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 :在最后概括的时候能有某种情感升华当然更好。这类微写作,没有什么固定的套路。把信息准确、清晰地介绍出来就行
问 :微写作是不是仅仅按要求写作就可以?写作时都应该注意那些问题?
答 : 就是按照要求写作就可以。写作时需要注意语言精炼、准确,卷面整齐。
问 :每次写作都觉得有好多立意,但是不知选哪个最准确?还有就是每次答案的那个总是我没想到的。
答 :如果可选的立意比较多,选你思考最多的那个。微写作不存在答案问题,别的人有别的角度,你有你的角度。
问 :微写作如何写到透彻,可以令人有所同感呢?
答:写透彻首先要想透彻。要想令人有同感,必须表述先清楚,同时有同情共理心
问:是否有一些话题类的活动可以帮助大家促进微写作的动力呢? 感觉微写作最大的问题在于如何能在短小的篇幅内表达相应的意思,那么如何正确缩短词汇而不使词义产生歧义呢?
答:在短小的篇幅内表达相应意思,是一个人概括能力的体现。建议你在平时练习时,先试图对自己的习作做删减。你会发现,很多话简练表达,和你原来的方式表达的内容是一样的。删减之后,再添你想说的其他内容。
问:传递具体信息类”具体是指什么形式的写作,是类似于日常中的记叙文或者消息吗?对于微写作,又怎样防止把这类“传递具体信息类”写作写成流水账的叙述?
答:生活当中出现的事情,社会上出现的新闻,都算是传递具体信息。和记叙文相比,记叙文重在事情的描述。微写作则重在信息的提炼。
问:微作文是素材吗?我的语文基础不是很好,麻烦大神讲解。
答 :微写作和大作文的素材不是一回事。微写作侧重在根据题目要求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应用性强。
问 :经常使用互联网用语破 坏语言规范但言简意赅,老师怎么看?
答:微写作还是要运用规范语言,互联网语言在大作文中偶一为之,起到修辞效果是可以的。
问 :传递具体信息就是写通知写告示吗?还有哪些类型?
答: 不一定啊,要看题目要求,题目要求写什么就写什么。比如要求介绍一本书,或者要求设计海报,就不是一般意义上的通知或告示。
问:老师好!我是山西的考生,目前微写作在我们这里还没有盛行,不过我认为有倾向性,我想求教微写作和咱们普通写作如何贯通,素材怎样运用?
答:微写作与普通写作本质上是一样的。素材可以通用,但表述要更简明。微写作与普通写作的贯通点在于对生活的深入思考。
问:微评论应该也算是微写作的一类吧,与长篇累牍凑字的评论相比,微评论的撰写更考验功力。平时需要注意哪些能力的积累?
答 :微评论更考验功力。平常在读议论文的时候,要注意提炼这些文章的观点。针对各种社会事务,力求用简明概况的语言作评论。还可以学习一下报刊上的新闻点评。
问 :评价标准里有一条,鼓励写作风格多样化、个性化。我能写大白话吗?
答:如果你的大白话能吸引人,那就可以写。
问:老师您点评的嫦娥三号那篇微写作能打满分吧?感觉要求好高呀,高考[微博]的时候是不是也是这个标准?
答 : 那是应该得满分的。高考的时候,标准不会这么高。放心地写出你的个性与讲解就可以。
问:传递具体信息按要求把事情说清楚就行了吧?还要注意什么?
答 :传递具体信息,就是按要求把事情说清楚。需要注意的是,用语要准确、简明。
问 : 微写作怎么平时练习呢?写作的时候时间分配多少合适?
答: 平时要不断修改自己的微写作,通过不断修改,训练自己语言的精炼程度。写作时间建议在十分钟以内。
问:如何才能避免跑题呢?大作文的时候会跑题,这种微作文会不会也出现这种情况?该如何避免嘞?
答:微写作或大作文跑不跑题,主要看审题意识是否强,是否掌握了基本的审题能力。如果具备两者,就不容易跑题了。另外,微写作要求特别明确具体,要根据要求作答。
问:怎么样才能写得有特点呢?怎样避免写成流水账呢,太短了好难升华核心思想,这方面要怎么做呢?
答:选择其中一个点写透彻,就不会写成流水账。在写之前,先把核心思想用一句话说清楚,然后再围绕它成文。就可以啦。
问 :微写作写文言文会不会得高分呢,感觉文言文能用更少的文字写出更多内容。
答:不建议用文言文写。虽然文言文可以用更少的字写出更多的内容,但我们的文言文水平还达不到比较高的水准。
问 :微写作适合写哪些题材的内容呢,微写作在选题方面和传统大作文重叠的部分在哪里,新出现的题材又有哪些呢?
答:应该说生活中所有内容都是微写作的题材。因为微写作就是解决生活中的具体问题的。选题方面和传统大作文的重叠主要是对社会生活和学校生活的关注会重合。新出现的题材往往是生活中最需要用得到的地方。比如:表达对老师的感情,帮助社区写宣传材料,等等。
问 :微写作的作品有没有什么评判标准?什么样的文章是好的?
答: 微写作的评分标准考试说明要求很明确。就是用精炼的语言表达观点,抒发感情,描述事情。所以最重要的标准就是语言精炼准确。
更多信息请访问:新浪高考频道 报考院校信息库 查询被高校录取可能性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