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浪考试 > 高考 > 正文

浙江大学开新课:298门通识课 253门大类课

http://www.sina.com.cn 2006/10/19 14:55  钱江晚报

  本报讯 今年9月,通识教育被引入我省高校。浙江大学公布了298门通识课程和253门大类课程的名单,正式实施由通识课程、大类课程和专业课程三大类组成的全新课程体系。“通识”一词从何而来?与以前的公选课有何区别?省外国外的教学现状如何?这项改革能持续多久?记者带着新鲜感探访这一新事物。

  通识课程有学分要求

  该校针对2006级新生,把110个专业分为文科类、文理科类、理科类、理工科类、工科类、艺术设计类等6个大类,实施前期通识课程与大类基础平台课程教育,后期宽口径专业教育和跨学科学习的培养模式。

  据了解,该校设置的通识类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提高综合素质,特别是为学生了解历史、认识社会提供多种思维方式和广阔的教育,让学生形成均衡的知识结构。

  298门通识课程分为思政类、军体类、外语类、计算机基础类、导论类、历史与文化类、文学与艺术类、经济与社会类、沟通与领导类、科学与研究类、技术与设计类等11类。学生在每类通识课程中都必须修满规定的学分量。比如,每位学生都必须修满3个学分的历史与文化类通识课程,供他自由选择的有中国哲学专题、中外建筑史、哲学导论、科技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孙子兵法研究与应用、丝绸之路与敦煌艺术、英语国家概况、中外思想经典、中华茶文化、

传统文化与现代中国、西方艺术史、20世纪世界史专题等43门课。

  值得一提的是,该校对通识课任课教师的要求并不低。例如,必须具有硕士及以上学历,并具有副教授及以上职称;具备承担基础课程教学工作所必须的基本素质和能力;对申请主讲课程有一定深度的研究;具有相近课程的任教经历或担任过该课程的教学工作等,效果良好。

  另据

浙江大学教务处处长楼程富介绍,通识课的设置也不可能一成不变。由于课程是自由选择的,不同课程的选课人数都不同,凡是选课学生少于20人的会停开一学期。而且一门课可能有多名老师同时在开。这种根据选课人数对通识课设置进行更新、调整的方式,对老师也是一种挑战,能够促进老师在教学上的提高。

  楼程富告诉记者:“通识课的设置应该从我校培养人才的总体目标来理解。当代的人才必须在厚基础和宽视野的基础上,同时具有专业知识。所以,我校会参照国外一流大学,进一步推进通识教育。而作为综合性大学,对于提供这样一个平台会更有优势,当然我们也需要摸索前进。”

  为此,该校将原先的公共课、全校性选修课以及向各学院征集的部分非专业课作了比较大的整合,组成了如今通识课的课程体系,让学生在一年半到两年的时间内打下更扎实的基础。

  与此同时,通识课的设置也与该校按大类培养人才的模式相适应。该校副校长姒健敏在谈2006年教学改革时,就提到该校今后将实行大类培养,淡化专业。课程体系将由三部分组成:素质培养课程(包含通识教育、外语等)、大类基础课程、专业学位课程。他指出,该校在推进实施“宽口径、厚基础”的通识教育、大类基础课程教育等基础上实施大类招生,将进一步拓宽学生学习视野,满足学生在学业上的要求,激发学生自主学习。今后该校还将进一步推进按学科门类招生,以及按文、理、生三大类招生。

  通识课=?学生答案多解

  “通识课=基础课。”经济学院大一男生王杰(化名)这样理解通识课。他认为通识课就是为了让大家了解各方面知识,所有的专业都可以选,当初他就是按照自己的兴趣选择了中国当代工业经济这门通识课。

  英语专业大一女生小沈却表示:“通识课=选修课。就是根据自己的兴趣或者学习上的需要来选择课程。”小沈主修的是英语专业,今后她还计划辅修经济类专业,所以这次她选择了经济类的通识课,有助于了解经济方面的知识。

  在采访中,也有不少学生对于“通识课”不甚理解。“没来浙大之前,我不知道什么叫通识课,现在还是不知道通识课=?但我还是在上通识课。”经济学院大一男生小郑半开玩笑地说。

  尽管不知道什么叫“通识”,也不知道课程有学分要求,管理学院的大一女生小张还是按照自己的兴趣,在本学期给自己选了3门通识课。“只是通识课内容很多,老师讲得很快,有时一节课就有两章的内容,总怕跟不上。”小张说。

  旁听一堂课查文献就像拎螃蟹

  周二下午,记者走进浙大紫金港校区的一间教室,虽然还没到上课时间,里面却已满满当当坐了来自不同学院和专业的百来名学生。这其中既有大一新生,也不乏大二学长。课桌上不见任何教材,只放着各种各样的笔记本。

  随着任课老师轻点鼠标,“中国当代工业经济”几个字出现在背投荧幕上。一堂通识课开讲了。

  “这门课每一章的参考文献我都会列出来,大家平时可以上网查阅。”出乎记者意料,任课老师不急着上课,而是慢条斯理地介绍起了课外读物,“另外,我还想推荐一些经济类的读本。作为通识课,大家不用学得很深入,但有兴趣的话不妨多看看,以后可以继续选修。”

  接着,老师又饶有兴致地开始讲解如何利用该校数据库资源查阅文章:“我建议大家课后围绕思考题查文献,这样能对上课内容有大致了解,同时也可以浏览一些有关中国工业经济情况的学术性论文。其实只要找到一篇好文章,就能根据它的引用,找到大量优秀的参考文献,这有点儿像拎螃蟹。”老师一边说,一边通过多媒体向学生们做了现场演示。

  结束了长达七八分钟的参考书目介绍和检索知识普及,老师才进入正题——中国当代工业发展的概况,内容却常常超越经济的范围,涉及中国当代历史、政治等各方面。

  更多高考信息请访问:新浪高考频道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考试频道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33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
北京网通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