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教育讯 2017高考刚刚过去,作为全国人民共同关注的年度大考,高考给予了高三生一个跨越的机会,赋予了家庭一个圆梦的可能,与全国数千万人息息相关。为了帮助今年高考生深入了解真题,精准估分,同时帮助在校高中生了解高考命题趋势,新浪教育联手乐学高考的名师,为广大考生和家长在高考后第一时间解析高考全国卷。
以下为直播文字实录
主持人:各位新浪网友大家好,欢迎回来。下面这场我们进行的是全国卷文综真题的解析。下面给大家介绍一下我们邀请到的三位嘉宾,他们分别是乐学高考的刘燊、李颀、唐烈老师。开始首先请三位老师简短介绍一下自己。
刘燊:Hello大家好,我叫刘燊,三火一木,毕业于北京大学(分数线,专业设置)马克思主义学院,大家听到这个学院就知道我肯定是教政治的。在乐学人称乐学树懒君,为什么叫树懒君呢?大家看到了,我一取下眼镜,眼神很迷盲,摘下来很像去年《疯狂动物城》的树懒,所以人称“树懒君”。所以,同学们一提到政治大家都会想到很枯燥、很懒,大家很放心,今天听了树懒君老师的文综解真题之后,跟着树懒学,政治不再难。
主持人:还好,树懒老师说话还比较快。
李颀:同学们好,我是乐学的历史老师李颀,北京大学历史系博士。托刘老师的福,托“树懒君”的福,乐学的同事们也送我一个昵称,叫“树根君”。这个名称肯不怎么高端、大气、上档次,为什么得这个名字?因为搞历史这么多年,比较根基深厚,同事们调侃得了一个“树根君”的称号。今天就由我来给大家解析一下咱们昨天刚刚考完的2017年文综的历史部分。
唐烈:大家好,我是乐学地理的老师唐烈,硕士毕业于中山大学(分数线,专业设置),执教高中地理有五年时间,在这五年期间,人称我是树梢君,为什么是树梢君呢?因为这个过程当中地理相对来说是这个学科知识和其它有一个交叉性。所以,在很多的点上它相互交叉了,我们在学习的过程当中越吸取其他学科,分数才能越长越高。
三大关键词概括2017高考文综
高考政治——“会议笔记”
高考历史——“根深蒂固、脉络清晰”
高考地理——“人与自然,此消彼长”
主持人:非常生动有趣,相信大家一下知道三位老师的昵称了。下面请三位老师就今年全国卷三套文综拟一下关键词,并说一下原因。
刘燊:说到政治答题,大家说政治无非开大会、传文件,大家学习指示精神。树懒君通过2017年的政治高考题得出四个关键词,就叫做“会议笔记”,欲知后事如何,一会儿详细给大家分解。
李颀:刘老师说得非常简洁明了,我拟了八个字:“根深蒂固、脉络清晰”。至于为什么是这8个字,待会儿我好好给大家解释一下。
唐烈:听完了政治老师和历史老师的相关关键词,就到地理。地理的关键词是“人与自然,此消彼长”。我顺便阐释一下这个关键词。人与自然不是咱们看到的电视节目人与自然,不是春天到了,动物开始活跃了,而是咱们地理当中的关键词,人文与自然。所以,人文的点是从2015年开始注重自然,2016年注重人文,导致很多同学误会,认为2017年也是人文的点比较多,但是今年的高考题依然考的是自然的点。此消彼长,削在哪一块,涨在哪一块?削是把人文的城市化,人口迁移取消了。其次,工农业相对来说还是比较重要的。涨的哪一块?气候、地形在这一块还是涨的。哪一块还削呢?就是计算题。因为大家在计算的时候头痛,而且相对来说计算题这一块错误率比较高,比如时间的计算,太阳高度角的计算,已经把这一块删除掉了。这是地理、人文、自然此消彼长的关键词。
主持人:接下来能不能就今年文综的卷子给我们用一些典型的案例来分析一下?尽量详细一点。
刘燊跟李颀老师要不然把关键词带着题目稍微给大家以题带练。
历史:局部难度略微提高 考察知识迁移能力
李颀:我把今年历史的总体情况先简要介绍一下。
我刚才为什么说了根深蒂固、脉络清晰这八个字呢?如果说你没有经历过考试,没有在这个行业里混,不知道是什么意思。我现在给大家解释一下,根深蒂固四个字是说的咱们历史题,包括咱们文综其它的两门学科,一直有一个非常稳的优良传统。从今年来看,咱们除了历史的四个选择题,从四选一变成了三选一之外其它没有什么大的变化。包括题型还有分数的设计上都是和往年一样,难度也和往年持平。当然它局部难度还是略微有点提高,根据咱们今年的反映,还有老师们做题的反映,是略微提高的,但是大部分是没怎么有太大的起伏。
稳的另外一个方面是说什么呢?是对学生们的考察还是比较偏向于考察的基础知识和重点知识,并没有考繁的或者是难的题。比如说咱们今年考的全国卷,考的是分封制、郑和下西洋、新航路的开辟,这些点都是咱们在之前乐学一轮、二轮、三轮冲刺讲座过程中讲座了好多遍的知识点,都讲过。比如分封制,我在5月底、6月初的冲刺讲座中,专门把这这个知识点做了详细的讲解。还有新航路的开辟,还有郑和下西洋这个点,也在冲刺讲座中把这两个点拿出来做了详细的讲解。所以,同学们如果在考前看过乐学的app上面的视频,你做个试题保证得心应手,所以乐学老师对历史和其它两个学科的预测是非常准确的。
另外四个字“脉络清晰”,有点理科思维的难度。说的是什么呢?说的是现在的考察已经不仅仅限于考察同学们死记硬背的能力,它考察的是同学们迁移知识、理解运用的能力。比如说咱们今年有一道题,就是我刚才说的分封制,这是一个老知识点、老题,考过很多遍,但是今年考出了新花样。它把相邻的一个知识点在同一个章节——宗法制拿过来,宗法制的意义放在选项当中,很多同学就没有区分清,没有转一个弯,把两个知识点搞混了,这是出题人非常狡猾的一点,设了一个陷阱。同学以后要把整个历史形成整个脉络,这个脉络一定要清晰,如果不清晰,上下五千年成为一团糨糊,这就完了,题没法做了,这是脉络清晰解释的释意。
政治:五次大会是关键 诗词大会成热点
下面请刘老师说一下政治。
刘燊:李老师提到此消彼长,你提到历史的美感,政治上没有那么虚的东西。主要就是开大会,有一句俗话说得好,政治就是现在的历史,明天的历史就变成今天的政治。所以,我们就说政史不分家。我在平常的讲解还有最后的押题卷里,给大家重点总结了今天的五个大会。从去年7月份我们习大大开了建党95周年大会,当时有一个很著名的词就叫做“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紧接着是长征胜利80周年的大会,长征精神是鼓舞了一代又一代的仁人志士,让我们中国现在又走向了民族复兴的伟大历程当中。我们的民族怎么复兴?是不是要向世界展示我们的power、能量,接下来9月份就召开了杭州G20峰会,大家去走走马、观观花,看看杭州西湖,品品龙井茶,感受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最近我们开会还有一个特点,年底自十八大以来,习大大上台以来,对于民心关注的反腐问题保持持续高压,最近有一部很火的剧《人民的名义》。所以,十八届六中全会主要是打虎打苍蝇一起打,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转年就是一个常规的考点,就是“两会”。所以,五次大会代表了我们今年政治的具体的大会,这是一种类型的大会。
另一种大会是什么呢?就是文化的大会。我们在春节,董卿的一个很火的节目《中国诗词大会》,当时有一个很火的人物都感慨,生人当如武亦姝,夺得了诗词大会的冠军。很巧,2017年全国一卷一道文学的大题、哲学的大题26分就考了这样一个知识点,具体我们在接下来试题的解析当中具体给大家讲解一下这道题目材料和原理的应用。
这就是我们今年对于政治会议笔记的总结。
地理:出题新颖灵活易中招注重逻辑思维能力
唐烈:首先政治老师和历史老师已经阐述了关键词其有典型的题。阿列老师已经阐述了地理的关键词:人与自然,此消彼长。接下来我会结合两道选择题、一道主观题、一道选考题阐述一下人与自然此消彼长这个点。
首先,全国卷一的第一道题,选择题里就涉及刀耕火种这个农业地域类型。可能同学没有关注到细微的农业地域类型的时候很容易做错。为什么呢?它提到尼罗河泛滥的时候,很容易想到土壤肥沃、土质疏松,恨不得多加一个选项。但是没有关注到刀耕火种这个农业类型就容易做错,刀耕火种是一种迁移农业,比如热带雨林地区比较多,人们想种庄稼的时候,先把这些植被砍光,然后再燃烧,在灰烬上种植,2、3年以后这部分土壤肥力下降所以迁移走了,这是迁移农业。在中国云南、海南这些地区的少数民族地区,相对来说也是这种迁移农业为主。
第二全国卷三的一道选择题,出题非常新颖,不是地理当中的图,是对话的形式。比如2017年是对话,很多同学们可能就预测2018年是诗歌,或者是一个对联,或者是一个其它的方式。阿烈老师的建议是同学看到新题型的时候一定要看到其中的根本,比如也考气候、气温的点。咱们只要抓住这个点,这道题4分就拿到手了。
接下来是一道主观题,很多同学直接拿到题,感触就是直接抛开了,为什么?因为平常这个考点都会考在选择题里,但是在今年涉及到24分的一道大题。分值比较多,而且材料里面涉及到的逻辑思维能力比较强。所以,在后面的复习当中一定要注重地理当中的这些边边角角的地区去复习。比如说山地垂直自然带都是比较小的知识点,但是很多同学复习当中没有关注到这个点,很容易做错。所以,后期一定要注意。
还有一个选考题,16以前都是3道选考题,但是17年删掉了自然灾害与防治,但是它阴魂不散,结合在旅游地理和环境保护当中,而且它的题目设置得非常非常灵活。所以,很多同学在没有抓住材料或者是题目当中关键词的时候,很容易做错,或者没有思路。所以,阿烈老师的建议是同学们在复习的时候,千万不要把某一个点丢掉,不要认为考纲当中删了就不复习,就中了招了。
地理就是这些。
主持人:听了刚才三位老师的介绍,全国卷文综方面还是有很强的学科属性区分的。2017年的高考结束了,但是还有18届的高考生,他们也正在复习,很快将要已经开始第一轮的复习了。三位老师就文综来说,有没有一些复习的方法或者复习的方向可以指引提供给大家呢?
李颀:可以让刘老师先从题目当中选择一些技巧,看看解题技巧怎么来说。今年政治方面、历史方面还有什么可以传授给同学们的。
政治——深刻理解材料打破学科壁垒
刘燊:说到做题技巧,我就想给大家具体阐释一下。
很多人都认为,老师,我们平常说要背好多东西,比如说像历史要背很多大事年表。文科虽然不像理科那么容易理解,但也一定要去理解。毛主席有一句话说得好,理解了的东西我们更能够深刻地感觉它,更能够深刻地记忆它”。所以政治的复习过程当中,就以中国诗词大会这道题为例。
举个例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去分析中国诗词大会能够成功的原因。如果说你还按照我们学的知识,一二三四,文化作用、文化创新、中国传统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按照书本知识去答,Sosorry,很不幸,我们的得分率真的很低。回去看看乐学高考,看看树懒君给大家一直的忠告,那是什么?一定要看材料。中国诗词大会大家都能预测到,万变不离其宗,你要归纳这个材料。
我们看这个题是怎么答的,为什么能够取得成功呢?
第一,我们要去挖掘中国传统诗词的魅力、美感、艺术价值,这哪是政治题?分明是语文题。所以,文科历史也是一样。像改革,我们考了新中国工资改革、古代人物,都是先从材料里归纳出来。地理也是一样,从图表。
我们紧扣材料,得出规律性的东西就行了。
中国诗词大会为什么能够成功?就像今天我们来到新浪,就是利用了现代传媒和传播手段。这是什么题?到大学变成新闻题、中文题。
所以,我给大家一个建议,文科的学习要打破学科的壁垒,加强大文科的思考,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提升各科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