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下半年,浙江省发布了高考[微博]招生制度综合改革试点方案。文理不分科,除语、数、外3门高考科目之外,学生可以在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7个科目中自由确定3个选考科目。近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北京大学[微博]考试研究院院长秦春华认为,这种方案落地,有可能出现多种复杂甚至是坏的情况。如学生的选择权在很大程度上将被中学(老师)的选择权所替代。中学可能沦为向高等教育输送生源的分数加工厂和职业技术训练班,将对中国教育产生深远且不可逆的破坏性。
“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高考改革正在改变浙江、上海的教育生态,上至高校对办学特色的提炼与确认,下引高中对教学活动的重新组织,学生对发展路径的认识与定位,激发了人才选拔和培养的波澜。作为高考改革的先行者,这两个试点的经验很有可能作为各地的样本,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因此,对于其方案的科学性、可行性,能否切实促进人才培养,需要广泛而深入的讨论。
高考改革应该实现“好的教育”,但初衷和现实是否一致,而不是出现相反的“坏的教育”,这需要多方考虑,科学、谨慎的制度设计,有关部门一方面要多听听不同意见,正视如秦春华等学者以及普通大众的“忧虑”,另一方面,要有及时堵漏的自觉。从这个意义上讲,高校学者对浙江高考改革试点方案提出质疑,显然是件好事。相关部门应该正视,论证其意见有无可取之处。如此,才能让高考改革稳步前进,让多数学生受益。
应该说,秦春华的担忧,直指当下基础教育的弊病。其实在浙江试点方案公布之后,就立马出现了“家长[微博]忧虑选课,学校担心师资”的问题。这样的担忧,并非是杞人忧天,或者坐在书斋里的空想。此前江苏8年尝试就给人们深刻的教训,从2002年起,江苏文理不分科,先后经历3+6、3+1+1和2008年的3+学业水平测试+综合素质评价。表面上,语数外之外的其他两门可以在众多文理科目中自主选择组合,实际上学生很难做到文理兼顾。最后,3+1+1的文理组合,变成3+文和3+理。之所以造成这样的局面,归根结底是无论怎么变方案,所有人的眼睛只盯着高考分数,学校盯着录取率。你考什么,我学什么,什么保险学什么。
教育功利化积弊难改,对于中学来说,会追求利益最大化,高考的指挥棒如何“指挥”,教学就会跟着转,哪种方式能够提高升学率和重点率,就会选择哪种方式,而至于学生的个人选择权、个体情况很有可能被忽视。诸如秦春华担忧的学生选择权可能被中学老师所替代、“文理不分科”可能成纸面表述、中学有可能演化为“特色”鲜明的专科学校等,不是不可能会出现。中国教育科学院研究员储朝晖就认为,如何在不偏科的学习和分数竞争力中求得平衡,既需要现实考试和招生制度的配合减轻社会焦虑,也需要学校和家长转变观念。否则,文理不分科的高考改革新路,还是会被扭向实质文理分科的老路子。
改革已经在艰难中起步,如何让高考链条上的所有相关者改变观念,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受益者,有关部门真应该好好听听不同的声音。
更多信息请访问:新浪高考频道 报考院校信息库 查询被高校录取可能性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