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浪考试 > 《恩波2007任汝芬老师政治答题方法与技巧》 > 正文

考研政治马哲2006年试题与答案

http://www.sina.com.cn 2006/11/30 18:11  恩波教育

  (一) 单项选择题

  1. 世界上唯一不变的是变。这一论断的含义是

  A. 变是世界的本原 B. 世界上只有变,没有不变

  C. 变是绝对的,不变是相对的 D. 变与不变是绝对对立的 (C)

  2. “只有音乐才能激起人的音乐感;对于没有音乐感的耳朵来说,最美的音乐也毫无意义。”这表明

  A. 人的认识是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和结果

  B. 人的感觉能力决定认识的产生和发展

  C. 人的认识能力是因人的生理结构决定的

  D. 事物因人的感觉而存在 (A)

  3. 温家宝总理在给一位国务院参事的回信中,引用了两句诗:“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这一古训蕴含的哲理是

  A. 人的经验是判断是非得失的根本尺度 B. 直接经验比间接经验更重要

  C. 感性认识高于理性认识 D. 人民群众的直接经验即实践是认识的重要基础 (D)

  4. “许多事情我们可以讲一千个理由、一万个理由,但老百姓吃不上饭,就没有理由。‘民以食为天’”。这段话表明

  A. 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活动

  B. 人的生理需求是历史的基础

  C. 人的自然属性决定着人的本质

  D. 人的物质欲望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A)

  (二)多项选择题

  1. 人对物质世界的实践把握是在实践的运行过程中实现的,其基本环节有

  A. 区分实践活动的主体与客体

  B. 确立实践目的和实践方案

  C. 实践主体依据目的、方案,借助手段作用于客体

  D. 完成、检验和评价实践活动的结果,进行反馈调节 (BCD)

  2. 马克思指出:“一个社会即使探索到了本身运动的自然规律,……它还是既不能跳过也不能用法令取消自然的发展阶段。但是它能缩短和减轻分娩的痛苦。”这表明

  A. 人类社会的发展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

  B. 社会发展过程与自然界演变过程一样都是自觉的

  C. 人的自觉选择在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

  D. 人类总体历史进程是不可超越的 (ACD)

  3. 据报载,北京市××区开展以文化育文明的活动,通过文化资源孕育文明、群众文化哺育文明,文化兴区培育文明等三种途径,营造文明城区。这是因为

  A. 文化和文明是没有区别的

  B. 文化中的积极成分构成文明

  C. 文化和文明都是人类活动的结果

  D. 文化进步程度与文明发展水平是同步的 (BCD)

  4. 深圳青年歌手丛飞在8年时间内,捐资上百万元资助了很多贫困山区的失学儿童,而自己却身患癌症,负债17万元。有人这样评价他:“丛飞能够从帮助别人的过程中得到快乐。”丛飞的行为表明

  A. 人的价值不包含个人的价值选择和目标设计等主观方面

  B. 人的价值的大小取决于对社会的贡献

  C. 人的价值不仅表现在物质方面,更表现在精神方面

  D. 社会价值的实现总是以个人价值的牺牲为代价 (BC)

  (三)分析题

  从前,沧州城南有一座临河寺庙,庙前有两尊面对流水的石兽,据说是“镇水”用的。一年暴雨成灾,大庙山门倒塌,将那两尊石兽撞入河中。庙僧一时无计可施,待到10年后募金重修山门,才感到那对石兽之不可或缺,于是派人下河寻找。按照他的想法,河水东流,石兽理应顺流东下,谁知一直向下游找了十里地,也不见其踪影。这时,一位在庙中讲学的先生提出他的见解:石兽不是木头做的,而是由大石头制成,它们不会被流水冲走,石重沙轻,石兽必然于掉落之处朝下沉,你们往下游找,怎么找得到呢?旁人听来,此言有理。不料,一位守河堤的老兵插话:我看不见得,凡大石落入河中,水急石重而河床沙松者应求之于上游。众人一下子全愣住了:这可能吗?老兵解释道:“我等长年守护于此,深知河中情势,那石兽很重,而河沙又松,西来的河水冲不动石兽,反而把石兽下面的沙子冲走了,还冲成一个坑,时间一久,石兽势必向西倒去,掉进坑中。如此年复一年地倒,就好像石兽往河水上游翻跟头一样。”众人听后,无不服膺。寻找者依照他的指点,果真在河的上游发现并挖出了那两头石兽。

  请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有关原理,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1) 庙僧按照常理,认为石兽应顺流而下,从真理的具体性分析其失当之处。

  (2) 守河堤老兵关于石兽“逆流而上”的见解对我们辩证地思考问题有何启示?并举一例说明之。

  答案要点:

  (1) 任何真理都是具体的,抽象的真理是没有的。真理的具体性是指真理是在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主观对客观的符合,它要受条件的制约,并随条件的变化而变化;离开具体的时间、地点和条件,真理就是抽象的、无意义的。河水东流,石兽顺流东下,这是常理,但它是在一定条件下才是有效的。庙僧的失当之处在于离开了一定的条件,抽象地对待常理,因而判断失误。

  (2) 所谓辩证地思考问题,就是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特别是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从对立中把握同一,从同一中把握对立。守河堤老兵不受已有思维定势的束缚,根据实际中的具体情况,提出解决问题的新思路,其见解对我们的启示是,对任何问题都要加以辩证地思考,多角度地或从相反方向去思考和解决问题。举出历史上或现实生活中有关逆向思维和“换位思考”的一个事例(故事亦可),说明所蕴含的辩证思维特征。(注:如果考生从辩证法的有关原理加以分析,言之有理并举例得当,可酌情给分,不超过4分。)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考试频道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33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
北京网通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