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学考在即:历史科目如何冲刺?(3)

2017年10月24日 16:54 新浪综合
微博 微信 空间 分享 添加喜爱

  3、 解题训练

  训练解题能力,应注意以下几点:

  真题是最好的训练材料。有的老师喜欢“上穷碧落下黄泉,动手动脚找题目”,却没有充分利用最权威、质量最高的真题。它不仅有助于领悟命题专家的出题思路,还能提高考试技巧和丰富实战经验,并有效检验复习效果。如Ⅳ卷第33题,将詹天佑置于近代中国为争取中国现代化而献身、追赶先进和推动现代大机器工业发展的历程,这启示我们复习人物史不能就人物讲人物,要有“时代背景下的人物”意识。

  功夫花在平时。吴伟在《历史学科能力与历史素养》一文中指出:“对历史学科能力产生‘高深难’的误解,是没有认识到任何能力都是有层次的。”以获取历史信息为例,这是历史学科最基本的能力之一。按照《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暨高考选考科目考试说明》,“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要求就分解成“理解试题所提供的图文材料和答题要求”“整理材料,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对有效信息进行完整、准确、合理的解读”三个层次,不同层次体现了同一能力的不同要求。考试当然能检测和提升学科能力,日常教学也应该处处体现学科能力。如Ⅲ卷第34题第一问,需要考生首先阅读两幅壁画,写出它们的内容,其次要对壁画内容和人文主义的内涵进行解读,建立两者的关联。这很好地诠释了一个道理——对思想概念的解读,不能死记硬背。人文主义可以通过文学、建筑、绘画、思想等多方面表现。

  研读真题答案,寻找差距。复习中需跨越学生答案和真题答案之间的“鸿沟”。以“分析和概括”能力为例,Ⅰ卷34题第一问是“根据材料一,分析德国法西斯专政建立的主要原因”。面对并不艰涩的材料,很多学生没有找准或找全“经济惩罚”、“右翼武装团体”、“经济危机”、“当时的德国政府”、“纳粹党”等关键词,还有不少学生写诸如“德国具有专制主义传统”这样符合史实却不切合题意的答案。经过长期的训练和试错,学生自然会慢慢懂得如何审题、如何划分材料层次、如何寻找关键词并运用历史学科术语简洁扼要地书写。

  本文作者:肖云豹 高级教师

  原文刊载于《浙江考试》期刊2017年第10期

高考微信号

高考志愿通(收录2595所大学、506个专业分数线信息、提供29省专家服务)

三步报志愿

1
专业定位
适合专业测评
47029人已测试
2
海选学校
录取可能性报告
100139人已测试

分数线查询

北京

  •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重庆
  • 河北
  • 河南
  • 山东
  • 山西
  • 安徽
  • 江西
  • 江苏
  • 浙江
  • 湖北
  • 湖南
  • 广东
  • 广西
  • 云南
  • 贵州
  • 四川
  • 陕西
  • 青海
  • 宁夏
  • 黑龙江
  • 吉林
  • 辽宁
  • 西藏
  • 新疆
  • 内蒙古
  • 海南
  • 福建
  • 甘肃
  • 港澳台

2015

  • 2015
  • 2014
  • 2013
  • 2012
  • 2011

北京

  •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重庆
  • 河北
  • 河南
  • 山东
  • 山西
  • 安徽
  • 江西
  • 江苏
  • 浙江
  • 湖北
  • 湖南
  • 广东
  • 广西
  • 云南
  • 贵州
  • 四川
  • 陕西
  • 青海
  • 宁夏
  • 黑龙江
  • 吉林
  • 辽宁
  • 西藏
  • 新疆
  • 内蒙古
  • 海南
  • 福建
  • 甘肃
  • 港澳台

理科

  • 文科
  • 理科

找专家报志愿

一对一服务
咨询电话:
01058983379
推荐阅读
聚焦
关闭评论
高清美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