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高考时政热点历史灾难:5.12四川汶川特大地震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6月01日 16:58   北京天利考试信息网

  【专题概述】汶川地震,神州同悲,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多难兴邦,“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的”,特大地震产生伟大抗震救灾精神,它必将转化为艰苦奋斗、重建家园的坚定意志,转化为推动“加快建设灾后美好新家园,加快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促进社会和谐的强大合力,以夺取抗震救灾斗争和经济社会发展全面胜利。

  关注重大自然灾害与民生问题是高考命题的趋势与一贯特点。2008年高考,北京、天津文综卷,上海政治卷就在第一时间以选择题形式给予了反映, 2009年高考仍难以回避这一时政热点和社会焦点,预计会以主观题和选择题两种题型,以重建为主题,结合金融危机或三农问题进行综合考查。

  (一)背景材料

  1.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在四川汶川县(北纬31度,东经103.4度)发生了里氏8.0级的大地震。四川汶川特大地震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广、救灾难度最大的一次地震,震级达里氏8级,最大烈度达11度,余震3万多次,涉及四川、甘肃、陕西、重庆等10个省区市417个县(市、区)、4 667个乡(镇)、48 810个村庄。灾区总面积约50万平方公里、受灾群众4 625万多人,其中极重灾区、重灾区面积13万平方公里,造成69 227名同胞遇难、17 923名同胞失踪,需要紧急转移安置受灾群众1 510万人,房屋大量倒塌损坏,基础设施大面积损毁,工农业生产遭受重大损失,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直接经济损失8 451亿多元,引发的崩塌、滑坡、泥石流、堰塞湖等次生灾害举世罕见。

  2.2008年10月8日上午,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全国抗震救灾总结表彰大会。胡锦涛在会上强调:在波澜壮阔的抗震救灾斗争中,我们用理想凝聚力量、用信念铸就坚强、用真情凝结关爱,大力培育和弘扬了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以人为本、尊重科学的伟大抗震救灾精神。伟大抗震救灾精神,是党和人民极为宝贵的精神财富。会议表彰了319个全国抗震救灾集体和522名抗震救灾模范。

  3。灾情发生后,全国开展了广泛的献爱心活动。截至2008年11月10日,全国共接收国内外社会各界捐赠款物总计595.69亿元,其中捐款510.49亿元,物资折价85.2亿元,实际到账捐款509.89亿元,已向灾区拨付捐赠款物合计273.49亿元。国务院批准了《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利用国外优惠紧急贷款规划的请示》,总贷款规模15亿美元。

  (二)要点阐释

  1。全国抗震救灾总结表彰大会

  意义:抗震救灾斗争的重大胜利,展现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的伟大力量,展现了人民军队的伟大力量,展现了13亿中国人民的伟大力量,展现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力量,展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力量,进一步增强了全国各族人民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必将激励灾区人民排除万难重建家园、创造美好生活,必将鼓舞全国各族人民满怀信心地把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继续推向前进。

  启示:社会主义中国具有强大发展活力;人民是推动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的真正动力;人民军队是保卫人民的钢铁长城;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内容:中共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决定授予成都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等320个集体“全国抗震救灾英雄集体”荣誉称号;追授雷勇等5人“全国抗震救灾模范”荣誉称号;授予蒋敏等517人“全国抗震救灾模范”荣誉称号。

  2。评选“抗震救灾英雄少年”活动

  原因:充分反映地震灾区少年儿童在抗震救灾中所表现出的沉着镇定、临危不惧、勇于救人的高尚品质,用他们的感人事迹激励全国广大未成年人奋发向上、健康成长。

  时间:6月6日至6月29日。

  对象:四川、甘肃、陕西、重庆4省市地震灾区高三年级以下的未成年人。

  结果:林浩等20名同学授予“抗震救灾英雄少年”称号,授予马小凤等30名同学“抗震救灾优秀少年”称号。

  主办单位:中央文明办、教育部、共青团中央。

  3。抗震救灾精神的内容及其意义

  内容: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以人为本、尊重科学。

  意义:伟大抗震救灾精神,是党和人民极为宝贵的精神财富。在全党全社会大力弘扬伟大抗震救灾精神,可以使之转化为艰苦奋斗、重建家园的坚定意志,可以转化为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强大力量,从而夺取抗震救灾斗争和经济社会发展全面胜利。

  4。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应当遵循六项原则、方针和总体规划

  原则:6月8日起施行的《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条例》规定,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应当遵循六项原则:受灾地区自力更生、生产自救与国家支持、对口支援相结合;政府主导与社会参与相结合;就地恢复重建与异地新建相结合;确保质量与注重效率相结合;立足当前与兼顾长远相结合;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资源保护相结合。

  方针:以人为本、科学规划、统筹兼顾、分步实施、自力更生、国家支持、社会帮扶。

  总体规划:用三年左右时间完成灾后重建的主要任务,实现家家有房住,户户有就业,人人有保障,设施有提高,经济有发展,生态有改善。重建后灾区的基本生活条件和经济发展水平达到或超过灾前水平,努力建设安居乐业、生态文明、安全和谐的新家园,为灾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5。恢复重建对口支援方案及规划

  2008年6月24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对口支援方案》。规定按“一省帮一重灾县”原则,用3年时间,在国家的支持下,集各方之力,基本实现灾后恢复重建规划的目标。

  规划:包括生产力布局和产业调整、土地利用、市场服务体系、生态修复、农村建设、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城镇体系和城乡住房建设和交通通信能源水利基础设施等九个规划。

  (一)经济生活

  1。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抗震救灾过程中捐赠的物品不是商品,它的目的不是用于交换,不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

  2。市场经济具有法制性等一般特征。国家组织开展了专项审计,及时发现和纠正物资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依法严肃查处违法违纪行为。各级公安机关重点打击事关灾区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事关市场经济秩序、事关灾后重建等案件。

  3。市场的调节作用并不是万能的,存在着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等固有的弱点和缺陷,因此需要政府加强宏观调控。政府综合运用经济、法律、行政三大手段来进行调控。《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条例》的公布,属于法律手段;中央投入抗震救灾资金,优惠税收等属于经济手段;启动临时价格干预措施属于行政手段。

  4。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社会主义国家能够实行更强有力的宏观调控。在党中央、国务院领导下,中央政府投入巨额资金,全国各地进行了对口支援,全国人民踊跃捐款,体现了这点。

  5。企业是最重要的市场主体。灾区重建和灾民安置,要举全国企业之力。产业的恢复重建,要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产业政策和就业需要,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合理引导受灾企业原地恢复重建、异地新建和关停并转,支持发展特色优势产业,推进结构调整,促进发展方式的转变。

  6。健全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社会各界向灾区捐款捐物属于社会救济。

  7。财政是国家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的一种重要手段。财政作用充分发挥的关键是大力增加财政收入,影响财政收入的基础性因素是经济发展水平。国家巨额的财政收入为汶川地震灾后重建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

  8。税收是调节经济的重要杠杆。财政部、海关部署和国家税务总局为汶川地震灾区重建提供的税收优惠,有利于促进灾区生产的恢复。

  9。扩大对外开放,发展对外经济关系。11月12日,来源于世界银行、亚洲银行、欧洲投资银行和国际农发基金、法国开发署组成的国外优惠紧急贷款由中央财政统借统还,分别用于四川、甘肃和陕西三省。贷款主要用于城建环保、教育卫生、城镇道路、病险水库、农村能源和生态修复等7个领域的重建工作。

  【典型题例】

  据财政部报告,截至2008年7月20日12时,各级政府共投入抗震救灾资金614.84亿元,中央财政投入550.65亿元。其中:应急抢险救灾资金250.65亿元,灾后恢复重建资金300亿元,地方财政投入64.19亿元。这些资金主要用于灾区生活补助、医疗救助、卫生防疫、特大防汛、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教育救灾、广播电视系统受损设备修复、基础设施抢修等抗震救灾的各个方面。

  材料是如何体现我国财政的巨大作用的?

  【解析】

  本题记住财政的五个作用是基础,根据材料中的信息进行选择性回答是基本能力。

  【参考答案】

  ①各级政府投入抗震救灾资金614.84亿元,体现了国家通过财政可以调节资源配置。②抗震救灾资金主要用于灾区生活补助等各个方面,说明财政可以促进经济的发展,促进教育、文化、卫生等事业的发展,可以促进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二)政治生活

  1。我国的国家性质。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灾情就是命令,一切国家机构必须维护灾区人民的根本利益。

  2。政府职能和原则。政府应依法履行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公共服务等职能。政府要充分发挥各项职能,全力安置受灾群众、抢修损毁基础设施、加强卫生防疫工作、做好资金物资的保障和监管、加强心理指导等,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保障受灾群众的基本生活。对人民负责,努力为人民服务,是一切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行为准则和工作宗旨。高度重视抗震救灾工作正是坚持对人民负责原则的体现。

  3。国家与公民的关系。国家要依法保护公民的权利,公民有维护国家安全和荣誉的义务。国家最大限度地解救了被困群众,精心救治伤病员,是国家保护公民安全权利的体现。在这场特大地震灾害面前,全国人民上下一心全力抗灾,是公民爱国主义精神的具体体现和义不容辞的责任。

  4。党的性质和宗旨。党中央总揽全局、审时度势,在震后第一时间就把抗震救灾确定为全党全国最重要最紧迫的任务,成立国务院抗震救灾总指挥部,周密组织、科学调度等,这是由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的,体现了党坚持以人为本、立党为公、关注民生、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

  5。“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面对特大地震灾害,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坚强领导、科学指挥,始终与灾区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真正地代表了人民的根本利益。

  6。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是我国的执政党,党对国家实行政治领导、思想领导和组织领导。汶川地震灾后重建要坚持党的领导,选拔优秀干部到灾区任职是党进行组织领导的具体体现。

  【典型题例】

  汶川地震发生后,国务院会议提出,2008年中央国家机关公用经费支出一律比预算减少5%,用于抗震救灾。全国人民和衷共济,纷纷伸出援助之手……截至2008年11月10日,全国共接收国内外社会各界捐赠款物总计595.69亿元。

  运用政治生活知识,结合材料说明我国公民与国家的关系。

  【解析】

  公民与国家的关系要先整体回答二者是统一的关系,再分别回答怎样具体做到二者的统一。结合材料论证观点是必要的能力。

  【参考答案】

  ①我国公民与国家之间是和谐统一的新型关系。国家依法保护公民的合法权利,公民自觉履行维护国家利益的义务。②地震后全国人民纷纷伸出援助之手,表明我国公民能为国家着想,自觉履行义务,维护国家利益。③中央国家机关减少公用经费支出用于抗震救灾,表明国家为人民着想,维护人民群众利益。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更多高考信息请访问:新浪高考频道 高考论坛 高考博客圈 高考贴吧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更多关于 高考 政治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