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回放
5月23日,由团市委、市教委等部门联合组建的“大学毕业生基层服务团”第三届招募活动启动。此次招募将从全市的70多所高校中招募1000名应届大学毕业生,到北京市的10个郊区县的街道、单位、学校开展为期一年的志愿服务工作。今年的招募通知中更加明确了志愿者在志愿服务一年期满报考研究生时总分可加10分等政策
。
4月,记者从2005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中获悉,今年起,教育部门将考虑在高校中设立一种新的“奖学金”制度,将在部分高校中试点,政策将准许高校抽出每年奖助学金的一部分作为鼓励大学生到基层、到西部、到艰苦行业就业的奖励金。
4月,人事部公布了国家最新大学生就业政策,教育部也发出《做好2005年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重点工作的通知》,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和艰苦地区工作,并要求高校要积极开展为到艰苦地区、艰苦行业就业的毕业生提供奖励或代偿助学贷款工作。
1100元月薪>50万年薪
总有一种感动让我们泪流满面。当“西部”、“就业”这样的名词纠结在一起时,足以制造出种种感动。在西部,有放弃大城市工作机会前来就业的毕业生,还有普通志愿者。若干年后,他们中的一些人重回都市,也有一些人就此扎根于西部、基层。
一个毕业于清华大学经管学院的硕士生,一个让企业开出50万年薪的精英,却出乎所有人意料,选择在廊坊做着月薪1100元的公务员。而这只缘于那段在他生命中留下太深印迹的支教经历。他叫侯贵松,今年28岁。
“2000年8月28日,我开始一年的西部支教之行……”几年前,写下这段文字时,侯贵松或许没有想到,等待他的是足以影响他一生的经历。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