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浪考试 > 跨专业考研指南 > 正文

培养篇之:研究生跨专业培养阶段

http://www.sina.com.cn 2006/07/18 17:37  新浪考试

  高校和研究院所作为跨专业培养的主要阵地,要想占领科研的制高点,在培养人才的时候就应该鼓励跨专业考研,给以政策倾向和提供服务便利、营造培养环境。我们认为要做好上面的工作要重点做好三方面的工作。下面我们从考试宣传工作说起。

  一 考试政策制定和宣传及录取工作

  考试政策制定和宣传工作的部门,是考生了解学校的重要窗口,这个窗口做到政策清晰、表达明确非常的重要。在制定招生简章时候,在网页和宣传资料显眼位置要明确表示鼓励和欢迎跨专业考研,并且根据自己学校学科建设的实际和发展方向的规划,就每个欢迎跨专业罗列出宜报考的本科专业的相关范围,为自己学校研究生培养的健康有序发展打下基础,并且在入学考试的专业课安排中尽量设置允许一些相关学科的核心专业课可以替代选择,比如一些工科专业如机械制造与自动化的专业课就可以允许计算机类的“微机接口技术”、“计算机组成原理”等等课程来替代专业课以方便计算机类的学生跨专业报考。在这里我们看到一些重点学校在考研政策倾向和服务便利、营造培养环境上对于跨专业人才的培养下工夫、结果是吸引很多优质生源来报考,为学校的学术水平的提高打下基础,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复试中对于一些基础扎实、兴趣广泛的跨专业考生给以保护措施、留以空间,着重考察其在研究生专业的发展潜力和学术素养,对于一些对于跨专业研究认识不够深入的导师给以沟通和协调以方便把一些跨专业考生调到有跨学科方面研究项目的导师下面。

  二 研一跨学科基础培养工作

  制定和鼓励跨专业考研政策和招生各种工作是研究生培养的第一步,学生进入学校开始学习,这个时候人才培养才真正开始,而研究生基础学科知识的补充是跨专业考生首先要面临的问题。由于跨专业考生本科学习时间的缺失,其相关学科基础存在一些不均衡,为了后面的研究和学习打下基础,研究生培养部门应该根据研究生的研究方向提供一些专业基础课给这些学生以选修,并且给以相应的指导。上面是关于跨专业考研考生在研一阶段的培养,而对于本科、研究生是同一专业的同学同样要增强跨专业研究的培养,一样的可以开设旁支学科核心课程予与选修,要打破学科专业间的壁垒,鼓励并实施研究生跨学科、跨专业选课。所以我们说研一跨专业基础培养工作的对象应是面对所有研一的学生,因为这样对于他们在后期的学习和研究都将起到重要的影响。我们看到由于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一些学生普遍带有浮躁风气,他们往往急于求成,希望立即在专业上有所突破,这都是不可取的,因为专业基础没有打好,很难具备交叉学科基础。不重视打基础,基础不牢固,虽然也可以发表一些论文,出成果,但从长远看,这样的学生一般都缺乏功底,后劲不足,很难有大的成就。在厚基础还要做到宽口径,只有扩大研究生的知识面,吸收相近或相关学科领域的新成果,实现研究生培养由单一封闭型向复合开放型的转变,由单纯知识的灌输向强化创新能力的转变,为解决相关学科领域的难题提供保证。 可喜的是,我们看到现在很多学校对于研究生的培养在进行改革,比如一些学校的研究生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课程结构开始进行修定和优化。一些研究型大学纷纷以“宽口径,厚基础”为指导方针,注重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而建立“宽松型”教育结构和综合型课程体系,从而为培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奠定了基础。

  三 研二、研三、硕博连读的跨学科培养工作

  研究生大部分基础课程在研一已经完成,而研二、研三则进入了选题和写作论文以及协作导师完成项目的阶段,一些同学还会选择硕博连读,由此研究生进入了实践阶段,这时候跨学科的培养由课本知识基础知识的学习开始转变实际研究阶段。我们看到,在这里作为跨学科研究发展学生都将会遇到以下几方面问题:课题、导师指导、学位授予等等问题,而研究生培养部门则应该对于这些问题给以政策、资金支持。在这方面我国一些著名的高校正在探索跨学科研究生培养机制,并且取得一定的经验和成绩。总的做法是:课题方面对于跨学科、交叉学科课题给以鼓励和支持并且对于与急需解决的社会和科技问题结合紧密的跨学科课题给以重点支持。导师指导方面、建立跨学科指导小组,多重知识背景,交叉联合指导。学位授予方面,授予方式灵活严谨,经过审查可以跨学科申请学位。

    更多信息请访问:新浪考研频道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考试频道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33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
北京网通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