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范文佳作一:和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4月07日 14:19 新浪考试
[范文佳作] 和 黑龙江鸡西一中 宋荦 当黄庭坚写下“吞又吐,信还疑,上钩迟。水寒江静,满目青山,载月明归”之时,我们看到一幅智者临江垂钓,山清水秀的明丽风景,听到诗人与深水下鱼儿的对语,感到那明月清风的拂过,一种和畅之情油然而生。“和”是艺术的最高境界,是与山水融为一体,与鱼儿渊底嬉游,与风月同归。它使人与自然相融,净化心灵,提升修养。 昔日,一文一武的蔺相如、廉颇之“将相和”促进了国家的发展。两个性情迥然之人,在国之大局之下,齐心协力,相辅相成,使国泰民安的乐章有了恢宏的主旋律。告别各行其是,不同的两个音调在相同的心愿下奏响了和谐的乐章。 和如四季,不同的色彩共铸自然的生生不息;和如巨帆,不同的配件共造同一个壮丽的起航。世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却可有两份相同的情谊去实现同一个目标;没有哪一幅绚烂的图画色彩是单一的,没有哪一篇乐章的声音是单调的。一个人无法创造神话,几千人却可共筑未来。《国语》云:“和实生物”,正是不同元素在协调与默契中发挥出自己独特的作用与价值,使事物在多元中前进。 然而,并不是所有的齐心协力都能造就和谐。“猪比象大,人比天高”的洪亮口号终被现实的波涛吞灭。面对凋敝与飘零,我们明白“和”不止于人和,还要与自然和。孟子提出“天人合一”的思想。它劝国君“斧斤以时入山林”,在发展社会、经济的同时,要珍惜自然资源,懂得合理利用,与自然和平相处。诚然,古贤的思想于今天更有借鉴意义:只有人和、自然和,发展才可持续,才有保障,才能生生不息。私利、贪欲绝不是构成和的内容,它们永远是那不和谐的音符扰乱着和美的乐章。 “和”是中国古代的哲学术语,是中国人思想的结晶,是我们的民族性情。人们深谙“和”之道,努力在各行各业上尽己之能以促社会之进步与发展。评价一个国家发达与否不是只看其某方面,而要看各方各面是否和谐,是否共进。“和”是一根大的指挥棒,不同的音节因此有序的婉转灵动。 金的耀眼刚硬,玉的温润莹透在外人眼中是天南地北的,而我们中国人却将两者结合,共铸08奥运奖牌。这其中正寄托着炎黄子孙的心愿:人和、物和、天地和。 和则波涛滚滚,生生不息。 和则枝繁叶茂,遂成苍天之势。 [亮点透析] 本文从礼仪,到礼物,再到礼节,侃侃而谈,娓娓道来。引经据典,谈古论今,起承转合中让读者明白,泱泱礼仪之邦,“人无礼不立,事无礼不成,国无礼不宁”;同时,应该移风易俗,雅事雅办。明礼,已经成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发表评论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