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们的非主流生活(2)

2013年01月15日16:07  新浪教育 微博   

  此后我也一路凯歌,在校内的各次考试里遥遥领先,数学也接连拿满分,但是挫折却在高三上学期末悄然而至。2011年10月的时候,我们学校首次获得了一个北大校长实名推荐的名额,当时已经确定划拨给文科班,我也自信满满地认为自己肯定是不二人选。结果,我在面试的时候出现了差池,痛失了这次十分难得的机会。后来,又有一次难得的机会被我错过了。2012年2月,我参加了北大的自主招生考试,由于去年在北京夏令营的突出表现,我也没太把自主招生当做困难的事,但我竟然没有通过笔试,差了3.5分,这真是我做梦都没想到的。

  团队是我学习的助推器

  高三学习就像是一场旷日持久的战役,难忘的始终是身边的战友,相互扶持,相互劝勉,在凄风苦雨中彼此温暖,在漫漫长夜中分享光明。当我文综学习出现瓶颈时,我和班上的几个同学成立了一个“文综互助小组”。现在我还记得大家第一次学习文综时的情形,那是在放假前的一天晚上,我们六个组员安安静静地写了两个半小时的文综卷,同学们都很认真,我也不得不更加投入地写起来了,偶然有些走神却惊奇地发现窗外已淅淅沥沥地下起了小雨。写完之后,我们大家在一起互相批改文综卷,然后一起讨论题目寻找比较好的解题的方法。当晚一直到十一点多才回去,走在回家的路上,沐浴着泛着微微黄晕的路灯,奋斗的充实与快乐也随着渺茫的灯光深入到幽冥邈远的夜空。

  再不疯狂我们就老了

  同学们肯定非常羡慕“学霸”们,他们能在看似轻松的氛围里取得优异的成绩,但是他们同样要通过高密度的学习让自己从万人丛中脱颖而出,唯一不同的是,他们懂得如何苦中作乐,在如火的青春中疯狂一回。连作为青春代言人的李宇春同学也开始呐喊:“再不疯狂我们就老了,没有回忆怎么祭奠呢?还有什么永垂不朽呢?错过的你都不会再有!”

  ■“学霸”No.3  谭思颖

谭思颖谭思颖

  “学霸”宣言:“活着,就是要抓住转瞬即逝的时光。”

  身份:2012年广西省文科状元

  找到她:清华大学[微博]社会科学学院

  对我而言,高考[微博]备考才是我此生做过的最疯狂的事情。那是一种群体性的疯狂,置身在那种分数至上的氛围中,只因为稍稍的停滞不前就惶惶不安,然后逼迫自己调动每一根神经去努力,却又被无法预见未来的恐惧笼罩,紧张、抑郁。高三,我对自己说的是:再不疯狂一次,你就不知道自己能学到什么程度。尽管还在怀疑全身心投入高考的意义,我还是“奋不顾身”地投入到了复习大军中。现在想来实在是不可思议,我是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让自己在凌晨六点起床,仅为了节省时间先去早读,再当饭堂快要关门时才冲去打饭以错开排队高峰;要以怎样的毅力在10度左右的寒冬洗冷水澡,把政史的新旧课标共计20本课本反复翻阅翻得作呕;在别的同学认为浪费时间而早已放弃的时候坚持每天抄写几百字的课外读书笔记。相比之下其他的小疯狂简直不足以一提,而高考的结果更是证明了“疯狂”的效益。

  也许因为我成绩一直不错,对外也一直表现得冷静内敛,不熟悉的人都以为我是循规蹈矩的好学生。我不认为遵守规则就是死板,也不认为一味叛逆就是个性。做一点稍稍出格的事情,也是很美好的。年龄增长,记忆淡去之后,留下的总是那样的回忆:为了参加篮球赛,在周末连续5小时的训练;和男生们徒步进深山探险;高三时偷偷翘掉自习课去观看文学社的招新活动,去拍摄难得一遇的月全食;无视老师把体育课改为自习课的决定,冒雨帮男生们录下最后一节体育课的影像……更多的时候,是趴在桌子上码字——写细碎的心思,写冗长的评论,不知花了多少节宝贵的自习课;每天一大早守候日出拍出了连续影像,包括在上课期间也“坚持不懈”对老师们偷拍和录音;假期留校期间,夜晚和老鼠们的斗智斗勇……在此还要感谢老师们,默许我们的小叛逆,甚至容许我们推迟自习时间去为参加校歌赛的同学加油,在高考前带我们去野炊……我不知道这些算不算疯狂,但这些记忆对我来说弥足珍贵,而中学时代也成了无可替代的闪亮的日子。

  “学霸”是怎样炼成的

  之所以会被称为“学霸”,肯定是在学习方面有过人的见解和独到的心得,并且在考场上叱咤风云的人物。同学们一定非常想知道“学霸”们的“绝招”吧,别急,接下来“学霸”们马上为大家传授秘籍,让大家看看“学霸”到底是如何炼成的。

  在2012年的高考中,我数学考出了满分的成绩,那么,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下我学习数学的一点经验吧。

  大家高三都做过不少题吧?虽然很难听,但我不得不说,很多人做的很多题,都白做了。大家做过成套的模拟卷吧?我先挑一张卷子,很认真很认真地用高考规定的时间做一遍,规规矩矩地订正答案。然后,很多人就把卷子扔了吧?给大家说,我宁愿扔我的课本,也不愿扔我认真做过的一套卷子!就是这么珍贵!为什么?因为那是我保证能考145以上的资本!接下来怎么做呢?第二天,我把那张卷子拿出来,把做过的痕迹擦掉,再用比原来少30分钟的时间认真做完。如果不能做满分,那么你该反思下了。

  这样会很轻松,第二遍做,一是为了复习巩固,二是为了提高速度、正确率,三是为了加强对考试的整体把握,四是为了让卷面、步骤等等的细节达到完美!

  接下来还没完,再拿出一张卷子,按上述方法做,然后依然重复,以更短的时间将第一张卷子再做一遍。就这样反复重复,整个高三,加起来做的数学卷子不到10套,但,你已经能稳拿130了!

  ■“学霸”No.4  张翔雁

张翔雁张翔雁

“学霸”宣言:“失败不是命运,成功不是偶然!”

  身份:2012年福建省文科状元

  找到她:北京大学[微博]光华管理学院

  学英语不能盲目地跟着别人走,应该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先制定总的目标,然后再详细地制定阶段性的小目标,一步步地实现。我并不反对题海战术,我认为每位同学除了老师布置的任务以外还需要再准备至少两本模拟试卷或单项训练的习题集。但是,就算是题海战术也必须在完全消化的基础上进行。最好是考前两个月具体地做,两三天完成一份试卷(一天做题,两天消化),这样连续做真题才会产生和增强所谓的“手感”。

  通过模拟试卷找到自己的弱点,然后进行单项训练着重解决问题。特别是阅读部分,每一篇文章做过后都要找出自己犯错的原因及作者出题的意图,因此我们应选择注释比较详细的书。做阅读理解的方法是三步走:先浏览一遍文章的问题,再浏览一遍文章,最后带着问题具体仔细地读文章,找到每个问题的出处从而解决问题。

  我认为,人生的奋斗是永无止境的,结果非常重要,而过程更重要。每天晚上睡觉前回顾一下今天做了些什么,同时告诉自己明天应该做什么,然后第二天尽可能地去完成,这就足够了。我不是开玩笑,你的执着总有一天会感动上苍的!

  “学霸”留给我们的思考

  “学霸”一词来源于清华大学双胞胎姐妹马冬晗、马冬昕,她俩凭借“最牛学习计划表”和“全能答辩视频”走红网络。其中,特等奖学金第一名马冬晗每天的时间表精确到分钟,一举成为网友膜拜的“学霸”女神。

  学霸”离我们到底有多远?

  前有清华“学霸”,后有“嗜考”尖子生——近日,把学习当作唯一兴趣爱好的学生引起广泛热议。什么人才能称之为“学霸”?我们普通学生离“学霸”又有多远呢?通过目前所涌现的“学霸”和本期所请到的状元们,我们归纳出了几项“学霸”应该具备的特点:

  强迫症:清华“学霸”之一马冬晗坦言,做计划表的人大[微博]都有强迫症,而有强迫症的人有时更容易成功。心理学家则称,那些对考试上瘾的尖子生,也是强迫症的表现之一。

  超强自我管理能力:很多成绩优异的学生都承认,他们总是比别人想得多,比如他们基本上不需要别人来教育就会进行很强的自我教育与管理。当他们发现自己有什么缺点的时候,会及时进行改正,会告诉自己什么时间该做什么事。

  多才多艺:只会学习不会生活的传统“学霸”已经成为过去,新时代的“学霸”必定多才多艺。就拿清华大学的双胞胎姐妹来说,姐姐马冬晗担任精仪系近些年来首位女学生会主席,还是系乒乓球队、羽毛球队、排球队队长,她能跑完半程马拉松,在清华2011年乒乓球赛中摘得女子单打铜牌。妹妹马冬昕担任过清华大学学生会副主席、系学生会学习部长,她还当选过海淀区人大代表。以此看出,姐妹花和状元们在各方面的表现都相当突出。

  “学霸”到底该不该学?

  姐妹花成绩背后惊人的勤奋与毅力,的确值得膜拜。如果仅有持之以恒的努力而无光鲜亮丽的成绩,恐怕远不会引起如此大的轰动。不过,也有很多人对这样的学习模式充满了质疑,褒贬不一的各类评价,彰显着当下多元的价值观。

  小贾:这些“学霸”都在中国最高学府学习,而且学习成绩都如此优秀,各方面还都如此全面,“又红又专”,既是学生干部,业余生活又很丰富……真是十全十美、世上罕见啊!

  噜噜:在当今大学生普遍学风较差的时代背景之下,马冬晗、马冬昕和状元们的学习态度仍然如此勤奋,学风如此纯正,成绩如此优秀,表现如此出色,是应该肯定的,值得大家学习。

  福斯特心理咨询中心首席心理咨询师彭熠:“学霸”行为是学习强迫症的表现。不学习就情绪低落,抛开分数就无成就感,是一种病态的学习方式,不值得提倡。

  飞翔的叶子:他们一味地光会学习、光知道老师教的那些东西,哪有时间思考,哪有个性?如此机械化的生活,单调刻板,没有休息、没有玩乐,有什么意义,真的可取吗?

  金刊建议

  我们生活在一个价值观多元的时代,人才培养更应尊重个性。如果非要设定一个“可学与不可学”的框架,是一种试图将教育标准化的行为,培养出的,是标准化的“零件”并不是活生生的“人”。在不影响学业的前提下,同学们应该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以灵活的思维来适应社会的变化,但目前,同学们仍应以学习为主,社会实践为辅;以知识积累为主,人际交往为辅。

  席慕容说:“青春的美丽与珍贵,就在于它的无邪与无瑕,在于它的可遇而不可求,在于它的永不重回。”在“可遇而不可求”的学生时代,选择做一个“学霸”,朝着大家眼中的“牛人”之路一骑绝尘,很好;但是,多花点时间躺在校园的草坪上,看一看云卷云舒,也未必不是另一种难忘的青春回忆。

 

上一页12下一页

分享到:

  更多信息请访问:新浪高考频道 报考院校信息库 新浪高考官方微博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意见反馈 电话:010-62675178保存  |  打印  |  关闭

高考院校库

(共有2462所高校高招分数线信息)
院校搜索:
高校分数线:
批次控制线:
估分择校:
试题查询:

猜你喜欢

换一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