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就业争辩:教学生做“打工仔”有问题?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1月24日 11:07   东方网-文汇报

  教学生做“打工仔”有问题?

  现象一:复旦光华公司是大学生自己创办起来的公司。当年光华公司的两位学生总经理,现在一位是复旦大学985平台的负责人,另一位是学校某知名学院院长。据复旦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汪源源教授介绍,他在上世纪90年代初研究生毕业时,同班有两名同学分别去了两家刚创办的公司:深圳华为和上海复星。其中一人坚持到现在,已成为华为的副总裁,而另一个去了美国,现在仍是“打工仔”。

  现象二:据某知名高校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同学透露,现在学校里虽然也开设了创业类的课程与讲座,但感觉“流于形式”,很多讲授创业教育的老师,本身没有创业经验,甚至连在企业的工作经验都没有。“‘纸上谈兵’可以头头是道,但要付诸实施,是难上加难。”

  观点一:“对于有创业激情的大学生,我们有责任为他们提供最优的资源,帮助他们实现梦想。”印杰认为,提供资源是学校责任,是否能出现创业的成功案例,那不是高校追求的目标,“过程比结果更重要”。

  据了解,上海交通大学为有创业理想的学生,提供了一整套课程培训,本科二年级一直到硕士、博士均可以参与到此课程中来。在这个培训平台上,国内具备创业经验的优秀企业家,会为大学生开讲座,告诉他们创业的经验。在上海交大,风投公司每年有投资意向的一两个项目,总是出自这个培训课程。“光有创业的火花是不够的,我们要给学生提供创业的训练平台。”

  观点二:“我们并不要求学生一毕业就去开公司,但如果大学培养出来的学生,一辈子以做个‘打工仔’为目标,那我们的教育就有问题了。”上海理工大学管理学院副院长杨坚争教授认为,创业需要各种素养与精神,但无论是大学的教材还是教学体系,都没有把创业所需的精神融入其中,导致高校培养出来的大部分学生都是“就业型人才”。

  学生创业助推产学研合作?

  现象:高校教授长期埋头于实验室钻研课题,而要将科研成果转变为产品、对接市场,实在没有时间与精力。“我们不可能既做教授,又做企业家,而如果这些科研成果不能进入市场,只能是实验室里的成果。”不少高校教授都曾经叹过这样的“苦经”。孙洪涛曾经是汪源源教授的学生,这位曾上过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的创业大学生,在2004年3月就发起创办了上海复展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充分利用专业技术嫁接市场。

  正方观点:“学生创业是实现高校产学研合作的一个渠道。”汪源源认为,科研成果可以通过单一学科解决,而转接市场需要经过很多环节,团队、人力、运营等。近年来,复旦大学允许本科生进入教师实验室,了解前沿科研领域,“这批学生既可以跟着导师熟悉科研成果,又有时间与精力组成团队,探索市场,把科技成果转化成生产力。这些学生创业的话,可在高校和市场之间,起到‘桥梁作用’”。

  反方观点:“能成为‘幸运儿’的大学生终究只是少数。”毕业于上海某重点大学的小伟说。本科期间,小伟曾在“首届美国马里兰大学中国商业计划书大赛”和“李光耀杯全球商业计划挑战赛”中入围前三,大四时又和同伴一起筹划开办了公司。他分析,商业模式与赢利模式是非常容易“拷贝”的,大学生由于缺乏市场经验与人脉资源,即使有了新鲜、成熟的想法,也极有可能刚进入市场就被更有经验的公司复制。“别人会在更短的时间内比你做得更好,除非你所拥有的技术是‘独一无二’的,但这样的机会少之又少。”

  点评:近年来,在大学生群体中确实出现了一些创业成功的个案,但时下“大学生创业”是否已经成为一个“真命题”,还有待商榷。对于学生创业问题,各方还须冷静、理性地看待,不能仅仅因为少数已经成功的个案,而把结果作为导向,过度追求学生创业成功的比例,这样只会适得其反。记者 王乐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Powered By Google 感动2008,留下你最想说的话!

相关链接

·改革30年30城市变与迁 ·新浪《对话城市》 ·诚招合作伙伴 ·新企邮上线更优惠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