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复习正式拉开帷幕,新一轮的“高考战士”们也投入了战斗中。根据教育部此前的安排,全国各省将在近几年完成高考改革的启动,也就是说,今年高一高二、明年高一的学生家长要格外注意了解新高考改革政策,未雨绸缪,为将来的高考打一个有准备之仗。
各省什么时候开始新高考改革?
2014年9月4日,国务院印发指导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纲领性文件,标志着新一轮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全面启动,全国各省市分批次开始新一轮高考改革。2017年,浙江和上海新高考政策全面落地,北京、天津、山东、海南作为第二批试点正式启动高考改革。
2018年,更多省市按计划开启新高考改革,也有省份选择推迟。截至10月,广东、福建、江苏、湖北等省市已确认2018级高一新生启动新高考改革,并开始探索配套教学、考试措施。而安徽则决定2018年暂不启动实施高考综合改革,2018年秋季入学高一新生高考仍按原办法进行教育教学。
新高考近在眼前,很多考生家长对高考改革的新变化措手不及:文理不分怎么选科?等级赋分怎么换算?综合素质评价和综合评价招生是一回事吗?……别着急,新浪教育为您总结新高考四大变化,助您理解新高考。
变化一:考试规则
取消文理分科,部分科目一年两考
新高考改革的一大亮点在于取消文理分科,考生从理化生政史地等科目中任选三门,作为参加高考的科目。此外,新高考打破“一考定终身”,给学生更多次机会,高考不再是奋斗三年毕其功于一役。
1、统一高考
各省市全国统一高考仍然安排在每年6月,但只考语数英三门,其余三门成绩由选考(等级性考试)产生,分散在统一高考前。
高考英语则发生了很大变化。一方面,各地增加了考试机会,考生可以自由安排复习进度,选择发挥更好的一次计入高考总成绩;另一方面,各省市更加注重语言综合素质的考察,在笔试之外另设听力,或新增口语考试。
2、学考和选考
学考(合格性考试)与之前的会考类似,考生高中所学的所有科目都通过考试,即可拿到高中毕业证。
考生还需参加选考(等级性考试),从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6门科目(浙江多一门技术)中选取三门代替之前的文综/理综,计入高考成绩。
变化二:成绩呈现
选考等级赋分制,卷面分数不等于高考成绩
新高考的另一大特色在于等级赋分。通俗来讲就是说,把考生单科排名折算成相应的分数。
新高考不分文理科,改为7选3或6选3,考生的高考科目有20-35种组合方式,各科的学科特色、难度各不相同,把卷面分加在一起没有可比性。相比卷面分数,排名则是更为公平体现实力水平的方法。
例如,据北京市教委介绍,北京等级性考试成绩将分为5等21级,其中A等占15%,B等占40%,C等占30%,D等占14%,E等不超过1%。等级性考试成绩在计入高校招生录取总成绩时,每科成绩由5等细化为21级。其中,A1为满分100分,E赋分40分,相邻两级之间的分差均为3分。
假如北京考生小明高考选择了物理、历史和地理三门科目参加等级性考试,其卷面成绩分别在选考该科目的考生中排到20%、5%和13%,对应的等级分别为B1、A3和A5,根据等级折算规则,计入本科高校录取总成绩的分值分别为85分、94分和88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