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调整 适应社会与时俱进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5月21日 15:19   中国教育报

  新中国成立之前,我国大学本科专业的设置主要通过移植西方的教育体系形成,如自然科学中的数、理、化、天、地、生等专业,社会科学中的政治学、经济学、法学等专业。那时的专业设置主要受欧美等国的影响,以学科和学术为导向,职业和应用的色彩很弱。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直接引进和参照前苏联的高等教育办学模式,建立了一套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的高等教育体系。我国的专业设置始于1952年,至1953年初全国高校共设本科专业215种。1963年,经国务院批准,高等学校专业目录首次发布,共设专业510种。

  这个目录的实施,适应了当时社会、经济、科技、文化发展的需要。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家共进行了三次大规模的学科专业目录调整工作。第一次是从1982年开始,国家先后组织了文、理、工、农、林、医药等科类本科专业目录的全面修订,历时5年,最后确定专业种数为671种。这次专业目录修订从根本上解决了十年动乱所造成的专业设置混乱的局面,加强了薄弱专业和新兴、边缘学科专业,并使专业口径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拓宽。

  1989年,国家组织了第二次专业目录修订,并于1993年7月正式颁布实施。这次目录修订确定专业504种,重点解决了专业归并和总体化的问题。第三次专业目录调整从1997年开始,于1998年完成,专业种类数量由504种调整到249种。这次调整改变了过分强调“专业对口”的教育理念,确立了知识、能力、素质全面发展的人才观,使高等教育更加重视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的人才培养。

  面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日新月异、科学技术飞速发展与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的新形势,2001年教育部又颁布了新的专业结构调整文件,对高校本科专业结构的调整进行了新的部署。

  更多高考信息请访问:新浪高考频道 高考论坛 高考博客圈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