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浪考试 > 考研 > MBA > 正文

中科院2007年MBA招生政策

http://www.sina.com.cn 2006/09/28 15:20  华章MBA

  主持人:谢谢周老师,接下来我们还有两个院校,一个是中科院,然后清华大学压轴,接下来我们有请中科院的招生办主任杨老师给大家介绍一下中科院的情况。

  杨老师:大家好,其实大家现在的心情我们都能理解,明确报考MBA这样一个大的方向,但是具体报考哪个学校,选择哪个更适合自己的MBA项目,我想可能有些同学心里现在还比较迷茫一点。所以说今天我们非常感谢华章能够为我们提供这样一个机会,能够和考生进
行这样一个面对面的交流。

  在介绍之前传递一个消息,前天刚开完一个北京市的招生录取工作会议,2007年MBA招生政策在全国范围内有一个小小的变化,我们的政治成绩是要列入我们复试的总成绩里面,大家可以先做一个了解。

  由于时间的原因我今天尽量简明扼要。介绍主要分成三个部分,第一介绍一下我们MBA项目的特色和优势,另外把2004到2006年招生

录取情况向大家做一个介绍,大家可以供为参考,最后一部分是大家比较关心的2007年最新的招生政策。

  说起中科院我想很多同学都有一个了解,但是毕竟来说中科院研究生院大家了解的程度怎么样,我就不敢保证。所以在这里简单地介绍一下,我们中科院研究生院是成立于1978年,其前身是中国科技大学北京研究生院,是经国务院批准创办的我国第一所研究生院。现在中科院研究生院的本部是设在北京,在北京市区玉泉路、中关村的两个教学园区,另外在怀柔还有一个教学园区。同时是以分布在全国二十多个省市一百多个科研单位作为依托,上海、武汉、成都、兰州作为基地。

  中科院研究生院在我们国家研究生培养方面创造了很多第一。比如说我们培养了我国第一个工学博士,理学博士,双学位博士,还有我们国家第一位女博士也是我们中科院研究生院培养的。

  下面介绍一下我们的MBA项目,我们是98年设立的MBA。拿到我们宣传册的开始问了是94年开始,是,98年的时候以中国科技大学招收MBA,2004年是以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招收。现在我们是“院所结合”的办学模式,简单说一下,我们根据中科院的特点,以管理学员为主体,整合了中科院所属管理学科所有研究所。比如说我们的政策管理所、情报中心等等师资方面是相互交叉,在学习和交流方面都有相互的互换。

  另外,我们现在经过几年的发展,组建了一支由成思危教授为院长,大家都了解,是我们国家著名的管理学家,另外还被誉为是我们中国的风险投资之父。其次,我们还有我们中国工程院的院士刘源章教授作为我们学院的带头人。

  虽然作为中科院MBA比较年轻,但是还是做出了一定的成绩,比如说《世界经理人周刊》和华北节电讯网站每年会对中国MBA进行一个评比,我们是2005年位列“中国最有影响力的MBA”第12名,2006年跃升至第十位,同时2004恩、2005年连续两年荣获最具发展潜力的MBA。

  这张表是2005年中国最具影响力的MBA,我们是第十二名,在上周日香港刚刚举办过2006年评比颁奖活动我们排在第十名。

  介绍一下我们MBA项目分类,秋季、春季MBA,秋季分为两类,一类是脱产两年,还有是在职学习三年,上课的形式周末授课,就在周六周日。

  项目特色方面由于时间的原因不多说,我重点说一下我们推行的是学术和企业的双导师制,我们的目的是提高MBA学员实践应用的能力。这一点从我们2006年毕业的MBA学员来说,就是我们2004年第一批招收的MBA学员,这一点效果非常明显,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大家论文质量有很大的一个提高,另外大家的就业,我们的学术导师,特别是我们的企业导师为大家提供了非常大的帮助。

  在师资阵容方面,我们中科院研究生院的MBA项目有非常庞大的师资阵容。我们现在有中科院院士3人,工程院院士2人,另外还有国际质量科学院院士1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1人,全国一级学会理事长6人。管理学员现在有教授50人,副教授28人,博士生导师43人,另外还有重要学术期刊副主编和编委16人。这么庞大的、这么强大的师资阵容和我们MBA学员有多大的关系?在这里可以向大家负责任的说一句,在MBA学员学习期间我们刚才所说的科学院院士、工程院院士都会亲自为大家授课,让大家学得知识的同时可以领略一下大师的风采。比如刚才说的刘源章教授是中国质量之父,他为我们开设的这样一个课程。中科院研究生院专业方向主要有五个。

  首先,是金融管理。

  第二是技术与创新管理。

  第三,信息与知识管理。

  第四,战略与营销管理。

  第五,企业管理。

  下面还可以分为很多的研究领域。比方说可以分为财务、物流工业链等等。同时说一下专业方向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我们会根据市场的需求,另外还有我们师资的情况做一些适时的调整。

  我们的教学形式有两个目的,一方面是提高MBA学员的理论基础知识的积累,另外,我们着重强调实践应用能力。比如说我们的案例教学,我们的实战训练,另外我们还有很多的课外讲座提供给大家。

  在学习资源方面,我们中科院研究生院为MBA学员提供了非常先进的教学设施,比如说在教学当中全部采用多媒体教学形式,当然很多学校都是这样,但是有一点我们还为我们MBA学员提供了专用的案例教室,同时为大家提供了非常丰富的图书和文献资源,比如说原国家科技文献中心国家科学图书馆,中科院研究生院图书馆,管理学员MBA阅览室。大家说了,你这么多图书文献资源,我们怎么享受到呢?完全能够享受到,在入学的时候给大家提供国家科学图书馆和中科院研究生院图书馆的阅览证,大家可以通过丰富的图书资源检索查询自己所需要学习方面的资料。

  另外我们在为MBA学员生活和学习方面都提供了非常便捷的互联网络,另外再说一下科研中心。这方面我们首先有中科院—路透金融风险实验室,一家在清华,一家在我们中科院。这在国内处于一流,MBA学员在学期间可以通过我们的认证考试拿到中科院—路透金融风险实验室的认证证书,今后在国内风险控制方面是非常权威的证书。另外我们还有一个成思危教授委主任的虚拟经济研究中心,另外我们还有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中心,科技创新研究中心,另外还有数据挖掘与知识管理研究中心。

  我们的MBA学员在两年到三年的旧学期间都完全可以参与到这些先进的科研中心的教学科研当中去,与我们的这些导师有一个非常密切的交流。另外大家在毕业以后也可以通过这些科研中心,为自己的职业发展提供很多的帮助。

  在国际交流方面,我们中科院研究生院MBA项目比较年轻,发展的时间比较短,经过几年的努力取得了很大的成绩。现在我们与国内外很多知名院校建立了各种形式的交流,包括师资互换,定期不定期地举办学术会议,MBA学员都可以参与到会议的组织,中间的研讨,后期和这些管理大师都有一些密切的联系。另外我们还有各种教育和培训活动,目的是什么?这么多的国际交流活动,我们希望通过这些国际交流活动让我们的MBA学员在吸取世界先进管理理念和管理知识的同时,不断提升MBA学员的国际视野,为培养国际化人才打下一个基础。

  我们的合作院校,我们和哈佛大学、哥伦比亚、宾州、DUKB、维斯康星等等大学都建立了非常密切的合作关系。我们正在积极地运作MBA学员和国外知名商学院学生互换的工作,2007年有可能启动,大学就学以后有可能会参与到里面。大家都很关心自己的职业发展,希望通过两年、三年的MBA学习,自己的职业生涯能够有一个很好的规划,另外还有一个很大的提升,同时需要MBA中心能够提供哪些服务,中科院研究生MBA中心为了满足大家的需求,专门成立了职业发展中心,提供一些专业的职业发展指导和企业人才的信息服务。具体来说有下面几个方面,比如说行业引导,我们的很多同学可能希望两年或者三年的时间有一个转行,比如说同学原来是制造业,通过毕业以后想转到金融行业里去,金融行业在两年或者三年的学习期间你需要具备哪些理论知识,你需要在综合素质有哪些全面的提升,另外你需要参与哪些项目,我们MBA职业发展中心都会为大家提供这方面的服务,另外还有这些测评,这些咨询,还有一些校友服务等等。这是我们的部分实习基地,在上面都已经列出来了,大家在入学以后在职业发展方面都可以享受到实习基地提供的一些就业指导和实际就业选择。

  简单介绍一下我们2004级MBA毕业生就业情况,2004级今年7月份已经毕业了,2004级MBA毕业生到2006年7月份工作签约率达到95%以上,并有望达到百分之百了就业目标。那几个是已经考上博士了,今年有几位考上了成思危的博士。

  这些毕业生的就业行业分布在金融、

房地产、IT、通信、咨询、贸易、物流、政府机构及教育等。我们有一个粗略的统计,60%以上是位列企业中高层管理人之一,平均年薪今年不完全统计达到9万块钱,这还不是很高,我们希望在座的,还有其他的一些学员报考我们中科院研究生院,通过两三年的努力,把我们平均年薪水平提高到一个更高的层次。

  接下来简单介绍一下2004年到2006年MBA招生录取的情况,大家可以做一下参考。每年秋季MBA项目招生计划稳定在120人,在这里耽误大家一点点时间说明一下,在前两天北京市的招生录取工作会议上面传达了这样一个信息,我们的硕士和博士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是要稳定规模,就是说每个学校扩招的可能性都不大,要稳定规模提高质量。

  大家可以看这张图反映的是我们2004年到2006年招生录取的基本情况。也就是说2004年,先看我们一志愿招生报名人数,第一年招生因为国务院下发文件比较晚,很多考生不太了解,报名人数一志愿83人,2005年跃升到220人,刚刚过去这一年直线上升到425人,当然和清华有很大的差距,但是连续三年大家可以看我们的幅度是非常大的。相对于上线人数2004年是21人,2005年83名考生,2006年163人,大家知道我们120人录取,也就是说我们淘汰了43人。

  第一志愿,2006年我们全部录取的都是第一志愿考生。2004年的调剂情况,101,2006年60,2006年没有接受调剂。2004年开始每年都有留学生报考我们的MBA项目,留学生的这个指标是不占用国家指标的。

  接下来重点介绍一下2007年秋季MBA最新招生认识。

  大家比较关心这个问题,我们的招生人数还是120人,没有扩招的可能性。报考条件很多很关心专科生报考有没有附加条件,我们今年没有附加条件,只要求专科毕业以后有五年或者五年以上工龄就可以报考,其他本科和硕士报考的条件,硕士博士报考的条件和其他学校都是一样的。

  在学习方式方面我们还是脱产学习和在职学习量种方式,这两种学习很多考生都在问,有哪些名额要求名额限制,这些是没有的,我们没有具体的脱产多少人,在职多少人,没有这方面的要求。大家在复试的阶段会让大家做一个选择,填一张学习方式的表,我们尊重考生各种意愿,至于档案和户口很多外地考生非常关心这个问题,希望通过MBA求学把档案和户口转到北京来,有利于以后的职业发展和家庭,所以在这里特别提醒大家一下,马上下个月10号网上报名开始了,大家在选择报考方式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如果你想转档案户口的时候选择自筹和非定向是可以转的,选择为配合定向是不能转的。自筹和非定向我们尊重考生的个人意愿,因为我们有很多考生是北京的长驻户口,档案是北京的单位,转的学校里不是添麻烦了,我们尊重考生的个人意愿,你愿意转的话就可以按照规定转到学校,不愿意转的话我们尊重你的个人意愿选择,但是你需要给学校出具一份书面的情况说明,因为自筹和非定向考生是在你毕业时要参加国家研究生毕业派遣,如果你的档案户口簿在学校是没办法做这个工作的。

  另外在培养费方面,也就是学费,我们今年做了一个比较大的调整,大家都很关心这个问题,我们今年调整到七万块钱,从2004年到2005年我们一直执行的是五万,当然七万可以分两次缴清。七万块钱学费涨了很大一部分,用在哪里,还是用在大家身上,包括提高教学质量,我们引进外交,国际交流,MBA学员职业发展,这些费用全部都要用在这个方面。讲到学费大家不愿意听,但是相应的还有一些激励政策,比如说今年专门设置了新生奖学金,奖励的对象是第一志愿报考中科院研究生院2007年秋季MBA,且被我院录取,综合成绩位列录取新生前二十名的考生。综合成绩怎么算出来的?综合成绩等于联考成绩除以3乘上50%。综合成绩我们做一个排序,在综合成绩前三名我们一次性奖励两万块钱,四到十名一万块钱,十一名到二十名六千元。是以减免培养费的形式进行奖励,另外在课程过程当中还有学习奖学金,如果课程学习优异的话在资金方面或者说学费方面可以减轻很大一个压力。我们今年复试分数线还继续执行国家分数线,没有额外的要求。

  这是我们中关村园区的大门,这是我们中关村园区的学生公寓,这是教学楼内景,这就是刚才说的华章旁边的国家情报文献中心,现在叫做国家科学图书馆,这是我们管理学院的办公场所,学校内部场景、体育设施,这是研究生院里面的开学典礼。长张照片是我们2005级合影和成思危教授的合影,成思危教授还带博士,每年MBA入学时都会跟大家见面,有个交流。大家在学习期间也可以向成思危教授进行交流。这是我们2005级MBA新生拓展训练,这是我们的一些文体活动。

  最后简单说一下我们的招生目标是什么,每个考生可能心里都有一个自己的目标,希望报考了这样一个院校和自己的实际情况和以后的职业发展有一个完美的契合,另外我们也希望招收一些符合理念的学生。具体来说我们中科院研究生院的MBA项目欢迎什么考生呢?首先有远大的抱负,其次强调创新精神,同时还要具备一定的管理潜质和管理经验的考生报考,目的是什么?我们希望通过构建一个具有多元化背景和国际视野的MBA群体,促进中科院MBA学员之间的相互学习。我们希望通过相互学习创建一个终身受益的校友网络。最后祝大家备考顺利,考试成功,也再一次感谢华章为我们提供这么样一个好的机会,好,谢谢大家。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下一页]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考试频道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33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
北京网通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