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日报讯 华东师大中文系一位毕业生最近到人才市场看看,发觉几乎是理科生的“天下”--计算机、通信、精细化工、机电一体化等新兴行业求贤若渴。好不容易看到一家广告公司招“文案策划”,细看要求,人家要求“一年以上工作经验”;另一家公司招“文秘”,一问,工作内容是“打字、接电话”,他又不肯屈就……据了解,今年本市文、理科毕业生的就业难易差距正在拉大。目前,复旦大学理科应届毕业生的签约率为50%左右,而文科仅20%左右;有不少文史哲专业的毕业生打算放弃专业,只好到陌生的行业去“打拼”。
对此,上海交大人力资源管理研究所所长石金涛教授认为,政府机关、科研院所、新闻单位历来是文科毕业生的主要出路,而这些单位人才需求量不大,再加上地方政府机构精简的力度加大,需求量更是趋减。
文科毕业生就业有难度,再次给高校发出信号:学校招生计划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要有前瞻性。据了解,不少高校有些传统的文科专业,就业行情已连年“滑坡”,但招生规模仍未见缩小。原因之一是市场需求分析少;二是有些学校还是根据传统的专业设置,甚至根据教授人数“因神设庙”,制订招生计划。这实际上造成了很大的人才浪费。
专家们还认为,学文科的,要增强自己的就业竞争力,就必需拓宽自己的专业视野,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加深自己的工作阅历。文科毕业生就业,也不要眼睛只盯着大城市和高收入的企业,不少外地单位、基层单位需要大量的文科人才,如果能树立正确的就业观,调整好心态,同样有宽广的就业空间。
文学艺术、留学移民、求职应聘、英语学习,尽在新浪网 文化教育频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