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求职转折点:大学生创业的梦想与残酷(图)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3月16日 10:08   京华时报

美术专业的刘宾毕业后开了手工风筝店。
美术专业的刘宾毕业后开了手工风筝店。

  又要到大四学生面临人生转折的月份。是找份安稳的工作,还是自己创业,抑或是继续留在学校读书……这是个问题。尽管创业艰苦,但还是有更多的毕业生选择尝试,或许这条路最能体现自我价值。但现实往往很残酷,并不是所有的创业梦想都能实现。

  小有成功型

  每月的营业额是我所满意的

  “欢迎致电长沙手机平台网……”随着一阵悦耳的音乐声,卢小勇接起电话,“喂,你好!” 

  和其他同龄人相比,这个25岁的湖南大学在读研究生在谈吐间会有意无意流露出商人的气质。屈指算来,从2004年卢小勇创办“小卢手机”网站以来,这个手机平台已经从当初一个不成熟的“想法”逐渐成长为他生活中最重要的一部分,“我会一直把它做下去”。

  买手机自办网站

  2004年,卢小勇还是湖南大学化工系的一名大二学生,为了能买到性价比高的手机,他花了近一个月的时间在各大手机论坛以及长沙的手机卖场转悠,四处打听情况。 

  在“取经”的过程中,卢小勇发现,许多大学生和他一样,面临同样的问题:我需要买什么样的手机?我能接受的价位是多少?这个价位哪款手机最合适?它的优缺点等,“许多人不会考虑到这些问题,或者即使考虑到也没有渠道去了解信息”,卢小勇萌生出一个想法,“何不自己办一个手机平台,由我来提供信息,帮助大家买手机?” 

  2004年,网络的普及性还不算高,卢小勇决定先在湖大校园里打响品牌,所以一开始没有利用网络。他联系并考察了一些供货商,确定货源的质量后,在湖大校园的海报栏里大贴广告,“出于对同校同学的信任,当时还是有不少人来找我的”,从2004年4月份到9月份,卢小勇都在贴海报,当时平均每月有2000至3000元的盈利,对于一个没有任何经验的大学生来说,已经算是一笔不小的收入了。

  中途转手继续读研

  “2004年9月份起,我开始做网站”,卢小勇学的是化工专业,对计算机领域并不熟悉,便找同学帮忙设计了一个简单的网站“小卢手机”,自己只负责日常的更新和维护。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小卢手机”除了提供先前手机货源的比较、报价等,还开辟了软件下载、手机交流等板块,卢小勇的手机知识也越来越丰富,“网站业务在发展的同时,我也在不断学习”。因为之前在学校的口碑,网站开张后,许多老客户口耳相传,加上与相近的知名网站进行链接,更多的新客户被吸引而来,卢小勇的手机平台越做越好,还请了人来帮忙。 

  2004年年底,因为学业和其他原因,卢小勇感觉忙不过来,于是将网站转让给其他人,自己选择接受保研,继续在本校读研究生,“只是玩玩而已,并没想到把它当一项工作来做”。

  接回网站重新开张

  2007年,虽然研一在读,但偏爱物理的卢小勇还是提不起对本专业的兴趣,“想找点其他的事情来做”,恰逢这时接手“小卢手机”的人萌生退意,卢小勇又将自己的网站“接回家”,为此他还专门向学校申请休学一年,将毕业时间延迟到2010年。 

  重新打理网站内容、联系供货商和客户、进行推广宣传,休整一番后,卢小勇的手机网站重新开张,又迎来红红火火的日子,此时他才意识到,这个网站就像他的孩子一样,已经成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两年过去了,更名为“长沙手机平台网”的网站已经成为长沙市内知名的手机交易平台,在百度搜索关键字“长沙手机”,排名第一的就是“长沙手机平台网”。除长沙外,它在衡阳、邵阳、常德、益阳、株洲都有自己的实体分店,员工也在不断扩招中。“每月的营业额嘛,保密,但肯定是我所满意的”,卢小勇说,现在自己反而怀念起大二天天贴海报的日子,“很苦很累,但是最开心”。 

  他说,毕业后不打算寻找和本专业相关的工作,只想一心一意把网站办好,“除手机外,还会考虑加入新产品”。

  创业失败型

  总有一天我要杀回北京

  2009年12月16日晚,23点,王杰森(化名)仍在工作,用好朋友闫晨曦的话来说,他这人有点“强迫症”,总是力求一切完美,“加班肯定也是自己主动的”。

  大学生创业卖花生

  去年4月初,中国传媒大学文学院的大四学生王杰森面临毕业。和周围的同学一样,起初他到处投简历、跑招聘会,但之后意识到投出去的简历如泥牛入海,就干脆不在这上面使劲了。经商世家出身的王杰森,打算做点不同的事:自己创业赚钱。 

  从哪里入手呢?王杰森首先想到自己最熟悉的产品——老家河南开封的一种麻辣花生。这种花生入口香辣,极受市场欢迎。虽然在王杰森对麻辣花生动脑子之前,北京已经有了代理商,但开封麻辣花生对外销售时都是论斤卖,以散装为主,小包装的花生也并不精美,感觉像路边的下酒菜,粗糙而廉价。王杰森认为,可以将麻辣花生分装成精致的小包装打入市场,同时改变这种花生以前带给人的低端定位。 

  前期投入需要几千元钱,在王杰森的鼓舞下,两位好朋友作为合伙人入股,在北科大读经济管理的闫晨曦就是其中一个,“我和另一个合伙人(王的文学院同学)投入不多,大概1000多元,王杰森自己投了3000元进去”,她说,4000多元就是三人的启动资金。第一次进货,王杰森扛回几大袋花生,像堆化肥一样堆在寝室里。

  推销不易赚钱更难

  进了一大堆花生后,三个大四学生开始忙活起来。既然决定走精品花生路线,他们首先想到从学校的超市入手。去传媒大学的星光教育超市咨询后,对方告知上架产品的磁性标条就得花费一万多,三个学生立马打了退堂鼓,转而走迂回路线,找驻扎在超市门口的干果摊代售。 

  王杰森拿了几份小包装的麻辣花生,挨个儿送给超市门口的干果摊,如果对方满意,就留下几包请摊主代售。“虽然摊主都挺喜欢麻辣花生的口味,但对于我们产品的销路没有太大信心”,闫晨曦说,一开始他们都把花生放在干果摊免费代售,销售所得归摊主所有,之后才慢慢收取成本费。用这种半卖半送的方式,他们“拿下了”传媒大学校内三所超市,“也仅仅是成本费而已,保证我们不赔钱”。 

  相比到超市铺点,王杰森在校园网上的推销更成功些,他在核桃林论坛上发帖引起关注后,花生在三天内售罄。“辣得很过瘾,吃起来很香”,同学们都给了很高评价。

  完成学业事业止步

  刚开始做花生生意时,王杰森信心满怀,还准备在周围高校和社区推广,他当时曾说,如果销售情况好,就全力争取做总代理。但在学业即将完成之时,三人的“事业”却没有坚持下来。 

  闫晨曦回忆说,当时主要有三方面原因,一是人力不够,每天进货、铺货件费时费力,如果雇人帮忙成本又太高,同时毕业的时间越来越近,毕业论文、答辩等七七八八的事情都挤在一起,有点忙不过来;其次,他们发现目前北京已有的麻辣花生代理商,都在拥有同样货源的前提下做出了自己的门面和牌子,声势颇大,“我们根本比不过他们”。最后一项,就是资金,父母并不看好他们的“小打小闹”,无意投资支持。 

  王杰森说,三人曾想租店面,可每月租金加上雇员薪金对学生来说实在是一笔很大的开销,“我们还差点推着三轮车到学校旁边的小吃街去叫卖,但后来也没付诸行动”。种种现实的难题摆在眼前,最终实施了两个多月的创业计划不得不止步。 

  半年过去了,闫晨曦回到老家青海工作,再提起这项卖花生的经历,她很感激,“我从中确实学到了不少东西,比如在和老板打交道的过程中,锻炼了自己的口才,也知道如何管理资金的流向等,对我来说,是走上社会之前一次很重要的锻炼”。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更多关于 求职 创业 北上广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