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协委员热议:高考改革“路线图”何去何从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05日 09:35   京华时报

政协委员热议:高考改革“路线图”何去何从
赵沁平委员在政协小组讨论会上。   本报记者  范继文 摄

  本报记者 张灵 周逸梅

  高考改革又一次成为两会上备受关注的热点话题。前天,全国政协委员、教育部副部长赵沁平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高考改革的大方向已经确定,将在分省实施的基础上稳步推进,通过分层次考试、多元录取等多种形式进行探索。在高职招生中,将扩大自主招生的形式,最终目标将是不通过考试,实现“想上就能上”。

  -官方表态

  高考改革确定路线图

  对于高考改革,教育部副部长赵沁平明确表示,高考改革目前“没有时间表,但是有了路线图。”

  对于“路线图”,赵沁平解释称,今年高考改革已经到了方向明确的新阶段。高考改革的目标明确为“实现分层次、多元录取的招收方式”。改革方式非常清晰,即不单单看一次考试,要结合综合成绩、平时表现和高考成绩三方面。“没有时间表”是因为高考改革的变化比较大、涉及面又太广,所以需要稳步推进,在老百姓能接受的情况下一步步推进。

  课改要求高考进行改革

  今年,实行高中新课程的省份将超过半数。关于高中新课程的推进和高考改革的关系,赵沁平认为,高中新课程强调综合性的素质考查,高考主要是为了选拔人才。去年首批课改省份的高考已经进行,效果还不错,各方面都比较满意。但对于新高考方案目前还在探索阶段,现在比较统一的意见是,要把高考录取与课改后的综合素质评价结合起来。

  “课改给了高考改革一个很好的机会。”赵沁平表示,高考改革分成考试内容改革和考试录取方式改革,而录取方式的改革是高考改革最关键的部分。课改成熟了就必须要求进行高考改革,课改本身就起到了实现对高考内容改革的作用。另外,在课改中建立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等,也给高考录取方式的改革提供了机会。

  在推动这个改革的时候,赵沁平特别指出要继续推行“阳光工程”,建立让大家信服的诚信系统,要让综合素质评价成为诚信的、被大家认可的评价制度。教育部建议先从初中做起,在中考录取中推行,然后逐步推广到高考。综合素质评价究竟在高考招生中占多大比重,赵沁平称教育部目前不会给出具体的规定,更多的是由各地或者各高校自行决定。

  另外,赵沁平还指出,高考改革的另一个方向是要逐步放开专科、特别是高职招生,最终目标将是不通过考试,实现“想上就能上”。目前,上海和北京已经开展了这方面的探索,在多个高职院校试行自主招生,此后各省份将根据实际情况逐步开展探索,但要完全实现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

  不规定素质评价比重

  -委员建言

  高考已到急需改革阶段

  改革应考虑农村学生

  “我认为高考改革的时机已经成熟,也到了急需要改的阶段。”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技大学校长朱清时关注和呼吁高考改革多年。经过多年思考,今年他已经有了一套比较成熟的建议:高考改革应该改,但在方案设计时也应考虑农村地区学生的实际情况,不能削弱公正性。在招考形式上,应给予高校更多的自主权。

  朱清时介绍,最近很多省份公布了新高考方案并向社会征求意见。从已经公布的方案来看,有一个问题需要引起注意,那就是高考方案对农民、弱势群体子女的关注不够。征求意见、举行听证时,往往参考的都是城市学生的情况,而对大部分偏远地区、基层的学生情况却没有充分考虑,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高考的公正性。

  “受各方面条件限制,农村孩子可能不擅长表达,综合素质或许也不突出,但这些又恰好是很多新高考方案中正在强化考查的内容。”朱清时说,由于农村孩子没有话语权,没法通过合适的渠道来表达自己的声音,而高考又是他们改变命运的重要途径,这样的调整必然对农村学生不利,引向新的不公平,影响社会的和谐。

  高校应有更大自主权

  “需要用一种新的选拔方式来分散高考的压力,应赋予高校更大的自主招生权。”朱清时介绍,从2003年起,教育部在部分重点高校开展自主招生试点,已经过多年实践,这一形式给高考改革带来新的思路。各中学推荐优秀生参加高校自主招生考试,获得资格后,高考可降20分录取。对部分特别优秀的学生,降分幅度还可进一步放宽,这种新的选拔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减弱了高考的约束力。

  朱清时认为,高校自主权扩大后,为保证公平、规范,教育招生主管部门应承担起宏观调控和监督的责任,招生计划由教育部或省级招生部门控制。同时,高校在选拔时也应建立一套规范的监督机制,如采取面试题随机抽取、考官在开考前最后一刻决定、录取名单公示等形式,杜绝徇私舞弊等情况发生。“更重要的是,自主招生也应给农村孩子机会,明确规定招生名额向农村分配,体现高考制度的公平性。”

  -实验区探索

  安徽举行新高考方案听证会

  安徽迈出高考改革最大步

  昨天,备受关注的安徽09高考方案听证会在合肥举行,听证结束后确定的高考方案将决定明年安徽60余万生参加一场怎样的高考。

  继去年广东、宁夏、海南、山东4省份完成了首轮高中新课程实验后,安徽省新出台的高考方案将“课改推动考改”的高考改革理念进一步深化。与首轮实验区的高考多在考试内容上进行“改良”不同,安徽方案探索高考改革的步伐迈得更大胆。它最大的亮点是高考分数不再是录取的唯一标准,首次将“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纳入录取的依据。

  “新课程实行后,高考必须要适应新课程的发展趋势进行改革,从根本上保证素质教育的实施。”全国政协委员、安徽省教育厅副厅长李和平说,安徽高考方案从酝酿到制定,前后经历了近两年的时间,由省教育科学院牵头,汇集了教育专家、学校、教育招生主管部门等各方面的代表参与。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进行了多次探讨,方案的版本从最初的11套减到7套再减到3套,最终向教育部汇报时提交了两套方案。在听取了教育部的意见后,今年1月,安徽省教育厅将两套方案的优点进行整合,再次制定了一套新方案,最终形成此次听证的方案。

  高考成绩不是唯一条件

  李和平介绍,新方案中,把“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作为招生录取依据,根据等级对学生报考院校提出相应的限制。其中,应届考生的学业水平考试每科都达到C级或合格以上,综合素质评价每个基础性发展目标都达到C级或合格以上方可被二本以上高校录取。

  学业水平考试由省里统一命题,学校负责组织实施,相当于高中会考。综合素质评价则是对学生高中三年在校表现、社会实践等6大方面的记录,由学生自评、互评、老师评价共同完成。李和平表示,这些新内容全部是依照高中新课程的要求进行调整,体现了素质教育和高等教育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要求。

  与以往评价结果多采用分数记录不同,两种测试结果全部采用等级制。李和平说,尽管评价等级结果对学生报考学校提出了一定限制,但在方案中并没有将这部分功能过度强化,录取时将给予高校充分的自主权。这么做是考虑到公众的接受程度,以及在目前社会诚信体系不健全的背景下,过于强化主观性的评价不免失去公正性。“这样也体现了方案稳步推进、开放性的原则。”

  李和平介绍,从方案征集意见的反馈来看,社会总体评价比较认可。听证会结束后,还将搜集各方面意见进行调整、修改方案。

  听证会得到公众认可

  安徽新高考听证会结束后,在北京开会的李和平特意打了个电话了解听证会的情况。“情况非常好,18位听证代表对方案的框架和本质性问题都没有疑义,同时也提出了很多建设性的意见。这说明我们的方案得到了公众的接受和认可。”李和平高兴地说。

  安徽的这次听证会是迄今为止新课程实施省份针对高考召开的首个听证会。李和平说,听证会的举行是贯彻政务公开的工作要求,18位听证代表全部通过社会报名、抽签决定,来自社会各个阶层,实现了政府决策公众参与。“我们最担心的是听证会上会出现全部否定的声音,但是没有。听证代表们对方案的思路和框架都表示了认可,也提出了一些更为细化的意见来完善它。”

  李和平介绍,听证会结束后,安徽省教育厅将对代表们提出的意见进行整理,并将一些合理建议吸收到高考方案中,对方案进行小范围的调整。上报省政府批准后,预计新高考方案将于3月底正式公布。

 [1] [2] [3] [下一页]

  更多高考信息请访问:新浪高考频道 高考论坛 高考博客圈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点击进入查看更多教育考试的精彩内容~~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邮箱大奖等你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