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建设 关注就业调整内涵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5月21日 15:19   中国教育报

  2001年,教育部明确高等学校可以根据规定,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之外,设置社会发展急需并已具备培养条件的本科专业。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浙江大学、武汉大学等校经教育部批准,成为首批可自主设置本科专业的高校。

  此后,教育部逐步放开了对本科专业设置的限制,越来越多的大学获取了自主设置目录外专业的资格。许多高校结合国家和地方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增设新专业,较好地适应了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一些新兴、边缘、交叉学科且与地方经济建设紧密结合的专业得到较快发展,专业目录外的新增专业快速增加。

  发挥大学在专业设置和调整中的主体性作用,高等学校依法自主设置和调整学科、专业,要求大学走出传统的“象牙塔”,促进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及经济社会发展“接轨”。如今,学生大学四年所学知识可享用一生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对此,高校的本科教育越来越注重基础,越来越重视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人文素质以及各种能力,同时根据学校发展的目标和专业发展的规划,构建学校的专业结构和体系,进行专业建设和专业内涵的调整,使之能够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在加强专业建设和专业内涵的调整方面,目前一些高校的主要做法包括实施按学院或系招生,两年后进行专业分流,即“宽口径招生,模块化培养”;实施“基础教学+专业模块”的专业教学模式,根据人才市场的需求调整专业方向和专业特色,使专业教育能够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扩大学生专业再选择的机会,在学生经过一到两年的基础课程学习后,为他们提供专业再选择的机会;改造传统专业,根据人才市场需求的变化,调整专业课程、专业方向,增强专业人才培养的社会适应性。

  更多高考信息请访问:新浪高考频道 高考论坛 高考博客圈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