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今年,北京市属高校普遍引入了“模拟公司”创业实训课。学生自己组建创业团队,在全球模拟公司的仿真“商海”中模拟经营,练习公司礼宾礼仪,熟悉商业语言交流,演练工商注册、商业贷款流程,锻炼创业能力。有的大学生直接把课堂上的模拟公司开到了课下,北京工业大学4支成熟的模拟创业团队都已经建立实体公司。
YBC(中国青年创业国际计划)北京办公室举办的青年创业大讲堂是各高校普遍引入的一项就业指导课程。今年,中央美术学院、北京服装学院、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北京农学院等10余所高校毕业生接受创业培训。北京农学院的村官毕业生陈墨获得了YBC提供的5万元创业启动金,她选择在京郊种植蘑菇,受到社会各界关注。
鼓励大学生创业曾引起质疑。一位自主创业成功的媒体人曾经表示,创业的道路充满荆棘,个体的成功并不适合所有大学生,特别是找不到工作的大学生。而在中国大学生家长心目中,大学生毕业后最好能有“金饭碗”、“铁饭碗”的工作,自己创业的路子,很多人不能接收。
中国传统观念使得中国大学生创业不像西方国家那样水到渠成,但高校创业教育的空白也缺乏对毕业生必要的引导。“现在有创业意向的毕业生多了,只有对他们做全方位的引导与服务,大学生才敢于去创业。”北京服装学院就业指导中心主任孟庆瑶说,引入各种创业课程,利用社会力量是高校现行的普遍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