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四川汶川特大地震对生活和经济的影响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6月01日 16:58   北京天利考试信息网

  (三)文化生活

  1。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的特点。通过举办一系列的宣传、学习抗震救灾英雄人物的活动,使中华民族在抗震救灾过程中所形成的伟大抗震精神,对人们的精神世界产生深刻影响。

  2。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性、基本内涵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在抗震救灾过程中有钱出钱,有力出力,众志成城,十万人民子弟兵、武警部队冲锋在前,排除千难万险挺进震中灾区,体现了中华民族精神是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3。先进的、健康的文化能够促进个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进步。举办“抗震救灾英雄战士”系列活动,有利于促进广大青少年的全面发展,推动社会进步。

  4。有利于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在全社会广泛宣传“抗震救灾英雄战士”的先进事迹,有助于促进全军乃至全国人民的思想道德建设。

  【典型题例】

  2008年9月2日上午温家宝总理第四次赴四川灾区考察。“出自己的力、流自己的汗、自己的事情自己干”“有手有脚有条命,天大的困难能战胜”,这两条本来挂在灾民房子的标语,却引起温家宝总理的思考。他对随行干部说:“这是老百姓的话,抗震救灾要靠这种精神;重建家园、恢复生产要靠这种精神;使灾区将来发展得更好,也得靠这种精神。”温总理把这两句话作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勉励灾区人民建设更加美好的家园。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回答:

  (1)抗震救灾精神是中华民族民族精神在当代中国的集中体现和新的发展,请问抗震精神是什么?

  (2)温总理强调“这种精神”的重要性是什么?

  (3)你认为我们中学生应该怎样弘扬抗震精神?

  【解析】

  本题共三小问,考查学生调用知识的能力。第一小问要结合课本中有关民族精神的内容,对抗震精神进行概括。第二小问要仔细阅读材料,弄清“这种精神”是指什么内容,然后再回答重要性。第三问具有探究性质,具有开放性,可结合实际灵活作答,但答题的基本格式要注意,一般采用观点加材料(事例)的模式。

  【参考答案】

  (1)在抗震救灾过程中,形成了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以人为本、尊重科学的伟大抗震精神。

  (2)①这种精神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个人和社会发展起到促进作用。这种精神会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②这种精神是中华民族民族精神在当代中国的集中体现和新的发展,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是中华民族永远的精神火炬。

  (3)珍惜学习机会,努力学习;捐款捐物奉献爱心;勇于承担责任,增强责任意识;珍爱生命,实现生命的价值,让人生更有意义;树立为人民、为社会服务的远大志向,做自立自强少年;学习在日常生活中自我保护的方法和技能,树立自我保护意识,增强自我保护能力;继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发扬艰苦奋斗精神,立志奉献社会。(可从不同角度进行回答,言之有理即可。)

  (四)生活与哲学

  1。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正确的意识能促进事物的发展。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我国政府对本次地震灾害信息披露充分及时,没有丝毫隐瞒,显示了尊重事实、尊重真相的科学精神和负责态度。同时,政府出台的一系列指导汶川地震灾后重建的文件和政策是根据灾区的实际情况作出的正确决策,它将指导灾区重建工作有序、有效、有力、科学地进行。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必将指导我们夺取抗震救灾的全面胜利。

  2。意识是物质的反映。加强地震监测预报,开展地震科学考察和专题研究,可以为保护群众生命安全和灾后重建提供科学依据。地震发生不可避免,抗震水平可以提高。

  3。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是统一的,要求尊重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同时也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抗震救灾,必须认识和利用规律,减少因地震灾害而带来的损失;要有与灾害作顽强斗争的精神,团结一致、全力以赴地投入抗震救灾工作中。

  4。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地震预报研究需要运用多种方法和手段,比如可以通过模拟试验积累判断地质运动情况的经验,还可以利用雷达遥感测距卫星分析地理数据,准确判断断层情况等。随着这些研究的深入开展,人们预报地震的能力会不断增强。

  5。因果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要正确把握事物的因果联系,提高自觉性和预见性。地震灾害虽然有它的不可知性,却有其一定的规律性。我们只要科学把握地震灾害发生的本质和规律,从地震灾害中总结经验和教训,就有可能更多地挽救生命和减轻损失。汶川特大地震的发生给国家经济、人们生活等各方面带来了严重的影响,这启示我们要正确地把握因果联系,提高实践活动的预见性和自觉性。

  6。整体与部分是辩证统一的。抗震救灾是关系全国、关系全局的大事,既需要中央的统筹部署,也需要各有关部门的对口支援。事物的联系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要求我们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灾后重建工作是个系统工程,要求我们周密部署,统筹规划。

  7。矛盾着的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多难兴邦,地震给我们造成巨大损失,但抗震可以提升党和政府应对危机的能力,增强民族凝聚力。

  8。抓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中央要求,各地各有关方面务必把抗震救灾工作作为当前最重要最紧迫的任务,全力以赴,坚决打胜抗震救灾这场硬战。

  9。量变和质变是辩证统一的。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要求我们重视量的积累,坚持适度原则,要促进飞跃。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工作要有序、有效地进行,力争用三年左右时间完成灾后恢复重建的主要任务。

  10。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灾后重建困难重重,任务艰巨,任重道远,但胜利一定属于英雄的中国人民。

  11。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历史的创造者,因此要坚持群众观点、走群众路线。抗震救灾中,全国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共克时艰,为夺取救灾全面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

  12。价值观对个人与社会具有导向作用。正确价值观对事物发展具有促进作用。集体主义反映了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关系的客观要求,体现了全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正确解决了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关系,是正确的价值观。在救灾过程中,涌现了一批舍小家、保大家的英雄集体和先进个人,他们是我们学习的楷模。

  13。在人生价值的两方面中,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应该是居于首位的,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抗震救灾英雄少年”“全国抗震救灾英雄集体”和“全国抗震救灾模范”等都把奉献作为人生最重要的价值。

  【典型题例】

  曾几何时,不少媒体纷纷担心我们80年后的青年一代,未来将如何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但“80年后在2008年长大了”,这是四川汶川地震后,整个社会对80后的评价,媒体开始铺天盖地、争先恐后地描述着80后在地震中的表现,所有的媒体似乎都难以掩饰他们内心的喜悦,媒体赞扬了80后表现出来的团结、坚强、沉着和睿智,更是高度评价了他们身上表现出来的人与人之间的友爱。这次四川地震给了80后一个展示的舞台,80后也确确实实舞出了动人的舞姿,我们为之欣慰。

  联系上述材料,运用《生活与哲学》中的知识回答下面问题:

  (1)我们应该怎样正确认识和理解80年后的年轻人?

  (2)80后在四川汶川地震后是如何实现人生价值让社会认可他们的?

  【解析】

  解答本题首先要通读材料,材料中包含着一些名言名句,要注意领会其中的哲理。设问包括两小问,考查了哲学部分辩证法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知识点,可按原理加方法论再加材料的模式,结合相关知识点进行回答。第一问属于“认识类”的设问方式,第二问属于“如何类”的简答题,要注意总结这一类型题目的答题规律,一般来讲要将题干指定的答题内容细化。

  【参考答案】

  (1)①矛盾即对立统一。矛盾具有普遍性,即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人都会有优点和缺点。人无完人,为了每一代人的成长和发展,我们应该用辩证的眼光认识和理解社会中的每一个群体,80年后身上的美更应该得到褒扬。②世界是不断运动变化的,要求我们用变化发展的眼光看问题。80年后在抗震救灾过程中的表现,和以前相比,发生了巨大变化,我们应该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我们的年轻一代。

  (2)①人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努力奉献的人是幸福的。地震后80后的年轻人不计个人利益解救他人于危难之中的行为,赢得了社会对这个群体的尊重,从而也实现了他们的人生价值。②人的价值,必须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80年后在灾难面前涌现的无私奉献、热心助人使社会对他们的评价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在危难之际他们考虑的是他人的安危,难能可贵,体现了人间真情。③实现人生的价值,需要顽强拼搏、自强不息、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需要发展自己的才能、提高个人素质;还需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正确价值观的指引。80后在地震后的表现和付出给社会很多的感动,表现出他们的素质和价值观。

  更多高考信息请访问:新浪高考频道 高考论坛 高考博客圈 高考贴吧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更多关于 高考 政治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