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重庆江津区2015届文科第一名与复旦大学[微博]签订确认书却终未被录取一事引发热议。南都记者获悉,这并非孤例,有北京考生与复旦大学签署了同样的确定书也未被录取。
据重庆媒体报道,江津中学考生阳阳今年高考[微博]考取了671分,乃江津区文科第一名。分数出来后,多家名校抛来橄榄枝,阳阳被复旦大学招生组告知“上复旦应该没问题”,最终与复旦大学招生组签署一份“复旦大学2015年专家组咨询确认书”,这份确认书上写着:经招生组专家审核,确定你为复旦大学2015年“优秀推荐生”,推荐专业:社会科学试验班和中国语言文学类。优秀推荐生,凡第一志愿报考我校并且高考成绩达到我校在当地调档线者,将择优录取到上述专业(类)之一。7月18日,阳阳查询录取结果,不料却被平行志愿的第二所大学录走了。
此事引发多方关注,北京一名考生也在网上晒出一份“复旦大学2015年专家组咨询确认书”,且微博称:“北京文科663,与重庆状元经历相同,最终差一分!为此还放弃了人大[微博]……不骂,用事实说话,这就是所谓名校。”该考生晒出的确认书与阳阳签署的确认书如出一辙,有差异的只是推荐专业中写着“1、社会科学实验班;2、历史;3、经济”。
这名北京考生告诉南都记者,自己与阳阳的遭遇没什么区别,“像我们这样的应该还有不少”。她指出,确认书中写着一条“凡第一志愿报考我校并且高考成绩达到我校在当地调档线者,将择优录取到上述专业(类)之一”,若按规则,自己的分数确实没达到当地后来划定的调档线,但此前与复旦大学招生组的交流中,对方明确说了“一定没问题”才签了确定书。她认为,此事的问题不在于录取,而在于此前复旦老师的蒙骗。该考生最终被北京师范大学[微博]录取,其称“毕竟都录完了,也不想追究了。既然已经有新闻报道,有了一定影响力,达到让大家知情、避免类似失误就可以了”。
关于阳阳的个案,复旦大学回应媒体校方已获悉,正在核实情况。而对于此类现象,南都记者联系复旦大学宣传部多位负责人,均未获得回复。
【链接】“预录取”屡禁不绝已成顽疾
高校与考生录取前签订有关协议,后考生未被录取,这类情况此前已有新闻曝出:2011年,南京大学[微博]跟安徽无为中心7名考生签订“预录取”协议,最终7名考生因未达调档线而“被抛弃”;2014年,沈阳音乐学院给上百位考生办法专业合格证书,标明“计划名额之内”,最终“放了鸽子”,辽宁省教育厅当时通报,沈阳音乐学院违规。
事实上,从2012年起教育部就颁布了相关禁令,明确规定“在录取工作结束前,高校不得以各种方式向考生违规承诺录取或签订‘预录取协议’或以‘新生高额奖学金’、‘入校后重新选择专业’等承诺吸引生源”。但现实中,此类现象屡禁不绝。2015年6月底,清华[微博]北大两家名校还曾因招生在微博上“打架”,其中也曝出“拿钱诱惑考生”等内幕。
南都讯 记者刘洋 实习生卫佳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