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免费邮件用户注册网站地图
新浪首页 > 文化教育 > > > 正文

残酷青春与游戏文化(附图)

http://www.sina.com.cn 2001/03/28 18:42   三联生活周刊

  导语:一部在东京上演的暴力新片《圣战》,引发关于少年的破坏力量的激烈争论

  是圣战,还是乱战?

  精致的弹簧刀穿过了一个好争论的女孩的前额,下一个死去的是平时爱发牢骚叽叽歪歪的男生,一颗绑在他脖子上的炸弹把他的脑袋炸开了花。其他学生则用弓和箭、鹤嘴锄和大镰刀互相屠杀。不消15分钟,备受争议的暴力电影《圣战》即呈现这样的画面。

  影片表现未来的日本:“生命是一场求生游戏,聪明者生存。”坚定执行政府“P.R大逃杀”方案的法西斯老师对学生发表噩梦般的演说,整个班的42名学生被弃在荒凉小岛上,每个学生都被武装起来,被迫上演生存游戏的真实版。他们彼此杀戮,把自己的同学一个又一个地杀掉,就像摘掉棉花里的杂质一样。坚持到最后的一个人,就能活下来。

  这派未来主义的恐怖画面,让每一个看电影的人不禁要问:难道成年人真的无力描绘出他们后辈的美好未来?

  影片给人的感觉像是:日本怎么解决这些任性的年轻人?让他们彼此杀掉好了。

  这情形对于我们隐约有一种阴森可怖的熟悉:现实生活中人们坚定地遵从竞技场上竞技者数量递减的原则,期间有清醒者,也有反叛者。

  日本的少年们喜欢把自己的头发染得缤纷七彩,他们好斗,冲动,易怒,穿着古怪。随着社会竞争的激烈程度增加,少年暴力案件不断增加,今年头两个月的少年犯罪率比去年增加了25%。学生犯罪则更集中在辍学生和学校之内。

  令人惊讶的是,有1/4的高中生承认他们曾经对同学使用暴力发泄愤怒或遭受过同学的暴力袭击。上个星期,日本法院刚刚判决几起少年犯罪案件。17岁的高中生用锤子杀死一名妇女,15岁的初中生被控用刀刺死三名他的邻居。两名高中生疯狂抢劫出租司机并杀了他。知道这些,看这部充满少年杀手的冷血电影时也不至于过分震惊了。

  《圣战》改编自1999年出版的高见广春的畅销小说,由曾导演《虎!虎!虎!》的70岁老导演深作欣二执导,著名导演北野武也参与演出,《圣战》还获日本蓝丝带电影节大奖,自一月上演以来,票房突破20亿日元。

  《圣战》呈现的少年冷血的黑色场景令人颤栗,愤怒的父母们强烈要求政府禁演此片。日本的电视台普遍拒播该片介绍,国会的部分民主党议员也呼吁禁映该片。

  但禁止的声音越是咆哮,人们就越是想看它──尤其是不够年龄的未成年人。在戏院外搭帐篷排队买票的人,大多是和电影里主角们一样年龄的高中学生。《圣战》最终能突破禁令在于做了让步:禁止16岁以下的少年观看,部分过于血腥的画面做了马赛克处理。尽管日本少年已经习惯了电影暴力,电影院里还是有许多年轻人中途离开了──因为觉得太过血腥和恶心。有人尖锐地批评:“《圣战》是一部二流的杀戮片,只是表现孩子们互相杀戮,但是并没有表现孩子在此刻是被损伤和戕害的。”

  游戏就是Doom, Blood和Quake

  社会学家声称只有少数精神不健全的孩子才会模仿电影里的暴力行为。

  如果漫画、游戏不再暴力,那它们还是漫画以及游戏吗?一个悖论式的拷问。

  《圣战》的血腥情形有点像经典恐怖漫画《漂流教室》,但更像是关于生存的暴力游戏。

  在各种诱发少年暴力犯罪的因素中,各种暴力游戏成了社会舆论声讨的对象。游戏业似乎要成为这场道德灾难的替罪羊了。自从id Software推出划时代的Doom以来,电脑游戏发展迅猛,今天,角色扮演射击游戏甚至成为推动电脑硬件迅猛发展的一个主要动力之一。软件开发商与硬件厂商共同努力的结果,是使游戏场景极为逼真──这些虚拟的场景究竟对少年有什么样的影响?

  美国ABC新闻网的黄金栏目“20/20”节目曾邀请David Grossman前来参加电视专访,就游戏暴力问题展开探讨。David Grossman是一位美军退役中校,曾担任西点军校的心理学教授。他在退役之后,写了一本名为《停止教唆我们的孩子去杀戮》(Stop Teaching Our Kids to Kill)的书,对包括电视、电影和视频在内的游戏暴力展开猛烈抨击。他把角色扮演射击游戏比喻为“军事质量的谋杀模拟器”,它们在潜移默化地教唆孩子们杀人。其观点非常鲜明。这本书在亚马逊书店卖得不错。

  “游戏工业正在堕落,他们堕落得非常厉害。”

  “最有力的数据,是游戏业自己对那些游戏进行定级,比如‘不适合儿童’这样的分级。他们创造了‘M’级别,即M类游戏,用游戏业的话说,M类游戏就是不适合17岁以下未成年人玩的。那也就相当于NC-17——17岁以下不能进入,而实际上人们根本无法追踪是否真的如此。

  在今天,NC-17被用来标志那些与性有关的电影。而在游戏业,有其自己的定级体系,由心理学家和顾问提出建议,认定哪些游戏对17岁以下的未成年人有害。当游戏供应商把游戏推向市场时,却有意的通过成年人把它们卖给青少年。当他们无法提供足够的安全保障时,便通过支付一定费用的方式逃避法律义务。

  我必须说明的是,当一个游戏作为商品出售给孩子时,我们没有责任和义务去证明这个商品是有害的,他们(也就是生产商)却有义务证明这个产品是无害的。任何人向青少年出售任何产品都有责任证明他们的产品是安全的。从这个角度来说,游戏业不仅没能证明他们的产品是安全的,相反还证明了他们的产品实际上是不安全的,是有害的。”

  游戏业自己为自己的游戏定级,而且拒绝对他们的分级体系进行控制。这就像烟草业、枪支业以及酿酒业明知道他们的产品会对青少年造成危害,却又拒绝对其产品加以控制一样。一些很出色的游戏的广告上会说:“心理学家认为感受杀人时的感觉是很重要的”,还有的说“感触一下你的枪带,冷血,无所谓的谋杀。”

  看电影《圣战》的少年,他们像海面上的潜水者,因为太轻所以难以下潜,也没有任何可以借助的帮助。他们的成长或许有小小的荆棘,但没有真正的苦痛。

  《圣战》里,最后有一对少年恋人活下来了,因为他们学会了对他人有信心,并且信任彼此。彼此越来越疏离的日本少年,反而在一部痛苦悲惨的电影里看到了一点信心。(文/菲必)

  更多精彩文章请看《三联生活周刊》第12期


文学艺术、留学移民、求职应聘、英语学习,尽在新浪网文化教育频道

发表评论】 【读书沙龙】 【金庸客栈】 【关闭窗口

新 闻 查 询


 相关链接
你死一个我看看(2001/03/29/ 16:40)
数字与声音(2001/03/29/ 12:04)
欧洲独立影院:乌托邦岛屿(2001/03/29/ 12:02)
沈宏非:还是没尊严(2001/03/29/ 11:57)
三联生活周刊 (2001年第12期) 专题
 新浪推荐:定制您关心的新闻,请来我的新浪
2001奥斯卡奖完全接触
新浪汽车频道改版:汽车新闻 用车修车…
新浪网网友个人专辑全新改版
男人女人频道倾力推出爱情小说连载
组图:超级名模王海珍展示世界足坛经典队服
时尚组图:人体艺术写真获奖作品展
新浪网滚动新闻每日1700条
享受手机短信息服务

网站简介 | 用户注册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中文阅读 | Richwin | 联系方式 | 帮助信息 | 网站律师

Copyright © 2000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

北京市电信公司营业局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