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钱钟书不可能在今天出现吗?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2月04日 17:23   申江服务导报
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理论上给了校长更大的权限
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理论上给了校长更大的权限
92.2%的网友担心“北大招生校长实名推荐制度”能否公正
92.2%的网友担心“北大招生校长实名推荐制度”能否公正

  北大“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之观点

  “钱钟书不可能在今天出现”吗?

  据人民网的统计数据,有92.2%的网友担心“北大招生校长实名推荐制度”能否公正,担心校长们徇私舞弊。事实上,这个担忧,已经被事实证实不太可能存在。接下去,便是已经被谈论多次的偏才全才、高考改革的一系列话题。记者采访了几位这一领域的专家、学者,让他们各抒己见。

  “现在的环境,校长不可能推荐”

  张志敏 格致中学校长

  作为有着135年历史的名校,格致中学今年有3名同学被北大提前录取,13名被清华提前录取。在张志敏校长的办公室,记者见到了这些聪明的学生。他们都获得过五大竞赛的一等奖,张志敏说得出他们的名字,改过他们写的格律诗。他说,这些孩子相当优秀,都是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再有所拔尖。

  1992年出生的王文俊获得过全国高中数学联赛上海赛区一等奖,1991年出生的杨天和则获得全国高中物理竞赛一等奖。他们这次被北大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录取。面试在11月1日举行,北大方面来了2个人,让格致中学16个获过奖的学生逐个介绍自己,经过讨论,当天就选走了其中的3名学生。他们不需要参加高考,直接进入北大学习。

  对此,张志敏相当高兴。他说,每年,上海的几所市重点中学都有这样的特权,北大清华招生办会专门派人来面试这些学生,报送的依据,即全国五大联赛一等奖获得者。

  张志敏指出,这些孩子很少出现严重的偏科,一般成绩都非常拔尖。以王文俊为例,他在高二的时候和高三的学生一起考试,获得过上海市数学竞赛二等奖,学科综合成绩排

  名一直在年级前十,而杨天和则考过年级第一的好成绩。他们自己考试,应该也没有什么问题,提前录取,只是对这些优秀孩子的额外嘉奖。他们现在已经开始看大学的课程,在图书馆自习。“现在已经不是钱钟书、吴晗读书时候的年代,钱钟书的0分,是放弃学习,在特定环境下产生的。可能他根本没学过,不是没有学习能力。一个学习能力优秀的孩子,在现在社会,不可能出现严重偏科的现象。真正的偏才,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张志敏说。

  在张志敏进行教学研究的这些年,他没有碰到过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偏科天才学生。对于近几年大热的偏科生韩寒,他有些不以为然。“那个作文,现在的孩子能写到这样水平的太多了。韩寒是自己放弃了学习,他绝对不能算是优秀的学生。我们也不鼓励学生变成这样的学生。”“校长没有权利推荐,校长对学生不了解。校长推荐只是一个名头,我们学校的推荐程序很严格,由校长、分管高三的校长、德育处、教导处分管高三的主任,组成5人专门工作小组,先由学生要求加班主任推荐,再集中到教导处,根据几次重要考试按权重排名,对于学生干部、志愿者服务、特长等进行综合加分,选出后,公示3天。绝对具备公信力。现在的环境,不可能校长个人推荐。”张志敏说。

  “对偏远山区孩子不公平”

  吴国宏 复旦大学心理学系副主任

  考虑到这次获得推荐的都是一些大城市的重点高中,所以那些偏远的、条件不够好的学校的学生就可能得不到推荐,从社会意见和公平的角度来看,考试还是最公平的,因为在我国社会资源和教育资源的分配是不均的,教育资源也很有限,高考虽然不是最合理的,但是比较能保持平衡的一种做法。但是从北大的角度来考虑,他们也是为了招收更多更好的人才,所以我对这次北大的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大体上是认同的。

  而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可以拿美国波士顿一所私立大学的自主招生作为例子,他们是让心理学家制定了一套测试来评价中学生。因为我们国内现行的都是利用已有的成就来测试能力,都是考学生他们会的东西,比如说竞赛、才艺等等。而现在国际上有的潮流是考察学生可能会的东西,是对未来能力的测验。能力不能等同于身高和体重,有客观实在的工具可以测量,能力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可以用心理学专业的方法来测量,而不是找一群各个专业的教授坐在一起商量就可以决定的。关于现在国内各式各样的自主招生,我认为还是应当科学地制定招生制度,慢慢地要在全国范围内规范起来。人才是有他的性度和效度的,各所大学应当符合我国的国情,把握好尺度,慎重地进行自主招生。

  “要平常心对待推荐生”

  武志勇 上海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研究员

  从信息公开的角度而言,将一切晾晒在阳光下,是保证这项工作公平公正的重要手段。首先,北大应当把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的运作过程完全公开。哪些学校的校长有权推荐?为什么是这些学校的校长?包括第一轮推荐招生后的结果如何,经验教训在哪里,下一步如何改进,都应该对公众有一个说法。其次,推荐学生的校长应当把推荐的过程完全公开。推荐了哪些学生,为什么推荐这些学生,校长的标准是什么?校长推荐的想法是什么?需要让全体学生、教职工和家长知晓。

  从新闻报道的角度而言,媒体应当全方位监督校长实名推荐制的运作过程,以保障推荐工作的公平性。同时,要把握好报道和采访被推荐学生的度,不能一窝蜂似地狂轰滥炸,扰乱了他们正常的学习生活。他们还只是中学生,这些学生毕竟还要参加高考,需要一个安静的学习环境和平和的心态。

  “这个制度本身匪夷所思”

  尹建莉 教育专家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作者

  熟悉学校教育、对家庭教育深有研究、并自己培养了一个优秀的女儿。女儿品学兼优,曾跳级两次,2007年16岁参加高考,超过当年清华录取分数线22分。

  关于校长实名推荐,我并不赞成,因为我们国家目前没有这个社会基础和环境;而且就目前北大这个制度本身来说,也是令人匪夷所思的。因为制度必须要包括规则,没有规则作为填充的制度就是个花架子,是个草包。北大没有提供一个适合本校的人才遴选标准,而且在哪些学校具有推荐权这个事上,即对推荐校本身的筛选上,也表现得那么率性而势利;还有其它一系列相关的、需要仔细考虑的因素,他们都缺少应对思路。

  表面上看,“校长实名推荐制”是把主要选择权给了中学校长,为各校长提供了一个可自主发挥的空间,实际上是踢皮球。可这个皮球踢出去,就不是个“大不了再被踢回来”的问题,而会产生一系列新问题。比如,激烈的考试竞争不但不会被遏制,而是更加提前,发生在低幼级阶段;中小学择校行为会更疯狂,学校间的分化程度会进一步加深;各种加分项目会更加繁多,为权势阶层留下的寻租空间也更多……所有的一切,都加重了当下种种的教育弊病,而不是减轻;会引起更大的混乱,而不是消解当下教育中一些无序的现象。

  所以,我认为北大的这一项“创新行为”,是既想领导潮流,又没有扎实心态;既要改变现状,又不具有操作能力的一场“假革命”。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更多高考信息请访问:新浪高考频道 高考论坛 高考博客圈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更多关于 校长 推荐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