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代人话高考 90后要考上更要考好大学

2013年06月07日08:26  南国早报 微博   

  70后

  能考上大学是全家的荣耀

  ●高校招生人数较少,考生获取信息和服务的渠道也少

  南国早报记者 佘鸿雁

  编者按

  大街上,私家车系上爱心送考的黄丝带;考场外,爸妈殷切地等待,老师反复地叮咛。今天,我区21.8万名考生走进高考[微博]考场,为他们的人生开启新篇章。在为他们祝福的同时,一代又一代同样走过“高考季”的人们,也会回忆起自己那一年的高考。

  在一盏台灯下埋头作业,爸妈准备好吃好喝的,在房间外随时“伺候着”。家有高考生,就是那一年整个家庭的大事。对于“70后”来说,那一年,高考还是在最炎热的7月举行,考试时间是7、8、9三天。因为招生人数少,70后的高考那是一种“千军万马挤独木桥”的感觉。  

  考上大学是一种荣耀

  对于参加高考那一年的记忆,南宁的周女士脱口而出的是“黑色七月”。

  周女士生于上世纪70年代末,在1997年参加高考。她说:“比我们大几岁的70年代初人,当年能考上大学是一种荣耀。一家能出个大学生不容易,考上专科就很好了。”而到了他们这一代,高考条件比学长们宽松些了,如果在高考上努力一把,发挥出色,人生自此比同龄人海阔天空了很多。但正是这种“可进可退”的感觉,让周女士感觉压力很大,“后来看到,在我们之后几年的学弟学妹,随着逐渐扩招,上大学不再是问题,上一个好大学才是问题。感觉我们是夹在中间的一代”。

  柳州的杨先生1998年参加高考时,全国的招收人数为100万出头。而从1999年开始,中国高校开始扩大招生规模,1999年招生人数达到160万,比前一年一下增加了52万人,录取比例提高到40%。随着扩招进行,到2010年,高校录取人数已达657万人,录取率已经近70%。  

  “一考定终身”感觉明显

  由一纸试卷来决定12年苦读的结果,让当年的周女士感觉到一考定终身。她是一名偏科很明显的学生,其他科目优秀,但数学成绩总是拉后腿。当年在考场的发挥并没有出现惊喜,她的数学惨败,150分的数学单科满分,连100分都没考到。尽管其他科目优异,数学科目的失利,直接拉低了她的总分。

  当年是估分制,考生须在分数出来前填报志愿。考虑再三,周女士填报了保险的师范类。她现在是一名小学老师,因职业稳定、每年有两个假期,被不少人羡慕,“当年可不是这么想的。读师范是不错的选择,但不是最热门的选择”。当时社会上正出现出国热,大学里外语类、经济、经贸这些专业最热门。“我们班上最优秀的学生一直是以考入外国语大学为目标的。当时班上高考排名前10名的学生都没有报读师范类”。

  现在想来,高考的结果仍让周女士觉得遗憾。当时的高考虽然公平,但只有各方面发展都很平衡的孩子才能最大受益,学生不能差异化发展,“不像现在,除了全国统一高考,还有学校自主招生等很多制度,给有自己特长的学生更多的发展可能”。  

  获得的信息和服务比现在少 

  环保部门会在考期检查工地禁止噪音;私家车发起爱心送考的黄丝带行动;交警部门发布交通提示,为考生“保驾护航”;媒体及时刊登各种服务信息……杨先生觉得,现在全社会对高考生的聚焦程度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我们那个年代高考时,更多的是受到来自学校、家庭的关注”。

  杨先生在考试那年也享受到了“专车”待遇——从他们那届开始,学校组织一辆公交车,学生在学校集合后被统一送往考点,“学校担心我们考试迟到”。他觉得现在社会上越来越多的个人参与送考行为,体现出了很多的温情、关爱。

  杨先生说,现在的考生有越来越多的选择,高考虽然已不能说是唯一出路,但仍然是决定以后人生道路的关键一战。无论对于哪个年代的考生来说,重要性都不言而喻。

  80后

  “天之骄子”

  光环渐弱

  高校扩招,更多人有机会上大学,但就业压力随之而来

  南国早报   2013-06-07          ■ 南国早报记者 蒋晓梅

  南国早报记者 蒋晓梅

  对“80后”来说,随着高校大规模扩招,更多学生有机会迈进大学的校门,不用再挤“独木桥”。但扩招带来的“副作用”也随之显现,考上大学的“70后”被称为“天之骄子”,而“80后”大学生头上那闪亮的光环则越来越弱。  

  父母期望值升高

  对1999年参加高考的凌先生来说,当年备考的很多细节,已经渐渐淡忘,但那年报纸铺天盖地关于高校扩招的消息,却让他振奋不已。当年,凌先生以刚过二本线的微弱优势,考入海南一所大学,成为高校扩招最直接的受益者。

  随着上大学不再那么高不可攀,父母对孩子考上大学的期望值也越来越高,请家教、吃营养液,全家为了高考总动员,成为很多“80后”考生的共同记忆。

  梁女士在高三以前,早上吃不吃早餐,家人从不过问,但她高考那一年,母亲每天会早早起床,帮她煮好丰盛的早餐。那时,学业压力已经非常大,有些学生在家要学习到凌晨两三时才休息。梁女士在外面请了家教,补习数学和历史,每个科目都是每周补两次,一次60元。直到快要参加高考时,梁女士无意中听到母亲与外婆交谈,才知道当时家里“手紧”。

  2002年参加高考的雷女士至今还记得,当时班上成绩最好的那名男同学,经济状况不太好,家里为了让他高三那年能早上喝牛奶,每顿加一个肉菜,把家里唯一的牛卖了。  

  为估分准确,在考场就想办法

  先估分再填志愿,对当时的一些考生来说,是一大噩梦,“大胆派”或“保守派”都在高考填志愿时,经历惨痛。当年,即使是考北大的分数填了西大的志愿,也是有可能的。

  为了让估分更准确,考生们纷纷私下向过来人“取经”。黄女士笑称,当年有学长教他们将选择题答案用1234的形式,写在橡皮或考场提供的草稿纸上,偷偷带出考场。那时,每位同学会发一块黑色的答题板,高考期间答题板不准带走,考完所有科目以后,考生才允许将答题板带回家。当年,黄女士的选择题答案,就是写在答题板上,顺利带出考场。

  为了让估分更准确,老师会想尽办法拿到各科的评分细则,考生们再根据给分要点,估算自己的分数。

  2004年,广西改成知道高考分数后再填报志愿。当年参加高考的刘女士回忆,由于已经知道了分数,大家都比较谨慎,都是按照前一年各学校录取的平均分来填,录取平均分一超过自己的分数就不敢报,“黑马”也相对少了很多。  

  就业压力随之而来

  1999年,高校扩招。2000年,何女士进入大学后,对此有着直观的感受,同样是新闻专业,98级一个班30多人,99级增加到一个班51人,而他们班则有61人。大三那年,何女士已经开始感受到就业的压力。当年她专门考了涉外秘书证(中级)及普通话水平测试。其实,秘书证主要是文秘专业的人考,而普通话水平测试主要是播音主持专业的学生考,但为了增加就业砝码,当年何女士班上很多同学,都拿了这两个证。

  除了考证,考研[微博]和考公务员[微博]也成了很多大学生应对就业压力的选择。

  90后

  不仅要考上大学

  还要考个好大学

  接触的新鲜事物、资讯、服务多种多样,学习、就业压力或许更大

  南国早报   2013-06-07          ■ 南国早报记者 雷倩倩

  南国早报记者 雷倩倩

  3+X,平行志愿、独立招生……高考改革不断让“90后”尝到“头啖汤”。在一轮又一轮的变化中,“90后”专注的是,如何更好跨过高考这个人生中的大事件,完成自己的成人礼。而后,奔向向往已久、自由独立的大学生活。

  手机是备考减压必备“利器”

  在高考季中,“90后”的黄小钱(化名)和郑璞印象最深的事,都与备考减压的经历有关。

  郑璞说,他上高中时,手机已经普及,但智能机还是奢侈品。即便是老式翻盖机,也是复习减压的“利器”。在微信还没普及的时代,自习课上,同学间互发短信“吐槽”的功能使用频率最高。男生围着一台手机看NBA文字直播则是最好的减压方式。

  住校的黄小钱则做些“疯狂的小事”:偷偷跑到校外买菜,背着宿管,邀上一群女生,关上门自己做饭。挤在宿舍里等待食物沸腾的过程里,考试的烦恼瞬间就赶跑了。 

  过了两年,现在的学弟学妹们考试时,减压手段日新月异了——刷微博、喊楼、撕试卷……

  不仅要“考得上”,还要“考得好”

  2008年,高考扩招第十年。在这一年参加高考的黄小钱,压力不再是“考不考得上”,而是“考不考得好”。

  备考时,黄小钱觉得与往届考生没有太大差别:课桌上、抽屉里同样堆满小山一样的复习资料,老师讲课也围绕考试而来。等了好久才传阅到手上的娱乐杂志会让自己很开心。除此之外,黄小钱觉得自己永远睡不够,上课补觉,放学补课。在颠倒的循环中,有些吃力,但她保持在年级30名左右的名次。

  但那年考题出乎意料的难。刚考完,黄小钱有些懵,“不少同学都预计着要复读了,我也一样”。直到成绩出炉,她才稍微松口气——560分。接下来,填报志愿成了最关键的事情。2008年,广西仍实行第一志愿优先录取的模式,“这意味着志愿没填好就可能要复读”。

  在志愿的选择上,比起老师和父母,黄小钱选择了相信互联网。黄小钱每天都在上网,了解热门专业、高校排行。本来,在黄小钱的大学计划里,建筑、通信专业是首选,但网上“工科专业很累人”的评论让她打了“退堂鼓”。其时环保理念逐渐兴起,出于录取保险考虑,黄小钱自己做出决定,填报了当时较为冷僻的环境科学专业,成为班上唯一填报这个专业的学生。

  “高考的作用就在于能让你进入好的大学,开拓眼界是最关键的,至于专业今后可以更改。”抱着这样的想法,黄小钱以超过一本最低控制分数线60分的成绩,顺利进入中山大学[微博]。 

  从就业角度选填志愿 

  直到今天,郑璞还很清楚记得,2009年高考,全班54名同学全部考入本科院校的辉煌成绩。当年,正是广西开始推行平行志愿录取模式的第一年。

  郑璞说,大家每天都斗志高昂地跟着老师的步调复习,但是对于人生的计划完全空白。报什么志愿、什么学校都没仔细考虑过,“只想着听从老师的安排就好了”。考试的过程很平静、顺利。短途旅行、玩网络游戏成了考后大多数同学的选择。那年郑璞考了550分。

  因为平行志愿的录取方式减小了风险,对于这样的成绩,郑璞决定“冲一冲”。在志愿表中,他仅填写了两个专业——金融和新闻,且放弃了调剂。郑璞说,对这两个专业,他没有掺入任何理想化的情绪,仅是从就业的角度出发,然后自己为自己做了决定。

  如今,即将毕业,郑璞说,在高考过程中,自己对自己的人生负责,做出选择,完成了自己的成人礼。回想起来,那段同学们一起拼搏的日子很美好。

分享到:

  更多信息请访问:新浪高考频道 报考院校信息库 查询被高校录取可能性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意见反馈 电话:010-62675178保存  |  打印  |  关闭

高考院校库

(共有2462所高校高招分数线信息)
院校搜索:
高校分数线:
批次控制线:
估分择校:
试题查询: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