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清华大学软件学院学科建设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6月06日 18:25   清华大学

  为适应我国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要求和软件产业发展对拔尖创新人才的迫切需要,为实现我国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的转变,清华大学软件学院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国际科技学术前沿为导向不断更新教学内容,调整课程结构,修订培养方案,挖掘学科增长点,完善学科建设。学院现设有计算机软件本科专业和软件工程硕士学位教育。学院的学科发展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安全、计算数学和应用数学等为依托,注重跨一级学科的交叉与联合。作为教育部软件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的核心成员单位,在深入研究和分析ACM/IEEE CC2005的基础上,开展软件工程课程体系研究,结合我国软件工程专业的发展要求,编写出版了《中国软件工程学科教程》,组织研制了我国高等教育软件工程专业规范。2007年学院计算机软件专业的5个专业方向软件工程与管理、信息系统安全、软件系统设计、计算机图形学、信息系统工程入选教育部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学院现有2门国家级精品课程,4门校级精品课,主编的2部教材被评为普通高等教育精品教材,7部教材入选“十一五”国家规划教材。

  人才培养

  学院以培养“高层次、高素质、多样化、复合式、创造性”的软件工程技术和软件管理人才为总体方针,人才培养目标是努力培养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良好的职业道德、扎实的软件理论和软件工程专业基础知识,并且具有良好的软件设计与实现能力、良好的项目管理能力、良好的交流与组织协调能力、较强的参与国际竞争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计算机软件人才。学院坚持把保证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作为学院办学的生命线,全力探索优秀软件人才的培养模式,先后确定了“案例教学”、“课程大作业”、“专业专题实践”、“强化英语训练”等实践教学策略和“教授备课制”、“论文盲评制”、“博士生开题四段制”等教学管理策略;同时为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团队协作能力和综合职业素养,学院还设立软件学院科学研究奖学金项目(SSRT),主办清华大学软件设计大赛,与国内外知名软件企业联合举办软件创新人才高级训练营,鼓励学生参与国内外各类相关领域赛事,每年拿出10万余元支持学生的科学研究与实践项目。不仅如此,学院的科研平台也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参与科研活动的环境。

  至目前为止学院共向社会输送各类毕业生2524名,受到社会普遍欢迎,就业率100%,其中52%在国家主流事业单位,33%在软件开发公司,15%出国深造或在外企、合资企业。学院现有在校学生834人,其中本科生246人,软件工程硕士505人,工学硕士45人,博士生50人。

    主要佳绩

  1.2008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信息安全技术专题邀请赛SOFT组一等奖

  2.2007年北京市挑战杯课外科技创作大赛特等奖

  3.2006年MCM(Mathematical Contest in Modeling)竞赛一等奖(Meritorious Winners)

  4.2006年创PennySort世界排序比赛纪录

  5.2006“IBM杯”中国高校SOA应用大赛最佳创新奖

  6.2005、2003 高盛全球领导者奖(Goldman Sachs Global Leader)

  7.2004年由共青团中央和国家信息产业部共同举办的“盛大杯”首届全国青少年软件程序设计大赛第一名

  8.2003微软“创新杯”全国大学生软件开发大赛中获得“自然交互应用开发专题”一等奖

  9.2003朗讯科技全球优秀学生奖励计划

  10.学院学生与美国斯坦福大学、哈佛大学和香港大学的学生一起创建跨国非盈利性组织TECC(Technology & Education: Connecting Cultures),推动中美青年文化交流,利用科技手段帮助中国西部贫困地区发展教育

    学子感言

  1.王武君(2001届毕业生,就业于微软亚洲研究院。2003年获微软最有价值专家称号):我能获得这一殊荣,完全得益于清华大学软件学院的对我的培养。对于软件学院,我认为有三点非常值得称道。第一是严谨,求实的办学态度培养出勤奋好学,扎实向上的学风。第二是校院领导的高度重视以及所有老师的兢兢业业营造出非常良好的学习环境。第三是科学合理的教学管理模式培养出的符合社会经济发展、综合能力强的学生。

  2.陈澜杰(2005届毕业生,就业高盛(香港),现在美国斯坦福大学读研。2003年全球领导者奖学金获得者,作为创立者和中方主席,与斯坦福大学、哈佛大学的学生一起创建非盈利性组织Technology & Education: Connecting Cultures,推动中美青年文化交流,帮助中国西部贫困地区教育发展。):我想作为一个清华人是很令人自豪的,但是如何让自己一辈子都做一个合格的清华人,却是一件非常有挑战性的事情。虽然我曾经学的是计算机软件,现在做的是金融工作,但在清华成长的四年,已经成为我一生之中最重要的四年。就像一个人的脊柱,一旦长好了,就很难再变形了。在今后的工作与生活中,无论遇到什么样的风浪和挑战,清华“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精神都将永远是我人生的脊柱,无论我从事何种职业,生活在世界上的任何一个角落,二校门前的日晷都将永远知名我前行的方向——“行胜于言”。

  3.施侃乐(2007届毕业生,2006年清华大学特等奖学金获得者,2005年全球领导者奖学金获得者,2007北京市挑战杯课外科技创作大赛特等奖。现软件学院在读博士生):在软件学院成长的四年里,真正能让一个18岁刚刚走出家门的孩子,经受社会工作的历练,懂得人需要对社会的责任;经历与同学共同拼搏的项目作业,懂得友情和合作的可贵。软件学院带给我的,是一个温暖的大家庭,是受益一生的知识,是教师身上透出的高尚品德,以及支持我一直努力的对身旁的人和整个社会的责任和使命。因此,我感谢我的学院,因为她重塑了一个全新的、积极的、热情和投入的自我。

  4.王晓光(2008届毕业生,现软件学院读研。作为主力队员在2004年在 “盛大杯”首届全国青少年软件程序大赛中获得第一名):能在全国大赛中获得一等奖,我们所有参赛选手和老师都感到非常兴奋。这与软件学院一直重视创新训练、专业训练和团队训练是分不开的。创新训练让我们能做出与众不同,让人耳目一新的思路和设计;专业训练让我们拥有更专业的技能和更强的实力;而团队训练使我们参赛选手在现场决赛中有条不紊的合作开发,把每个人的能力发挥到极致。在此,我特别感谢软件学院,感谢软件学院的老师们对我们的培养和指导。

  5.王前(2008届毕业生,2007年特等奖学金获得者,现软件学院读研):现在回想本科阶段最宝贵的经历是什么,我会毫无疑问的回答在软件学院学生会工作的时光。在这段时光中,我觉得自己一直在很多人的帮助下成长,成熟……对于本科的学习生活,我觉得对大多数人来说又爱又恨的可能就是大作业了吧。漫漫长夜,与C,C++,C#,java,delphi为伴,无心睡眠。虽然写作业的过程是痛苦的,但是当我们完成的时候,那种成就感又是难以比拟的。当熬过一个通宵,伴着满足的心情和鸡叫朝阳一起入睡的时候也许是我本科阶段最幸福的时刻了,我收获了知识与能力。

  6.彭艺(2006级在读本科生,2007年国家一等奖学金获得者,现任软件学院学生会主席)我们有独一无二的SSRT计划,有最高的人均科研经费,还有关心同学、专注科研的老师。从程序设计基础到专业课程实践,每一门课的老师和助教都为课程的教学倾注了大量的心血,他们从一开始就给我们打上了“工程”的烙印,让我们深切的感受到了何谓实践出真知;而我们的班主任和辅导员则不断鼓励我们投身课外创作,不论是对外交流,SRT,SSRT还是创新性试验计划,我们总能在课外创作之中积累宝贵的经验……

  7.吕行(2007级在读本科生,2008年学业优秀三等奖学金获得者)回首自己两年前刚到清华的时候,听到软件学院这个名字感觉是那么陌生。不知道这样一个只有五年历史的院系在百年老校中扮演了怎样一个角色,也不知道自己一个对计算机领域知之甚少的人又会经受怎样的考验,前方充满了未知的色彩。然而两年过去了,软院变成了一个我的常用字,我也开始喜欢称呼自己是软件人……我感觉来到了一个温暖的家,每天都能感受到家的关怀。在这样的氛围下,我不再害怕自己的专业基础薄弱,因为我知道学院不会因为我的不聪明而放弃我,只要我足够努力,老师会指导我,学长会开导我,班级同学会帮助我;在这里我不再担心未来,我知道,我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我们是一起为了自己的将来、为了软院的将来而奋斗,我热爱我的集体,我热爱我的专业!

  科研情况

  软件学院拥有一个国家级工程中心——国家企业信息化应用支撑软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一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信息系统安全实验室作为其科研工作的支撑平台,同时还组建了四个研究所,分别在软件理论系统、信息组织与管理、软件工程、计算机图形学和计算机辅助设计、信息系统安全等领域从事教学科研工作。学院强调教研相长,注重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服务社会,初步形成了良性的科研管理机制,形成了良好的产学研格局。学院先后承担了四十余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973计划、863计划、国家十五科技攻关、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重点行业和企业信息化工程等国家级科研项目和国际合作项目,研究出十余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软件产品,获得国家数十项奖励,包括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家九五科技攻关重大成果奖、中国软件行业协会优秀软件奖、863目标产品评测第一名等。

    软件理论与系统研究所

  以软件系统,特别是分布式环境下的应用软件系统为研究对象,重点研究领域有:

  1.软件系统平台:以行业信息化系统为载体,研究软件系统自动生成及维护理论与工具;

  2.信息系统安全:以无线自组织网MANET为载体研究多层安全体系、密码、安全协议、隐私保护以及信息系统的安全风险评估;

  3.软件形式化验证:以嵌入式系统为载体,研究软件建模、度量、验证与仿真,以提高软件系统可信性。

    信息系统与工程研究所

  以信息组织与管理技术为核心,重点研究领域有:

  1.数据库基础技术:重点研究关系数据库的实现与测试技术;

  2.企业信息管理技术:重点研究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技术与虚拟企业平台技术;

  3.信息增值技术:重点研究数据挖掘和数据网格技术。

    软件工程与管理研究所

  以软件工程技术为核心,重点研究领域有:

  1.软件项目管理:研究适合中国国情的IT项目管理认证标准和案例,开发软件项目管理工具;

  2.软件需求、质量与测试:研究软件需求工程、质量管理和软件过程改进;

  3.软件体系结构:研究基于WEB应用的软件系统体系结构。

    计算机图形学与辅助设计研究所

  以计算机图形学和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系统研究与开发为背景,重点研究:

  1.计算机图形学:图形学基本算法、真实感图形渲染、自然景物仿真、图象处理、空间变形与动画等;

  2.计算机辅助几何设计:二三维形体在计算机内部的表示与建构方法、几何造型算法与系统等;

  3.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几何约束求解方法、人机交互、工程制图到三维模型的重构、数控加工、协同设计等。

  清华大学软件学院

  中国 北京 100084

  电话:(8610)62791050

  传真:(8610)62773281

  http://www.thss.tsinghua.edu.cn

  更多高考信息请访问:新浪高考频道 高考论坛 高考博客圈 高考贴吧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更多关于 清华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