失

  有朝一日,我将不停地将过去摔打

  珍视我的人,你没有伪装

  我将把血肉做成黄金,做成粮食

  献给你们庄重与博大

  爱我的人呵,我没有叫你失望

  你们的等待,虽然灰冷而渺茫

  但有朝一日,真相将大白于天下

  辛酸所凝铸的汗水

  将———得到补偿

  这或许不是戈麦最好的诗,但是却如作者所说,乃“戈麦一生中最为明亮的诗”,它在作者考研历程中最艰难的日子给其以极大的激励。作者在失落中的企望,以及把“所有的快乐与悲伤化作一种力量,勇往直前”的情怀,都使我触动,也使我更为普遍地了解到这一代大学生在考研生涯中所透露出的临界状态、极限生命以及心路历程。

  吴晓东 于神户大学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更多信息请访问:新浪考研频道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教育频道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33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
北京网通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