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设置 政府市场共同参与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5月21日 15:19   中国教育报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与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不断深入,中央与地方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对大学的管理逐步从直接管理转向间接管理,在大学学科专业的设置方面通过宏观调控使其趋于科学合理。

  在政府的宏观调控指导下,各大学根据自身学科的优势创办特色专业,找准自己的定位、确定自己的目标,实现差别化竞争,避免了大学专业设置的雷同。政府通过教学评估和专业评估等方式引导大学关注专业建设,而不是盲目上新专业。

  政府通过宏观调控,优化不同层次、不同类型大学的学科专业布局,避免大学盲目争上热门专业,从而导致学科专业整体发展的低速度和低效益,造成教育资源的重复配置和浪费。通过政府的宏观调控,支持了基础学科专业的发展。一些冷门专业、偏门专业、特殊专业等,由于其办学规模的局限性,完全由市场调节难以保证应有的发展和质量,也得到了政府的支持。

  政府在大学学科专业的制度建设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如教育主管部门根据市场经济发展的特点和高等教育发展的规律,依法实施对大学的管理;通过改革财政拨款制度,运用经济手段引导和调整大学的专业建设;通过设立专家库,借助专家的力量参与大学学科专业设置和调整工作等。政府教育主管部门为社会提供了权威、公开的信息平台,让社会公众了解高等教育发展的态势和各专业的发展情况。

  如今,相对于“专业”或“职业”与社会分工的高度对接,“学科”虽然也与社会分工有着密切的联系,但它更是一个知识意义上的概念,强调的是知识体系之间的关联。因此,更多的高等学校更加强调根据人才市场需求来建设专业和调整专业结构,在超越学科界限的基础上设置和运作专业。

  进入新世纪以来,这种观念已经得到人们的普遍认可。以就业为导向,调整学科、专业结构,优化人才培养模式,成为市场经济体制条件下高等学校新的人才观。可以说,推动高等教育发展的根本力量,是社会的需求。许多高校在专业设置时直接面对人才市场的需求,根据需求来设置专业、确定专业培养计划。

  更多高考信息请访问:新浪高考频道 高考论坛 高考博客圈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