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高考心理咨询专家:出现心理问题应及时解决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6月01日 19:52   新浪考试

高考心理咨询专家宋少卫接受新浪主播娄雷访问
高考心理咨询专家宋少卫接受新浪主播娄雷访问

  主持人娄雷:今天距离高考没有多长时间了,如果出现了心理问题,您觉得是考生自我调节好一点,还是让家长帮忙调节好一点?还是找专家去调节好一点?

  宋少卫:这要看紧张程度。如果这个孩子的紧张程度比较轻,我们可以简单地比如调整自己,做一点深呼吸,做一点目标转移,放松,做一点小小的从肢体到心理的一些放松,我们有很多方法。大家可以在这方面去处理。

  另外,作为家长来说,要注意一个问题,考生的紧张情绪不要来自家长,家长要把自己这部分情绪处理掉。前不久就有一个考生,家长跟我诉苦,说我追着孩子问,他就是不告诉我,我就是想知道。其实这是很错误的。我就问他,你能帮他吗,如果他告诉你他为什么有点不高兴,那么你能帮助他解决掉这个问题吗?那个妈妈也说“我没有办法”。像这种情况我就直接跟她讲,你到底要想清楚,你是为了自己还是为了孩子。你如果只是为了自己内心的满足和解脱,而把这个压力强加给孩子的话,那么这是非常不可取的,在现阶段是非常不可取的。

  第二,好多家长之所以在这个阶段感到紧张和焦虑,是因为自己无计可施,没有办法,无计可施。针对这种情况啊,家长可以考虑一下,我给自己定一个计划,这个计划可以很简单,比如说饮食怎么安排,我在当年考试的时候,我是很明确地跟我妈妈讲,我第一天要吃什么,第二天要吃什么,第三天要吃什么。比如像海产品这一类的东西,我们就可以多吃一点。像油腻的东西就要少吃一点。这方面家长们自己完全可以给孩子做个营养食谱出来,你的精力有了方向,有了释放以后,你会发现自己的紧张情绪削弱了很多,慢慢就没有了。

  第三,如果你的孩子确实紧张到很严重的地步,确实还是要找专家,要尽快地找专家去帮他做释放、做处理、做放松。因为每年都会有发挥失常的孩子,是因为心理的问题所导致的。这方面你要结合自己孩子的心理状况,有些孩子承受能力很差,到了高考之前的时候,也就到了极致,就要崩溃。这种情况下,做一两次调整,比如说我们做一点放松,做一点冥想,甚至于说我们简单地对孩子做一些交流,都会使他的情绪有所释放。因为他接触陌生人,他本身就会放松一些,通过这种交流,他把这个话说出来,甚至于说有一些不敢跟家长说也不愿意跟家长说的话说出来,他的情绪就会释放出来。

  主持人娄雷:其实很多家长都是真的为孩子好,做了很多行为实际上都是希望能够帮助他们去度过这个高考。比如说像您刚才介绍,要追着问,会不会出现一种问题,家长很漠然,故意装作不把此事当成事,是不是反而也会给我们考生带来很大的心理压力?

  宋少卫:任何事情都是过犹不及。我们也教过家长一些方法,告诉大家你要注意怎么样能够去影响孩子,怎么样给他一些良好的心理暗示。比如马上要考试了,孩子的情绪时好时坏,我突然找了一天这个孩子情绪很好,给他一个心理暗示,我跟他讲,我说马上就要考试了,老爸心理压力巨大,我看你最近很好,状态不知道为什么保持得这么棒。说完了也不必太多的对话,该干你的就去干你的。孩子会在心理上有一个感受,好像最近心态是不错。他的这种感受其实是一个很强的心理暗示。通过这样的暗示,使孩子树立自信心,是一个很间接、很有效的方法。一定要避免什么呢?我们的家长通常有一个误区,哎呀,我一定要去找各种各样的资料、信息,找各种各样的知识,于是我知道了,我成功了,我成就了一系列的知识体系以后,我回来告诉你,我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我把我想说的全部都要告诉你,我留下一点我心里都难受,这是非常非常糟糕的。

  在这儿我用《道德经》里的一句话给大家提个醒,一个好的教育者或者是一个好的管理者,其实你不要把什么东西都说尽了,往往在这个时候,你说尽了之后,对方的感受是很糟糕的。《道德经》好像第28章里面有一句话说得非常好:“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常得乃足复归于朴,朴散为器,圣人用,为官长。”他说的很多很多内涵性的东西,我们不过多地去解释,但是其中第一句是最重要的“知其荣,守其辱”,我明明知道怎么去做会是荣耀的,会是很好的,但是我甘愿把自己放在一个很低下、很阴暗、很屈辱的状态里,像山谷一样敞开胸怀,往往你会发现,你的孩子也好、你的下属也好,他们更能够向着那个美好的方向去发展。这种状态实际上是我们现在特别值得借鉴的状态,像山谷一样。

  回到我们具体的这几天的调整来说,比如你想让孩子放松一下,这时你跟孩子沟通交流的时候千万不要把话说尽,一旦你把话说尽,也就是你给孩子的东西是实打实的东西,完全没有空间让他自己去想。任何一个杯子都是一个空的才有用,如果全是实的,容不下任何东西。比如你跟孩子讲,你在家学的时间也挺长的,我刚才从外面回来看到学生在外面玩,你放松一下是很好的,你现在就应该注意,身体一定要保持好,精力要充沛,你赶紧出去跟谁玩会儿去。你往往会发现,当你这么说的时候,这个孩子不动,为什么呢?你所有一切的话,语言里面没有空隙,实打实摘给了他,是一个命令式,最多是一个建议,孩子在这种情况下不愿意去很好地照你说的做。因为第一他是感到时间的压力。第二,他有逆反,他在青春期很容易出现逆反。这种情况下我们家长要说半句咽半句,最好的方式是今天天气很好,我刚才回来看见那个谁就足够了。因为你往往会发现,你的这个孩子,他如果真的想出去玩,你有两三句话已经足够了,让他出去放松,说多了,反而不去。家长朋友这一段时间一定要注意不要从自己的感受出发,第二,适当的时候给孩子一点心理暗示。第三,给孩子建议和意见的时候不要把话说得特别特别的充分,留点空间给他。包括你最后让孩子上考场的时候,千万千万不要絮絮叨叨没完没了,从头说到尾。有的家长说“你要注意哪个哪个问题是你平时容易犯的,等等等等”你往往会发现这样的家长说了这样的话孩子很烦,非常非常烦,你反倒不如跟他讲,去吧,高考是必经的,经历一下是必要的,足够了。

  这种情况下,家长确实需要掌握一点点方法和技巧。

  主持人娄雷:刚才那番话真的应该值得我们所有家长去认认真真考虑一下,并不是说你想表达的你虽然本意是好的,但是让学生感受到的反而不是你预期的效果了。

  宋少卫:对。

  主持人娄雷:在考前和考后,很多家长都不知道自己应该说什么、不应该说什么,你能给大家一点建议吗?

  宋少卫:第一,不要说威胁性的话。家长说你看就最后这么几天了,你还不想好好学,你想怎么着。这种话往往是带有挑衅色彩的,这个时间的孩子是很清楚的,你不敢把我怎么样,会导致很多叫板,会出现生活和学习上的失当。

  第二,要注意语言,不要引发我们说的终点效应。像“坚持,坚持到最后就是胜利”,这种话说实话对于高考并不怎么提劲,但是往往容易让孩子产生心理上,潜意识层面产生终点效应的感觉。他会不自觉地就会疲软,所谓的终点就是指当经过长期的努力以后,临近目标的时候,这个个人从心理上容易因为终点的临近而产生疲软和倦怠。这种情绪大家不要有意无意地去激发。

  第三,不要盲目地减压或者施压。盲目地减压、施压都会带来不好的效果。这段时间如果孩子紧张程度不够也不要去加压,因为你这种加压容易导致这个孩子跟你对着干,有一些家长会跟孩子讲用金钱施压,你如果明年复读,咱们家得花多少钱你知道吗?类似这样的话,考前都要慎用。

  另外,比如说家长和家长之间意见上一定要统一,无论是在安排上还是在生活上,学习的安排上、生活的安排上,都要保持一致,这要求两个人有一个明确的行为纲领。有的时候两个人意见不统一的时候,尤其是在孩子面前产生分歧,会让孩子感觉厌烦。

  主持人娄雷:真的是,家长与家长之间意见统一很重要,否则孩子会觉得你们俩意见都没统一,然后就跟我讲,我现在在最关键的时期当中,可能效果会更不是很好了。

  宋少卫:对,有的时候家长可能不在意,其实每个孩子的情况不一样,有一些孩子他从小的生活环境,比如他就是一个天生迎合型的,我们心理学上叫讨好型的孩子,他对于每一个人都要迎合,往往这种家长又是比较权威式的、比较严厉的家长作风。每个人都想表达自己的意见,就把孩子搞得很疲惫,两边都要配合,这种状态不适合。还有一些家长对孩子很迁就,任何事情都要让孩子做主,其实这种状态也不适合。有一个宗旨就是让孩子感觉到舒服,让他感觉到在家里学习,跟你待在一起很舒服,没有别扭的感觉。不要刻意地营造,说我希望他能够斗志昂扬怎么怎么样,能做到固然是好的,但是最害怕有的家长并不掌握方法,一味盲目地做一些事情,可能是不好的。这个时期家长可以默默地做一些事情,比如说在家里面,给家庭做一点布置,做一点处理,弄一个比较有意义的横幅,当然不要写得太傻,不要说谁谁谁高考冲刺,一定要成功之类的话。我觉得像这种属于明示,明白地展示出来,告诉对方一定要做出什么,这种效果往往不好,要采取一些暗示。比如说孩子比较疲惫的时候,放一两个能够提振心气的信条,但是又不提名字,也不提干什么,放在家里面放着、展示,都会对孩子潜移默化,也许孩子在出门之前看了一眼这个条幅,你做的这一点就足够了,对他的高考能够有1%的帮助都是很大的努力。

  更多高考信息请访问:新浪高考频道 高考论坛 高考博客圈 高考贴吧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更多关于 高考 心理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