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高考家长圈倾情打造“高考微问答”栏目,特邀请高考方面的专家为高三家长解疑答惑。您在陪考当中遇到的任何问题,都可以通过我们向专家提问。
转载请务必注明作者与出处。
以下是家长提问:
家长tang提问:
我家女儿高三,成绩还可以,现阶段成绩在600分上,但是发现她恋爱了,不知道怎么处理?
家长“沧海一贝”提问:
我儿子读高三,平时学习可以,班内前五,年级200名左右(1600名学生),可最近一次回来,在吃晚饭时和我们谈起了心事(我家民主气氛很好)。他说他喜欢上了班里的一女生,早恋了!致使学习不踏实注意力不集中,焦虑不安!孩子说想控制自己,但做不到,你说这可咋办?5个月就高考了,想请专家想想办法?
北京美龄心理咨询中心首席心理咨询师韩美龄解答:
老师和家长为着学子能考上重点大学,把一切他们认为影响学习的因素都要帮他们清理掉,让他们成为精纯的学习者。这个时候,即使让学子有一些游玩休息,都是为着学习成绩而做的精心安排,目的性极明确极强烈。这时候,有不少家长和老师会严禁恋爱,他们认为恋爱太浪费时间,更可怕的是分心,分学习之心。于是,有不少恋人在高三忍痛分手;有不少学子,想恋爱而不敢恋爱,甚至陷入恋爱与分手的纠结中,似乎这样做能给予他们的升学考试多一份保障。
影响学习成绩的不是恋爱,而是恋爱的目的和恋爱的人。
曾做过很多类似案例。原本一对恋人,在学习时相互激励,互相促进,忙中偷闲两个人一起卿卿我我,让一切紧张都在那一刻得到放松。高三为了学习,忽然分手了,心一下子空了,抽去了紧张苦涩学习生活里那点点甜蜜的时光,学习生活一下子变得那样无趣无味,同时又对自己有着更高的学习成绩高求,压力一下子倾心砸下来。咨询中我建议他们只管爱着,像以前一样相互激励相互促进,休息时,你们和以前一样去逛街,喝咖啡。心理咨询后,他们就恢复了学习的劲头,和女友相互激励相互促进,二人双双考入同一所重点大学。
我建议:
第一、与孩子沟通,鼓励孩子与同学正常交往,包括那个自己喜欢的女孩。很多孩子对情感来自于自己的想象或对对方某一特质的欣赏。深入的交往,其一、可以更好的综合了解,弄清楚自己的情感为何,如是爱,是喜欢,还是仅仅是好感等等,而不是执着于自己的认知;其二、无论最终情感为何,正常的交往都有利于情感的疏通及对爱的能力的培养。
第二、把对女孩的喜欢与爱,升华为学习的动力,而不是压抑控制着自己的情感。越压抑越控制,越影响自己的情绪及心态,进而影响学习的效果。
第三、了解孩子的学习状态。影响学习效果的不是恋爱,不是高强度的努力,关键是学习心态与学习方法。从学习心态与方法入手调整孩子的学习状态。
第四、如果家长协助孩子化解不了,最好及时寻求专业的心理咨询调整。问题可以更快速彻底的解决。
高三家长分享:
我对孩子平时经常交往的朋友都比较了解,不管是学习好坏,只要是品质好,其实真正品质不好的孩子在她周围好像也不存在。
现在的高中生早恋现象也比较普遍,我女儿也没避开这一关。这也是我们家长最担心的。起初发现的时候说真的,我心里很不平静。也正好那一天开发区请来一个青少年教育专家专门做有关中学生早恋的报告,有限额班主任没有给我留票,听别的家长说了后我当即打电话给班主任一定要给我弄到一张,他很奇怪我也需要听吗。看来女儿很秘密。
真是及时雨,晚上回家我只是和女儿说了去听了报告,在没有想好如何切入正题之前最好别开口。
第二天我去书店买书,因为她喜欢看书,我自己先看一遍把需要她重点看的画出来,当我自己平静下来后找了一个适当的时间,和她传达了专家讲座的内容、最近从网上看到的有关内容(其实是我自己编的),然后就切入到了她和那个男孩子。
女儿知道瞒不住了,我们交流了不少,最后她告诉我:妈妈,我感觉现在好轻松。其实孩子心里有秘密她是忐忑不安的,这也是影响学习的一个原因,早恋本身可能并没什么,只要把握好度。我的态度是不支持也不反对。他们这个时期不是真正地谈恋爱。只要是两个人不影响学习,互相促进。不做这个年龄不该做的事就行。不只要对自己负责,还要为对方负责(因为我女儿比较大气看得开,而男孩子比较投入认真)。
我们做家长的要想做孩子的朋友一定要放下身段,做错了该向孩子道歉的就要道歉,这不但不会降低自己在孩子心中的威信,反而会增加孩子对自己的信任。
我很诚恳地告诉过女儿,因为生长时代不同,我们之间有代沟很正常,所以我们才需要经常交流沟通,需要互相理解。爸爸妈妈爱孩子的心是永远不会变的,只是由于对孩子了解不够,可能有时候说话的方式不让孩子喜欢,甚至反感,也可能说的做的不对,我们也有纠结、困惑,也是在不断地学习、成长、改进、完善,都有一个过程。
新浪高考家长圈特邀请高考方面的专家为高三家长解疑答惑。您在陪考当中遇到的任何问题,都可以通过我们向专家提问。
提问方式:
问题尽可能描述详细,便于专家进行全面的分析和个性化的解答。尽量避免只用一两句话提问,如:孩子成绩差怎么办?孩子心情不好怎么办?……最好能把孩子的表现、行为、心理,或是家长的想法、做法等以案例的形式具体描述出来。字数不作要求,讲清楚问题即可。
联系方式:
微信:高考家长圈(公众号:sinagkjzq),直接微信留言;
邮箱:quanying3@staff.sina.com.cn,发邮件正文;
电话:010-82628888-3871,有问题可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