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浪考试 > 考研 > 2007年考研时政复习 > 正文

2007考研时政热点专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http://www.sina.com.cn 2006/10/13 14:54  金榜考研

  学术界关于构建和谐社会的理论思考

  理论是旗帜,为实践指明方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命题提出以来,关于和谐社会的理论研究如火如荼,来自不同领域的专家、学者从理论与实践、历史与现实的不同角度进行研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体系迅速丰富、完善。

  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背景是什么

  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五中全会再次强调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央之所以要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其理论依据是什么?认识这一背景,是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立足点与出发点。

  目前学术界的观点主要有:

  (一)“关键阶段论”。认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进入人均GDP从1000美元向3000美元跨越的关键阶段。从国际经验看,这个阶段既是发展黄金期,又是矛盾凸显期。我国正处于这一阶段,所以必须提出构建社会主义

和谐社会的任务。

  (二)“社会转型论”。认为和谐社会是针对社会转型时期通常伴随的不稳定这一特定现状而言的。我国经济增长速度明显加快,但同时由此带来犯罪案件、经济纠纷、民事纠纷、信访数量的增长速度也很快。这一时期是社会问题多发期、社会结构最不稳定期,使社会运行不顺畅。正是在这种社会背景下,提出了和谐社会的问题。

  (三)“问题依据论”。认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主要是我国改革发展和经济社会领域都遇到了许多问题,有的还相当严重,比如城乡差距和贫富差距的持续扩大等,这些问题不解决是要出事的。

  (四)“内外依据论”。认为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主要是国内和国际两方面的因素决定的。就国内而言,我国加快推进工业化、城镇,与此同时,我国社会出现了“五个多样化”。这些都对我们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能力提出了挑战。就国际而言,经济全球化给我们带来的压力愈来愈大。来自国内国际这两方面的原因,是我们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背景。

  (五)“阶段性特征论”。认为要准确把握我们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背景,一定要从我国所面临的阶段性特征入手。只有从重要战略机遇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改革发展处于新的起点和经济社会结构转型等阶段性特征出发,才能更全面地把握我们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背景。

  什么是“和谐社会

  要准确把握和积极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我们首先必须搞清楚到底什么是和谐社会。这涉及到另一个理论问题,即什么是“社会”,“社会”具有广泛的、不同层次的含义,因而对和谐社会也有不同的理解。

  (一)大、中、小和谐社会。“大和谐社会”涵盖整个社会领域,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是这些方面的有机统一。“中和谐社会”涵盖的范围是相对于经济、政治、文化而言的社会生活领域,主要是指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包括社会事业、社会保障等。“小和谐社会”是指社会领域中社会关系的和谐,主要是社会阶层关系的和谐,以及微观意义上的和谐社会建设,比如社区、村镇、企业、学校、家庭的和谐。

  (二)广义的和谐社会与狭义的和谐社会。广义的和谐社会相当于前面所讲的大和谐社会,狭义的和谐社会则相当于中和谐社会,它涵盖的是与经济、政治、文化相对应的社会领域。

  (三)和谐社会就是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用社会学的术语来表达就是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社会。

  (四)和谐社会就是社会系统中的各个部分、各种要素处于一种相互协调的状态。和谐社会实际上是一种整体性思考问题的观点,要求我们把工作视野拓展到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方面,运用政策、法律、经济、行政等多种手段,统筹各种社会资源,综合解决社会协调发展问题。

  (五)和谐社会是社会资源兼容共生的社会。应当给各类人谋取一定的物质利益,提供生存与发展的条件;和谐社会应当是各类社会资源互相促进而又互相制衡的经纬交织的公民社会;和谐社会是社会结构合理的社会,即社会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通常指的是人口结构、阶级结构、民族结构、职业结构、地区结构、家庭结构,有一个比较匀称、比较均衡、比较稳定的关系。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更多信息请访问:新浪考研频道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考试频道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33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
北京网通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