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近日,被称为“裁员排行榜”的“2009郑州职位危机排行榜”引发争议,地产、汽车销售员等8类职业均榜上有名,不少网友表示,在当前时期对职位危机排行榜非常关注,对此,专家提醒大家,就业时不要盲目相信排行榜,求职时要有自己的主见。(2009年1月2日新京报)
职位危机排行榜,虽然很多人可能是第一次听说,但却是一个符合一般社会发展规律的“新鲜”事物。就象经济发展形势较好时,我们会看到各种各样的“热门职业排行榜”一样,经济出现较严重的困难时,类似这种“职位危机排行榜”往往也会应运而生。当年日本经济泡沫破灭时,有关“高危职位”的议题就曾备受关注。形势较好时关注热门职业,是希望能找个更好的工作,经济困难时关注危机职位,是希望能回避最差的岗位,这种趋利避害的做法,即符合发达国家的经验,也符合大众的一般心理。
应运而生的“职位危机排行榜”具备多维价值。首先,“排行榜”对社会公众自主择业具有指导借鉴意义,这是其最显性、最重要的作用。当然,就象经济发展形势较好时,大家不应一股脑都去追逐热门职业一样,经济困难时也不能盲目回避“高危职位”,任何时候,这类就业指导都是仅供参考借鉴,“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根据自身的爱好优势扬长避短是最重要的。其次,“排行榜”有助于投资者、管理者认清当前形势,进而做出更科学的决策。虽然其日常决策已经有较成熟的架构,但在金融风暴的特殊时期,“排行榜”有其更接近现实的价值。最后,国家在确定宏观调控的方向和力度时,“排行榜”可作为非指定性的参考依据。越是在经济低迷时,保障就业就显得越发重要,而“排行榜”恰恰可以反映出就业方面的很多信息,这对国家出台促进就业政策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因此,对“职位危机排行榜”,要尽快对其进行规范。只有在规范的前提下,确保其权威性、科学性,上述作用才能显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