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天津市静海一中朱炳聿
朱炳聿觉得自己并不是班里“最优秀”的学生,平时他的成绩在班里大约在第五名左右,之所以在高考(微博)中成绩大爆发,可能主要的原因是他调整好了心态。“高考时,我根本没让父母接送我,就骑着自行车自己去赶考,也尽量不让他们在饮食起居中对我特殊化照顾,就只当我是去参加一场普通的考试。”
作为静海一中理科实验班的学生,朱炳聿今年高考取得了实考分710分、投档总分730分(含20分市级优秀学生干部政策加分)的优异成绩,无论实考分还是投档分,都位居全市理科考生的第一名。有趣的是,朱炳聿说他的估分比实际要少好几十分,刚查完分时,连他自己都觉得有点蒙,“真是完全超水平发挥啊。”朱炳聿告诉记者。
谈到自己的成功秘诀,朱炳聿觉得,“高考前一周的复习很重要,对我来说,既不能做题太多太杂,也不能完全放松,要保持一个松紧适中的状态,这可能是我能超水平发挥的重要原因吧。”
在今年高考中,朱炳聿的理综成绩非常突出,离满分只差了几分。他告诉记者,自己从高中起就开始自学奥赛题目,主攻的是数学和物理,还获得过物理竞赛的二等奖。朱炳聿说做奥赛题目对他的高考复习特别有帮助,因为奥赛解题的新思路,能让大脑分析能力更强。同时朱炳聿也表示,其实自己的文科成绩相对弱一些,特别是英语成绩,在高一高二时并不突出,但在高三的一年中,他把大部分精力都投入在了学习英语上。通过大量地背单词和做阅读,他的英语成绩提高非常快,对比高三前和高考的分数,他的英语单科成绩大概提高了20分。
他说自己在高中阶段其实并没有特别明确的目标,他更看重的是学习的过程。和很多优秀考生一样,朱炳聿也从不参加课外辅导班,就是按部就班地跟着老师进行复习,也特别反对搞题海战术和做大量的偏题怪题。他说,总结做题的规律比做题本身更重要,当问到他是否有总结笔记时,他开玩笑地说真没有,都在脑子里了。
朱炳聿的班主任董健老师告诉记者,朱炳聿获得这样的成绩并非偶然,虽然他在高一高二的成绩不是最突出,但他的后劲十足,考试成绩一次比一次好,老师和家长(微博)都对他的期望很大。另外,身处静海一中实验班这个优秀的班级,学习氛围非常浓郁。在这次高考中,全班投档总分在700分以上的学生就有6人,还有2人分别为699和697分。而这8名同学,都决定报考清华大学(微博)。
董健老师告诉记者,朱炳聿的优异成绩,更得益于静海一中独特的教学方法。例如“保底不封顶”,就是让每个学生都达到国家规定的合格标准,同时又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个性发展,这样才能保证静海一中每年都能为清华北大输送10名左右的优秀学子。
对于报考的高校,朱炳聿早就“锁定”了清华。在去年底、今年初进行的清华大学自主招生选拔中,朱炳聿曾获得10分的优惠加分。对于报考的院系,朱炳聿也有自己的独特想法──他并没有选择的经济金融或信息技术等现在最为“热门”的专业,而是在专门到清华考查了各专业的情况后,决定报考清华大学工程物理(能源实验班),决心为国家的能源事业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撰稿 朱丹
(原载2012年6月24日《每日新报》,本网刊发时略有修改充实)
更多信息请访问:新浪高考频道 报考院校信息库 新浪高考官方微博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