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名师点评09各地高考作文:“也”字是关键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6月08日 15:01   海峡导报

  历年来,高考作文命题都十分引人关注,众人褒贬不一,今年情况又如何呢?今年福建高考的作文题是一道半命题作文——— “这也是一种_____”。这是我省高考自主命题以来首次出现半命题作文,而全国高考近年来也没有这种题型。

  本报昨天特别约请了几位作文教学专家对今年高考作文题进行点评。专家认为,这种半命题作文出现在中考试卷,对高考考生来说相对简单,但要出彩也有一定难度,题目的关键点以及难点都在这个“也”字。命题给考生很大的发挥空间,体现一定的延续性,又有明显的创新。但也有专家认为,命题难度不大,在客观上不利于拉开距离、体现学养和年龄差异,同时有可能导致较严重的考场“宿构套作”现象。 导报记者 魏文 明小莉/文 叶允平/制图

  各地高考作文

  全国Ⅰ:小动物学游泳材料作文

  全国Ⅱ:道尔顿妈妈色盲小故事

  北京卷:《我有一双隐形的翅膀》

  天津卷:《我说九零后》

  上海卷:郑板桥相关材料作文

  重庆卷:《我与故事》

  辽宁卷:明星广告代言材料作文

  山东卷:《见证》

  江苏卷:《品味时尚》

  浙江卷:根据《绿叶对根的情谊》歌词自命题

  安徽卷:“弯道超越”之感悟

  湖北卷:《站在____门口》

  湖南卷:《踮起脚尖……》

  江西卷:以“兽首拍卖”事件为话题写一篇议论文

  广东卷:对常识的经历与认识

  四川卷:《熟悉》

  陕西卷:小动物学游泳引发的评论

  宁夏卷:以诚信和善良为主题

  海南卷:主题诚实善良

  【名师点评】

  可能出现“宿构套作”现象

  王立根(福建省语文学会会长、著名特级教师)

  今年我省高考作文题《这也是一种_____》,给考生很大的写作自由空间,同时,在审题上也有一定难度,命题的关键词是“也是”,这“也”字是一种转折,要别具匠心地表达一种新的发现,只有深度思考,才能发现其中的意蕴。这“也”字,需要“正题反说”或“正题另说”而非“正题正说”。

  如,挫折也是一种幸福。许多人听了觉得十分奇怪,挫折怎么就成了幸福了?但是挫折之后,能把压力转换为动力时,这过程就成了一种幸福。所以看待问题时,一旦跳出了“框框”,就会有一种“拨云见日”的感觉,要讲究视觉的变化,或论说的变化,换位思考。作文之前必须运用求异思维,从常识中或从生活中提炼出不同凡响的观点,即观点要有启发性,不人云亦云。

  今年的高考作文命题的不足在于:命题难度不大,有低幼化倾向。作为高考这样一种选拔性而非检测性的考试,其区分度显然不足,同时,这道题也容易导致较为严重的考场“宿构套作”现象。比如去旅游,可以写下“这也是一种课堂”;看《南京!南京!》,可以写下“这也是一种历史”……

  高考作文命题应该立足让考生通过审视生活现象、筛选归纳信息、提炼观点,站在智性和理性的高度来作文。

  写作的自由度和空间都很大

  陈岩立(厦门一中高级教师,高三语文备课组组长)

  今年的高考作文延续了福建省高考作文命题的一贯特色:题目一目了然,审题障碍不大,对大部分考生来说审题上不易出错,不论是从作文的自主立意、自主选材的自由度还是从写作的空间来看都很大,但不可否认,由此导致的套题空间也可能很大。

  今年的作文题首先得补全题目——— 把题目填完整,而填写的这个词(内容)应该是考生自己擅长的内容;其次是考生能否将题目所包含的隐性信息分析透彻,并在写作时落实。这道作文题最关键的字眼是“也”字,“也”字要求考生在写作时通过类比、对比、铺垫来体现。比如:“这是一种宽容”与“这也是一种宽容”所表达的意义就应该有所区别。

  “这也是一种 ”让大家都有话说,而思维严密、考虑全面、选材新颖、观点别致、又有文采的考生会占“便宜”。当然,对于那些思想活跃的考生来说同样也是一种考验:这就是能否浅题深做、旧题新做写出独特的文章。

  总体感觉今年的作文题偏简单,属于中考难度的题目。由于今年毕竟是新课标改革后的第一年,因此命题压力较大,在难度上难免会体现降低、妥协。

  透露议论记叙文体并重信息

  欧阳钦波(厦门外国语学校高级教师、省学科带头人、市专家型教师培养对象)

  今年的高考作文题目平实,半命题的形式简洁,没有冗长的话题背景,与2007年的命题 《季节》接近,“”内的空间广泛,“能力、智慧、机遇、运气、财富、幸福、教育”等要素皆可自由入题,考生想象的空间和发挥的余地较大,体现多元化。

  整体来看操作起来有较好的灵活度,没有明显的局限,更没有僵硬的指向,可以预计考生不至于写硬性贴标签式的作文。虽然“ ”内的信息由考生自由选择,便于灵活发挥,但是价值取向需要恰当定位,命题者等于把思路和价值取向的要求交给考生,这种做法完全抛弃了说教的内涵,可以防止考生瞎编乱造,能够引导考生更多地进行联想和思考,对指导学生关注现实生活,关注社会和人生,关注人际交流,关注道德文化教育等领域,表达真情实感,会有切实的提示意义。

  作为“半命题”的形式适应性广泛,对写议论文还是写记叙文各有偏好的考生都有选择和发挥的余地,较好地体现公平性。中性的命题指向避免过度诱导学生一味强化理性思维和表达,忽视感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对作文教学,也透露出议论和记叙文体并重的信息。

  【下水作文】

  这也是一种洒脱

  汤露(厦门英才学校教师)

  张爱玲在《红楼梦魇》里有个著名话头:有人说过 “三大恨事”是“一恨鲥鱼多刺,二恨海棠无香”,她认为三恨应是“红楼未完”。这都是很高雅的憾事,有不少人是粘不上边的。要我说得通俗一点,三恨应是很想做的事都没有如痴如醉地做过。

  “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若是李白不够率真,哪能与幽人结成这样“忘形到尔汝”的知交?“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这是宦海沉浮的苏轼在黄州谪所因雨而作,其苦乐随缘、开朗达观的胸襟曾令无数寒士嘘吁感佩。至于那“长夜唯消一局棋”的闲适忘情,更是亘古的那盏江湖夜雨十年灯下经常上演的旧事。这样的洒脱虽不乏世人追棒,却只是文人雅士的一种优雅姿态。

  生活永远在别处,艺术就是流浪。有人说凡高太苦,这个才华横溢的天才,一生挣扎在奋斗与贫穷、热情与孤独、破坏与坚守、清醒与疯狂、渴望与绝望的夹层里,特立独行。但,这是一个为一百年后出生的艺术天才,阳光、土地、向日葵、丝柏、麦田,所有的一切都能刺痛他的心,使之鲜血般流淌出对劳动、对生命原始状态的几近癫狂的热爱,从而将一份生命,绽放成平地铺泻的金色的向日葵,摇曳成拔地而起的黑色的丝柏,毫无保留,畅快淋漓!

  能够为了至爱,付出一生的追逐与坚守,不管不顾地抛舍,极致于纯粹,甚至于单一,这样的洒脱,竟至于生命无法承受之重!“桃之夭夭,灼灼其华”,灵魂不也如桃花一样安静却绚丽地绽放在他的身体里吗?它挣脱一切羁绊腾空燃起熊熊的火焰,就像那金色的向日葵、黑色的丝柏。

  “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芹溪的心声遥相呼应的岂止凡高一人?如此沉醉于至爱,桃花般灼灼生辉的,我们岂能不高山仰止?

  然而是什么,让我们的生命时而蒙尘黯淡,时而形容枯槁?

  现代社会太多的艰难也太多的诱惑,太多的障碍也太多的机遇,太多的失落也太多的可能,我们被拥塞其间,不得喘息;那些功名利禄、荣辱得失,是非利害都是牵动我们的绳子。仔细清点生活,每每无奈地放弃或远离,常是因为负累太多,心凋落成疲倦的蝴蝶,在岁月的轻风中翻飞如片羽,没有根,不会成长。

  强者说:愿天再借五百年!似乎还有太多想做的事没来得及做完;弱者说:春花秋月何时了?似乎已经没有什么事想做了。这都是生命日落尽头时深深的呼唤和叹息,一个仍滔滔不息,一个已源尽流枯。莫等前方再无路途时,才惦记那想做而没做的事吧!

  【我来写】

  要有敏锐观察力

  北木鱼 (企业职员):如果我来写这个作文,会紧紧扣准题目中的“也”字。我觉得有了这个“也”字,表示后面需要填充的内容是不同于大部分人一般理解上的概念。比如写“这也是一种财富”,大部分人理解的财富包括金钱、权力,但我会在文中把我人生的失败与痛苦写做一种宝贵财富,继而从其中升华出人生成长的意义。

  同样的,也可以写成“这也是一种成就”。常规的成就可能指事业上的成功、知识上的突破。可我会在文中写普通的老人捡破烂贴补家用资助11名贫困大学生,写11名大学生因此成为社会的人才,对这个老人来说这也是一种成就。

  我觉得这个题目想出彩,就一定要具有敏锐的观察力,从平凡的事物中看到它不平凡的一面,用心感知,并从中获得个人独有的体验,再将它娓娓道来,便是好文章。

  打破常规限定

  胡艺厘(厦大中文系大四本科生):这个标题给出的部分包含了一个需要琢磨的关键点,那就是“也”。“也”在这里说明:某种定义原本已经存在,而写作者需要找到一个新颖的、突破性的视角,打破常规概念限定的范围,并且能够自圆其说。这篇文章将会是一种补充或者反驳,需要我们打破常规思维、从多种角度看待一件事物。

  如果是当做高考作文来写,我会结合自己的人生体验,表达自己对诸如成与败、得与失、福与祸、好与坏等问题的看法。我想我会对当下比较浮躁的社会对于成功的定义表达一下自己的理解。列举出多种人生的存在方式,质疑当下的某些人生观念,最后形成我对于成功的定义。

  更多高考信息请访问:新浪高考频道 高考论坛 高考博客圈 高考贴吧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更多关于 高考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