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浪考试 > 高考 > 正文

北京教育考试院:分省命题体现四大优势

http://www.sina.com.cn 2006/09/28 15:36  中国教育报

  北京教育考试院院长 王健

  分省命题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命题方式的转变,从全局看,是全国教育考试的重大改革,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大步骤,其表现出来的优势足以证明,统一考试、分省命题是符合高考改革的方向的。

  第一,有利于减少因地域差异带来的考试偏向。由于各地(比如西部、中部和东部)经济发展不平衡及文化传统上的差异,带来了教育发展的不均衡。以2003年全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例,东部发达城市达50%,而西部一些地方只有11%-12%。东部发达城市的高等教育已经进入后大众化或普及化阶段,而西部还在精英阶段。从考试内容看,考题选材要求贴近生活、贴近生产实际和贴近社会,注重素质和能力的考查,特别是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地区之间的差异非常明显,如果用一张考卷,从信度上很难照顾到各地的不同特点,从效度上很难选拔满足社会需求的多样化的各类人才。分省命题可以根据当地教育教学实际和学生的能力水平,具有更强的指向性。比如北京的学生知识面相对较宽,接受现代社会信息的能力相对较强,自主命题易于体现北京教育的特色。

  第二,有利于新课程标准的实施。素质教育作为高考改革的目标,从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一直都在不停地探索,改革一轮接一轮,呈波浪式前进。比如1999年实行的高考科目设置、内容、招生形式和录取方式四方面的改革,其重点和难点就是内容改革,“更加注重素质和能力的考查”,实际上就是素质教育在高考中的体现。北京在自主命题中就提出了注重能力型、开放型试题的设计,注意挖掘试题中的素质教育因素。

  第三,有利于地方政府对基础教育的统筹管理。长期以来,我们实行的是“基础教育由地方管理、高等教育由中央管理”的两级管理体制,这种体制容易造成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在一定程度上的脱节。实行分省命题以后,地方自主权限加大,有利于地方政府对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的统筹规划,特别是对基础教育的统筹管理,更好地对人才培养目标、教育布局结构进行调控,服务于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如北京在2002年实行自主命题后,我们提出“探索适合首都教育特点的高考命题新思路”;2005年,我们又提出“进一步探索具有首都特色的高考命题新思路,特别是要有助于创新人才的选拔,同时要积极探索与素质教育、课程改革和考试改革相适应的命题方式”。

  第四,有利于各省之间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共同提高命题质量和水平。何谓命题的质量和水平?体现命题质量的标志之一是试题具有适宜的难度和必要的区分度,之二是给中学教学以正确的导向,之三是学生心理感觉良好,社会心态稳定。而衡量命题水平最重要的是能有效地调控分数分布和录取

分数线,比如各录取批次能拉开合理的差距、有效利用分数空间等等,以有利于高校的录取选拔。

  提高命题的质量和水平是北京实行自主命题以来致力追求的目标。几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北京市的高考命题的质量与水平稳步提高,正是得益于教育部考试中心的悉心指导和各兄弟省市教育考试机构的宝贵经验。命题是一项高智力的创造性劳动,保证高考试题相对难度系数的稳定取决于对教材、教学状况以及考生群体水平与能力的准确把握,这是相当不容易的。

  按照北京市的总体发展规划,要大力发展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的科技型经济,以完善城市功能为标志,以丰富文化资源为依托的文化型经济,以参与国际竞争为目标的开放型经济,建设全国知识经济发展基地,建设创新、和谐、宜居型国际化城市。根据北京市人才事业发展规划,以调整人才结构为主线,使一、二、三产业对人才需求的比例为1∶16∶50。在这种背景下,要根据北京市高校招生计划结构和生源结构的变化,重新设计高考,逐步实行分类考试,以适应不同类型和层次高等学校选拔新生的需要,适应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高中办学的需要。

  当然,分省命题也存在着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第一,各地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均衡,导致文化、教育水准的不均衡,会对国家统一考试命题质量的均衡性带来影响;第二,考试成本成倍增加。实行分省命题,人力、财力、物力重复投入,不利于节约型社会的建设;第三,分省命题虽然降低了全局性风险,但失、泄密的几率增加,区域性风险仍然存在。现在这些问题正在逐步得到解决。

  另外,我建议引进一个动态的管理机制,逐步形成区域性国家命题中心。分省命题的格局到现在已基本形成,以后也不可能每个省都实行自主命题,这是由各省之间的不平衡以及各省的实际情况决定的。在一个动态管理机制下,通过竞争、筛选,优胜劣汰,最后形成若干个质量稳定、水准较高的区域性(比如华北、华东、华南、东北、中南等)国家命题中心。

  实行分省命题的省市应有忧患意识和历史责任感,分省命题是教育部赋予的责任,我们要加强教育考试队伍建设,着眼于质量,立足于管理,提高命题的科学性,保证考试安全。(本报记者 于建坤)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更多高考信息请访问:新浪高考频道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考试频道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33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
北京网通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