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山东取消中考试点 知情教师:其实换汤不换药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3月07日 16:19   扬子晚报[ 微博 ]

  记者了解到,全国政协委员吴海燕之所以备受媒体关注,是因为去年她提出取消中考的提案后,当年,山东、云南就开始了中考考试改革的试点。

  据介绍,2009年4月28日,山东省济南市政府办公厅转发济南市教育局、财政局制定的中考新政策,其中规定:实施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从2010年起,高中学校将根据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录取新生,目前的中考文化课考试成绩将由学生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取代。2009年6月,济南市举行了初二年级生物、地理两门课的学业水平考试。

  同年9月,云南省也决定从今年起对中考制度进行改革,取消全省统一的初中升学考试。该省还决定2012年中考,一张试卷定去向的现状将成为历史,取而代之的则是全面推行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制度。届时,各高中学校生源分配将由各州、市教育部门统筹安排。

  那么,“取消中考”究竟效果如何呢?由于山东的新政与吴海燕的提案相隔仅一个多月,这不免让人联想到,二者之间似乎有所关联。于是,昨日,记者连线了山东的教育工作者。

  按照济南市的新方案,取消中考后,学校对初中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内容共分为三块:一是学业水平考试,学业水平考试科目除了语数外、史地生、理化,还有思想品德、信息技术、体育与健康;二是学生日常学习成绩,由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表现、小组学习、活动参与、出勤以及期末考试测评等内容组成;三是学生在校基础性发展目标评价。

  值得注意的是,记者昨日(6日)采访中发现,就在教育界对山东素质教育给予高度评价的时候,不少一线教师却对此有所非议。“这个中考新政‘吆喝’两三年了,现在也只是在很少的地区试点,我们还没接到实施的通知。”昨日,山东省临沂市某中学初中教师马翔告诉记者,“实行学业考试,考试分数不再是惟一的升学条件,这听起来比升学考试好,然而,我觉得,中考只是换了个名字,换了个更好看的学业水平测试的马甲,其实换汤不换药。”

  马翔老师的质疑在于,既然考试仍是高中录取的主要条件,那么由原来一次性中考变为十几个科目的学业水平考试,一考变多考,会不会增加学生的负担?在高考(论坛)制度不改变的情况下,在考试成绩之外增加一个综合素质评价指标,有多大意义?

  “另外,该如何确保综合评价的公正性?”马老师说,谁都希望自己的学生能以优异的成绩升入高中,因此对“日常学习成绩”、“在校基础性发展目标评价”这两块,老师会对每个学生都打高分,差别不大,导致学业考试最终还是变成了升学考试,学生们还是拼考试成绩。

  “之所以试点中考新政,教育主管部门的初衷是好的,发展素质教育。但是我并不认同这些所谓素质教育的做法。”马老师告诉记者,素质教育不是让学生唱唱歌、跳跳舞、上上手工课,而应该多参加社会实践,让自身素质得到全面提高。“从2008年开始实行素质教育,学生学习时间少了,玩的时间多了,成绩下降了,老师、家长干着急。”他悄悄告诉记者,按规定初中生早上7点起床,不上早自习,但后来有的学校偷偷加课,现在已经“明目张胆”了,6点多钟就上早自习。

  “我觉得山东的教育部门已经骑虎难下了。”马翔说,只要升学还看成绩,学生的压力就不会减少,只有实行“一窝端”,就像小升初一样,普及高中教育了,压力才会真正的变小。(特派记者 戚庆燕 石小磊)

  ■多位代表关注教育

  寄宿制学校不利于中小学生成长

  全国人大代表、山东省教育厅副厅长张志勇针对当前中小学寄宿制学校增多的现象提出,寄宿制学校切断了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联系,剥夺了学生实践体验性教育的机会。他认为,学校教育包办越多,离真正的现代教育越远,对教育的危害越大。

  高考加分政策应该置于阳光下

  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眉山市人民医院副院长夏绩恩呼吁,在规范高考加分政策的同时,要进一步建立健全相应的监督体制,将这一政策置于阳光下以保障教育公平。夏绩恩说:“种种迹象表明在被视为公平、公正的高考面前,加分制度已成为一条隐蔽于僻静处的特权小径,如果不加以规范和监督必将成为滋生腐败的温床。”

  建议尽快设立中小学心理咨询室

  针对当前中小学生心理压力大、自我调节能力较为薄弱的现象,全国人大代表、山东省泰安市泰山中学副校长宋文新提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不容忽视,应当尽快在中小学设立心理咨询室,及时帮助和指导学生消除心理和行为问题。综合新华社电

  (扬子晚报)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010-62675178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