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从对比中找到命题盲区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1月03日 10:38   中国教育报

  ●从对比中找到命题盲区

  情感价值、潜在价值有时仅指向唯一的选择

  作文命题要义就在于在自由度与统一性的矛盾之间保持必要的张力,以张驰有度为上。过张、过紧,则僵化;过宽,则茫无头绪。值得注意的是,过窄并不一定窄在表面的题义上,而是窄在内在的价值观念上。就现状来看,高考作文命题共同的倾向在于:单纯地、过多地强调诗意和抒情,情感价值、潜在价值有时仅指向唯一的选择。

  笔者仅以江苏卷近年来的高考作文命题为例。今年,江苏以“好奇心”为题,可以说是一大突破。首先突破了江苏省历年偏于诗情画意的模式。自主命题第一年的“山的沉稳、水的灵动”,表面上开放,实际是把一种风格的诗意当成封闭的限制。谁说山一定是沉稳的?四川的龙门山系不是大大地震动了一下,余震达到上万次吗?从方法论的角度来说,以静止的、固定的眼光看事物,是形而上学的。即使从审美价值观念来说,也根本不存在固定的、沉稳的山,越是超越沉稳,越有审美价值。王安石笔下的山就是动态的:“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山都冲进门来了,还沉稳吗?辛弃疾眼中的山肯定与沉稳无关:“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至于说水的灵秀,则更是坐井观天,完全不顾大江的奔腾、大海的浩渺、瀑布的飞流。所失在于,以一种诗意风格作为唯一的立意准则。和前年的“凤头、猪肚、豹尾”与人生相比,二者虽题意有殊,但是思想方法却如出一辙,那就是以诗意的片面性美化、遮蔽复杂而矛盾的现实和人生,把为文立意的理想境界与人生命运的复杂曲折混为一谈。到哪里去找从出生到死亡都完美无缺没有失败的人生?这实际上完全是空想。

  从写作的角度来说,就是强迫说谎了。古典诗意的思维定式显然控制着命题者的潜意识。古典审美思维中的情感和理性不同,前者以极端片面、无视矛盾为特点。以这样古典的思维模式来命题,可以说从根本上忽视了当代学生作为学习主体而存在。今年,则突破了古典审美思维,比较尊重心灵和生活现实的多元化矛盾。诗意价值仅仅是题意的一个方面。好奇不但与积极的、诗意的心绪有关,而且与消极的情思相联系。更有深度的是,还和智性的质疑发生联系。对于这样纷繁错综的现象和好奇心的关联,今年的江苏卷并没有作明确统一的定性,只是用了一个浮动性很强的比喻“影子”,如影随形,从而为多元价值留下了空间。从为文来说,提高了学生从无序中提炼出有序的思绪的难度。

  从创意来说,高考命题还具有另一种追求的萌芽,那就是把感性的审美抒情和智性的分析结合起来。这类命题有一种共同的处理方式,那就是把智性的思考隐含在感性的话语材料之中。好像有一个无声的命令,使命题者不约而同地回避直接以抽象观念来命题。在高考作文中,这是唯一的法门吗?抽象的命题难道就不适合高三学生的思维特点?这是值得怀疑的。让我们来看看近几年法国高考作文的命题:

  文科

  1.“我是谁?”——这个问题能否以一个确切的答案来回答?

  2.能否说:所有的权力都伴随以暴力?

  3.试分析休谟《结伴欲望和孤独》一文的哲学价值。“‘结伴’是人类最强烈的愿望,而孤独可能是最使人痛苦的惩罚。”

  经济科

  1.什么是公众舆论能承受的真理?

  2.“给予的目的在于获得”,这是否是一切交流的原则?

  3.试分析尼采论《罪行与犯罪》一文的哲学意义。作者在文中提出:“舆论在了解了犯罪动机和作案具体情况后,即能遗忘错误。”这是否有悖伦理原则?

  理科:

  1.能否将自由视为一种拒绝的权力?

  2.我们对现实的认识是否受科学知识的局限?

  3.试分析卢梭《论人类的幸福、不幸和社交性》一文的哲学含义。

  卢梭说:“我们对同类的感情,更多地产生于他们的不幸而不是他们的欢乐,为共同利益联系在一起的基础是利益,跟共处逆境团结在一起的基础是感情。”

  再来看美国近几年的“高考作文”(SAT)命题:

  1.“如果我们不满意环境,就设法改变它。但是,从我们的角度来说,最重要最有效的改变很少发生,这就是说,我们不必为改善身边的环境焦虑,而是应该考虑改变自我,使之更适合环境。”改变自己的态度比改变环境更有利吗?

  2.“媒体不仅仅传播消息和文化,而且决定什么消息是重要的,这样,他们就帮助形成文化价值。”(柏恩斯坦)报纸、杂志、电视、收音机、电影、互联网,等等,能够决定多数人意识中什么是重要的吗?

  3.在某些情境中,奉承是不可或缺的。新娘永远是美丽的;注视某人的艺术作品,我们总是说些敬意有加的话语;访问有孩子的人家,我们有义务说孩子是聪明伶利的。在这种情况下,什么也不说,是粗鲁的。我们互相抬举,因为我们知道奉承可以使生活顺畅发展。称赞他人,明知过度,这也是生活的一个必要部分吗?

  4.“每一项重要的发现都是由于耐心、坚持和专注,有时候,甚至要长年累月地专注于一个问题,为了发现新的真理就要一直被一个问题所吸引,就要对任何与此无关的问题漠不关心。”(圣地亚哥·罗曼·卡赫罗)所有的重要发现都是对一个问题的长期专注的结果吗?

  5.“我们大家都以为出名带来幸福,似乎这是人们最向往的东西,我们相信不管以什么方法出名都是一种自我证明。但是,那些出了名的人士常常抱怨名气是一种可怕的负担。把出名当作成就,注定要付出浪费时间和精力的代价。”(科拉考夫斯基)是出名的人幸福还是不太出名的人更幸福?

  对比可以看出法国、美国和中国的高考作文题的区别是很有趣的。中国的高考作文题,具有明显的抒情、诗意、审美的倾向,基本不涉及理性的抽象,即使蕴含着某种智性的内涵,也总是竭力以感性语言和生活现象为题干。而法国和美国的高考作文题却并不追求任何诗意,往往直截了当地提出理性的问题,即使涉及某种现象也常常是概括的,而不是具体特殊的感性场景。法国和美国高考作文考核的重点并不在感情感觉的审美价值,而是提示一种观念(往往是权威的)或没有结论的普遍现象,要求学生拿出自己的观点来。他们的评分标准是:是否具有批判性思维,能否发展自己的论点,能否用合乎逻辑和恰当、清晰的例证支持自己的观点,能否在首尾一贯的推演中使观点深化。文章是否组织得有序,论题是否统一在焦点上、是否自如地演进,语词是否丰富,句法结构是否有变化。法国和美国的作文题目不叫命题,而是“提示”,作文的要求不是按题为文,而是讨论和评论。很明显,这些要求和抒情审美散文毫无关系,从文类来说,这些都是议论文的要求。

  更多高考信息请访问:新浪高考频道 高考论坛 高考博客圈 高考贴吧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改革30年30城市变与迁 ·新浪《对话城市》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