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非洲
在于近日结束的赴埃塞俄比亚服务的青年志愿者招募工作中,一个北京语言大学英语专业应届毕业生成为第一个报名的人。西部、基层、艰苦地区……有毕业生
不满足于此,他们将目光投向国门之外。
在李海豹23岁那一年,他中止了学业,从母校北京林业大学飞往丹麦,再从丹麦飞到西南非洲的纳米比亚,从事援助非洲儿童的工作。14个月的磨练,与鳄鱼一起熬过夜,在不安全的黑人街区迷过路,见识过可怜的非洲女人的一生,李海豹珍视这段经历如人生财富。
1998年,一个偶然的机会下,李海豹结识了一个叫DAPP的国际组织,这是丹麦一个专门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人道主义援助的国际组织。听说可以免费去丹麦读书、工作,甚至可以支援非洲,李海豹兴奋得什么都没想,往家里挂了个电话,就办了休学手续。
李海豹主要的工作范围是方圆30平方公里区域内的30个村级幼儿园。他负责视察这些幼儿园的工作情况,提出建议,培训老师,同时也教孩子们英语和游戏。“村里的幼儿园和中心幼儿园的条件比起来差远了,‘草棚幼儿园’占大多数,就是围一圈木棍,在上面搭树叶,里面没有桌椅,孩子们坐在石头上,用树枝当笔,沙地当纸。幼儿园老师的水平也很低,一般是些受过小学教育的村里的女青年,有的甚至连26个英文字母都说不准。我所要给他们的是一种鼓舞,一种激励,告诉他们外面的世界有汉堡包,有汽车,他们才会有向往,才会有努力的动力。” 李海豹说。
李海豹睡过窑洞,在黄土高原上撒过欢。虽然家境不错,但也亲历了西部的艰苦。谈及为何舍弃家乡,远赴非洲,李海豹给出了这样的回答:“去非洲之前,脑子中的概念很单纯,非洲落后,非洲的孩子是世界上最不幸的孩子,我得去那里帮帮他们。”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