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t3 师范大学毕业生就业去向如何?
既然并不是读师范就必须要做老师,那么这些师范大学的毕业生就业情况和就业去向到底如何?
从就业率来看,师范大学的就业率一直维持在很高水平,根据各大高校2016年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显示,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和西南大学6所部属大学2016年本科生的总体就业率分别是98.89%、93.87%、92.97%、98.03%、92.91%、94.05%。
从就业去向来看,总体而言,教育类行业仍然是占比最多的毕业生行业去向,普遍维持在60%左右。不过在师范类大学中,受学校的综合化程度以及学校特色的影响,有的师范类学校在其他行业中也输入了不少毕业生,例如华东师范大学的本科毕业生(不含免费师范生)中,2016年就有24%的毕业生去往了信息技术行业、另有24%的去往了金融财务行业;又例如由西南师范大学和西南农业大学合并而建的西南大学,每年也会有部分学生去往农、林、牧、渔业。
Part4 读师范大学有什么优势?
虽说师范大学的就业去向是多样的,读师范并不一定就要从事教育行业,但是师范大学在教育人才培养上的优势和特色仍然是最为显著的,这也是为什么超过半数的师范大学毕业生进入教育行业的原因。
1 免费师范生政策
之所以有部分同学不甘不愿最终却还是选择了师范大学,其中有部分原因正是因为免费师范生政策。根据该政策规定,免费师范生在提前批次录取,师范生四年在校学习期间免缴学费、住宿费,领取生活费补助(4000/年);免费师范生入学前与学校和生源所在地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签订协议,承诺毕业后从事中小学教育十年以上。除了6所部属师范大学外,有些省也会招收免费师范生,但不是每个省都有。
2 课程设置师范特色强
虽然正如前文所说,很多师范大学已经转向了综合型大学,但这并不意味着彻底丢掉了师范的底子。教育学、心理学、教育心理学作为师范大学的“老三门”,成为了师范大学相较于非师范大学,在课程设置上的一大特色。例如同样是汉语言文学专业,师范大学的学生在大学期间不过是比非师范大学的同学多学了三门课程,但在考取教师资格证时却是等于上了加速道,无需花大量时间备考。
3“师范”仍是应聘老师的金字招牌
尽管并不是读师范就一定要成为老师,但若你希望成为一名老师,师范大学永远是最好的“园丁生产基地”。首先,除了前文提到的,师范大学在课程设置上会带有师范特色,这些学校在校园文化上也是致力于培养“堪为人师而模范之”的人才——比方说“早操制度”、“周末晚点名”等,这些在师范类院校里鼎鼎有名的校园管理制度,先不论它是否合理,这些规定确实能在无形中有利于学生规范的养成,真正做到“为人师表”。受这些因素的影响,师范大学的学生在毕业时往往能够“天然”具备教师素质。其次,社会上对于师范的误解反倒也成为了师范大学毕业生应聘教师的优势,可以说“师范”二字成为了除“医科”之外第二个专属于某一职业的大学金字招牌。最后,在毕业招聘时,师范类学校也自然会吸引更多的教育机构及教育类企业的入驻(公办除外,公办学校需要参加所在市区的统一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