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文化的核心价值
也许国内的读者会觉得,一个已经读到五年级、马上就要毕业的美国小学生,对其数学能力的要求,仅仅限于加、减、乘、除运算,未免水平太低了。
我婆婆退休前是搞幼儿教育的,她看到美国小学生整天“都在玩”不免叹气,她对我说,施嘉特今年五年级,马上就小学毕业了,要是在中国,学生的压力已经很大,整天埋头做功课。可是你看这孩子,每天放学就出去和一群野孩子打美式橄榄球、踢足球……疯玩,做作业、弹钢琴的时间那么少,你做母亲的要抓紧啊!我说,施嘉特在学校成绩几乎全A,除了偶尔失手,有时候连着拿几个100分回来。对美国小学生来说,我觉得够了。小学教育不是精英教育,我更注重他运动、课外活动、交友联谊等的全面发展。
当然,婆婆还是不满意,她说美国的功课太松、作业太浅,估计考试也很容易。她强调,我们中国人讲究打基础——扎实的基础。其实,美国人也讲究打基础。只是中国的所谓的“基础”,和美国人的不同罢了。美国人讲究做人的底线,这种观念就是从小培养起来的。美国小学生要打的基础是做人的自信、诚实、善良、公正、包容,以及独立自主的意识,也就是说,他们从小就学会了美国文化的核心价值,而不是为这个核心价值服务的知识。
然而,与我婆婆持相同观点的大有人在,更有甚者把美国的中小学教育贬为“一塌糊涂”,其中措辞最激烈、情绪最激动的多是从中国来的中小学教师。他们得意的是,每年国际数学竞赛名列前茅的都是中国学生,美国的中小学教育简直无法和中国的相比。有时候,美国中文报纸上还有大标题:“数学比一比,美国只能算发展中国家”。
有一次华人聚会,孩子们的父母回忆起自己年轻时的故事,在场的女士坦白,当年找丈夫的标准几乎都是要“学习好”,也就是“成绩好”的,外形、性情、修养都在其次。女生们的眼睛都盯着班上的学习尖子,成绩排名在班上第一名的就是好,全年级第一的更好……而眼下自己的下一代,如果你问她们班上男生谁的学习成绩最好,她们很茫然,但学校里哪个男生运动最出色,绝对了如指掌。如果你恭维某个漂亮的女生,说她可以嫁给一个学习状元,她多会很不屑,甚至觉得受污辱,“什么呀,谁要那些书虫?”学习尖子(如果只会学习,没有其他爱好、专长的话)多被同学孤立。为了避免失去友谊,保持原有的知名度和受欢迎程度,不少成绩优异的学生拒绝去荣誉班,怕的就是失去原来普通班的旧朋友,甚至一些学生故意在考试中失手,变得和大家一样普通。在孩子们眼里,朋友、友情、快乐,比成绩重要多了。
美国小学生作业的“难度”
一位带着9岁儿子来美国的父亲感叹,把儿子交给美国学校真是忧心忡忡,那是什么样的学校呀!课堂上随意得像自由讨论,可以放声大笑;老师和学生常常坐在地上没大没小;上学就像在玩游戏;每天下午3点就放学;还居然没有统一的教科书。
他给老师看儿子在中国读的四年级的小学课本,老师告诉他,到六年级他的儿子都不用再学数学了。他当时就后悔了,把儿子带到美国耽误了学业。在中国,小学生的书包都是沉甸甸的透着知识的分量,再看儿子,每天背着空空的书包,还高高兴兴地上学放学,一个学期眨眼就过去了,他不免心虚,问儿子,来美国上学印象最深的是什么,儿子回答:“自由。”
再过一阵子,孩子放学后直奔图书馆,倒是常常背满满一袋书回来,可是没两天就还了。他又问,借这么多书干吗?儿子回答:“做作业。”然后,看到儿子在电脑上打出作业的题目《中国的昨天和今天》,他惊得差点跌地,这都是什么题目?试问哪位在读博士生敢去做这么大的课题?他责问儿子这是谁的主意,儿子正色道:“老师说,美国是个移民的国家,每个同学都要写一篇关于自己祖先生活国度的文章,还要根据地理、历史、人文,分析与美国的不同,并闸述自已的观点和看法。”这位父亲没有做声。
过几天,他看到儿子的作业出来了,一本20多页的小册子,从九曲黄河到象形文字;从丝绸之路到五星红旗……整篇文章气势磅礴,有理有据,分章断节,特别是最后列出的一串参考书目,做父亲的大气不敢出,这种博士论文的气派,他是30岁过后才开始学到的。等到孩子六年级学期快结束的时候,他更是瞠目结舌,老师留给学生一连串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问题,简直像是国会议员候选人的前期训练:
“你认为谁应该对这场战争负责?”
“你认为纳粹德国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如果你是杜鲁门总统的高级顾问,你将对美国投原子弹持什么态度?”
“你是否认为,当时结束战争最好的办法就只有投原子弹?”
“你认为今天避免战争最好的办法是什么?”
美国历史只有区区200年,却足以开启学生们的智慧大门。
技工和总裁的区别
这位父亲还记得,他儿子小学毕业的时候,已经能够很熟练地利用图书馆的电脑和微缩胶片系统,查询所需的文字和图片资料。有一次,父子俩因为对狮子和豹的觅食性发生争议,第二天儿子从图书馆借回美国国家地理学会拍摄的有关动物的录像片,父子俩一边看一边讨论。美国小学生这时候已经学会了有疑问去哪里找答案的方法。
除了图书馆,美国中小学生做作业和一些研究报告,很多时候是靠查询有关网站。
中国留学生来美读博士,从入学到毕业,拿下博士学位需要5年。在研究生院,很多人都有相同的感触,凭成绩拿奖学金,美国人常常不是中国留学生的对手,可是一到实践领域,搞点研究性的课题,中国人往往不如美国人机灵,没有他们那么富有创造性。等到大家手里都捏着博士毕业证书找工作时,在写简历上中国人又落后了一大步,不会“吹”。这里我说的不会“吹”,不是指没有吹的本钱,而是没有吹的本事。当然,这和整个基础教育体系和训练不同有关。中国人只习惯于在一个规定的框架里去施展本领,一旦没有了规矩,失去了指导,不见了原有的常规参照系统,对美国人来说是获得了自由,而对中国人来说,可能是丧失方向感、无所适从的恐慌与茫然。
再后来,等到了工作岗位,工作个五年十年就更见分晓了。中国人都只能做技术,最多升到技术部门的总管,几乎没有人可以做到大公司的总裁。这些让中国人瞧不起、不服气,具体技术不过硬的总裁们,他们的本事到底在哪里?他们的本事是,了解公司里员工们的特长,并让他们把各种特长发挥到极致;员工和部门之间谐调配合;把自己公司的价值所在,展示给投资商和客户,不断地拿到投资,不断地销售产品……要知道,这是典型总裁的活儿,而不是技工的。
本文转自《同步教育杨老师的博客》的新浪博客,点击阅读原文。
新浪教育家长课堂开课啦!!
家长课堂课程:
8月2日《申请美国名校,需要给孩子定制这4大方案》祁连山[干货文章]
8月4日《本国本科留学的准备》许轶[干货文章]
8月9日《申请美国名校新SAT、ACT考试如何选择与备考?》许轶[干货文章]
8月10日 《揭秘被世界三大顶级艺术院校看重的作品集啥样》字文莉[干货文章]
8月11日《家长如何培养学生的托福自学态度》祁连山[干货文章]
8月16日 《中国小留学生与美国寄宿家庭的“火花”》卢巍[干货文章]
8月17日 《美国留学生毕业后的发展趋势与美国绿卡办理》李凯[干货文章]
8月18日《如何从申请角度选择国际课程/国际学校》老查[干货文章]
8月23日《申请美国名校如何策划课外活动》老查[干货文章]
8月24日 《美国与加拿大移民的福利、风险、生活对比》宁嘉晨[干货文章]
9月5日《看不懂大学排名怎么申请美国名校》黄德容[干货文章]
9月6日《留美:为何中国学生扎堆选工科商科计算机?》黄德容[干货文章]
9月7日《美本申请要求多:GPA托福SAT哪个更重要?》黄德容[干货文章]
9月13日 《SAT和ACT选择终极秘诀:你是文科还是理科生?》祁连山[干货文章]
9月14日《富三代蓝图:如何在美国聪明投资买房赚学费》Luc Bin Wang[干货文章]
9月19日《加拿大新总理上台:投资移民7大利好政策》丁巍[干货文章]
9月26日《美本申请:被哈佛招生官青睐的文书究竟什么样》黄德荣[干货文章]
9月27日《想申哈佛耶鲁斯坦福:课外活动只需要做这6项?》黄德荣[干货文章]
9月29日《独家揭秘:史上最全高中生出国备考规划策略》钱甜[干货文章]
10月8日《美高申请面试中招生官必问问题大曝光》李素荣[干货文章]
10月10日《EB5移民投资者:不懂这些门道怎么能申请到绿卡》刘宇[干货文章]
10月12日《不当海清那样的妈妈 你不得不知这些留学误区》宋璟[干货文章]
10月13日《孩子是不是优等生?四份报告看懂加国高中全貌》朱凡[干货文章]
10月18日《全球移民收紧 澳大利亚投资政策依然稳健》王欲弘[干货文章]
如何听课:扫描二维码关注“国际学校家长圈”(ischoolQZ),回复“入群”,查看
责任编辑:尹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