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高考生:当前高考复习备考的最大误区

2017年08月05日 06:19 新浪博客
微博 微信 空间 分享 添加喜爱

  看到这个博文题目,或许有人会以为我在制造紧张,其实不是的,当然,看过以后再作评论还不迟。

  在现实的高考备考中,很多考生、老师以及家长几乎一无例外地认为,高考复习就是要知识过关,能力提升,方法到位,同时心理素质也要过硬。这有什么错呢?没有。可许多年的高考备考,师生们总遇到这样一种尴尬:老师讲了很多,学生练了更多,可总感觉收效甚微。其结果是学生急,老师怨,家长躁。

  是什么原因导致这样的结果呢?

  原来对于高考复习,很多考生在片面认识的泥潭中不能自拔,在顽固的陋习中作着机械的重复运动!这就是我所谓的“高考复习备考的最大误区”。试想,这所这得无用功能带来备考的功效吗?我说,不仅无益,反而有害,它会让我们在泥潭中陷得更深,在陋习中耽误更多。不是吗?

  先看一个教学案例。

  我在进行现代文阅读理解部分的复习时,我在和学生交流时,有一个学生提出了这样一条备考经验:先将文章看一两遍,然后按照后面的题目要求答出来,一般得个十一二分(总分18分)是不成问题的。另一个同学的经验更雷人:我每次答现代文阅读题目时,总是努力将答题纸答满,一般得个十一二分也没多大问题。天啊,这可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政治课老师的备考经验啊!特出人意料的是,这两个同学的经验之谈竟然得到了很多同学的附和与赞同。

  这里,反映了哪些问题呢?

  一者,学生缺乏一个正确的阅读思想,合理的阅读思路与方法,常常凭感觉去读。这是阅读思想问题。二者,得多少分没什么大不了的,有个差不多的分数也就行了,看得出明显没有高分意识和满分意识。这是典型的小富即安思想。这显然是个认识问题。三者,管他什么文章,反正拿到手就读一两遍然后去答题就完事了,得多少分那可管不了,更何况那哪一次阅读题做完后有多大把握呢?这就是阅读陋习。不难看出,要想真正突破高考备考的“效”的问题,单纯靠巩固知识、提升能力、教会方法、调适心理等方面是万万不够的,我认为,端正考生认识,改掉考生陋习或许更有实效,也能让考生自己看到真正的且是看得见的进步。

  补充说一句,我在现代文阅读理解复习时,就是让学生全面理解考纲要求,准确把握文体特点,在整体把握、理清思路的基础上,各个击破,逐步提高的。

高考微信号

高考志愿通(收录2595所大学、506个专业分数线信息、提供29省专家服务)

三步报志愿

1
专业定位
适合专业测评
47008人已测试
2
海选学校
录取可能性报告
100091人已测试

分数线查询

北京

  •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重庆
  • 河北
  • 河南
  • 山东
  • 山西
  • 安徽
  • 江西
  • 江苏
  • 浙江
  • 湖北
  • 湖南
  • 广东
  • 广西
  • 云南
  • 贵州
  • 四川
  • 陕西
  • 青海
  • 宁夏
  • 黑龙江
  • 吉林
  • 辽宁
  • 西藏
  • 新疆
  • 内蒙古
  • 海南
  • 福建
  • 甘肃
  • 港澳台

2015

  • 2015
  • 2014
  • 2013
  • 2012
  • 2011

北京

  •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重庆
  • 河北
  • 河南
  • 山东
  • 山西
  • 安徽
  • 江西
  • 江苏
  • 浙江
  • 湖北
  • 湖南
  • 广东
  • 广西
  • 云南
  • 贵州
  • 四川
  • 陕西
  • 青海
  • 宁夏
  • 黑龙江
  • 吉林
  • 辽宁
  • 西藏
  • 新疆
  • 内蒙古
  • 海南
  • 福建
  • 甘肃
  • 港澳台

理科

  • 文科
  • 理科

找专家报志愿

一对一服务
咨询电话:
01058983379
推荐阅读
聚焦
关闭评论
高清美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