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a.com.cn |
| ||||||||
新浪寻宝大行动,奖品多多,快来加入!! |
|
|
上海松江二中的高中生韩寒近来已成为许多人关注的热点人物。一个年仅17岁的高中生,已出版21万字的文学作品且销量极好,而他的功课几乎都不及格。韩寒休学了。“韩寒现象”引起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响。 是否媒体蓄意炒作? 谈到韩寒的小说《三重门》和新近出版的个人文集《零下一度》,许多学者认为,从作品和文本上看,韩寒确实表现出一定的文学和语言才能,但其作品缺乏内涵,显然还是一部中学生的习作。有学者指出,在《三重门》中,掉书袋的手法用得虽是十分圆滑,但到小说后半部分却越发显得捉襟见肘,即便是许多人认为的小说中的精彩论断,让人读来也有似曾相识之感,而且,这些观点大部分来自时下的大众媒体,并无什么新鲜东西,更谈不上创新。有学者指出,韩寒的成名作《杯中窥人》,其命题形式就是中国古代文人惯用的手法,所以,许多学者认为,“韩寒现象”商业炒作的成分似乎更浓。有些韩寒的同龄人也在互联网上发表文章,认为韩寒是媒体炒作的牺牲品。 怎么看待现在的教育? 是不是因为有了“韩寒现象”,我们就要否定现行的教育?著名学者雷颐认为,现代教育不应为天才服务,而应用最统一的教材、最统一的教纲,以最快的速度、相对最大的规模提高最大多数人的素质,而不必过细地考虑到个体。事实上,在这种相对制度化的前提下,为达到“最大的”、“统一的”目标也是难以考虑到个性或是每个个体的。 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韩水法认为:“制度性的教育体系”总有人不适应,因为它是面向多数人的。事实上,学校教育是具有渗透性的,它们可以直接地让人受惠。韩寒能写书,离不开周围的环境,离不开他父母、爷爷奶奶或朋友们的培养。试想,他从小就像狼孩一样生活在森林之中,不用说写出书来,连认字都是不可能的。在现代社会,有很多知识的学习是潜移默化的,但其核心是学校教育,韩寒只是没有意识到而已。我们的现代教育确实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在教学方式和教学体系上有许多需要改进,但这个制度努力为大众提供了一个公平、公正的受教育机会,通用的评价标准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更大的可能性,这些成就是应当肯定的,而不应因某些人着意的片面选择而被否定。 大学是否应该“破格”? 应该说,韩寒有一定的文学造诣,是一个“偏才”,那大学是不是就该破格录取他?韩水法提出,韩寒会写文章是否意味着就是“天才”了呢?有特殊才能的人很多,但有些人受到媒体较多关注,或者比较会利用媒体,成为名人,他们是否就因此而应该享有特殊待遇?他以为,既然韩寒根本就否定了现代教育制度,排斥这个制度,不愿意遵守这个制度所制定的标准,却又要这个制度来接受他,得到制度所提供的好处,这是不公平的,也是矛盾的。毫无疑问,社会应该为韩寒这样的学生提供发展的自由空间,而社会事实上已经为他提供了特别的优惠,而这些优惠是很多普通的学生享受不到的。他不应该自视为特权阶层。另外,我们很多高校,比如北京大学也招体育、文艺等特长生,但他们也要达到一定的水平才行,这已经为一些有特长的学生提供了优于一般人的条件。所以,是否要破格录取,正如雷颐先生所说,大学应该慎重再慎重。 新世纪的人才应该具备什么素质? 钱钟书、吴晗是本世纪的特例,新的世纪,这样的人能否成为大师尚待讨论,但有一点是明确的,一个连计算机都不会用的人很难在未来世纪生存和发展。作为新世纪的人才,必要的科学和人文知识是应该具备的。我们试想一下:一个没有高中文化程度的作家,怎样让他写出科学、人文含量很深的作品,他又怎样能认识和总结若干年后的社会发展?北京师范大学副教授肖川指出,写好文章是不容易的,它要求良好的综合素质,也应具有各种丰富的知识和理论。对于韩寒而言,中学教育应是最基本的,无论是对他现在的创作或是以后的发展。 但韩寒毕竟只是一个有特长也有明显缺陷的17岁的孩子,对这样的孩子能不能采取特殊的教育方式,让他扬长避短?肖川说,“怪才”是非常态的,如何使教育方式、招生录取等工作更具包容性,既有主观导向,又能兼顾非常态的个别,如何使我们的学校教育更为灵活、开放和多样化,以尽量适应不同学生的不同需要,这是需要思考和解决的。 湖北省一篇高考作文《为韩寒让一条道!》代表了许多中学生对韩寒的崇拜和惊羡,这使许多学者深感忧虑:我们的媒体到底应该怎样引导读者,特别是对韩寒这样的严重偏科的个例? 韩寒目前的状况显然不尽如人意,在为韩寒感到遗憾的同时,更多的人还是希望他能打好扎实的基础,完成基础教育,成为具有深厚底蕴的更出色的作家。(孙艳)(出自《科学时报 成才导刊》)
|
网站简介 | 网站导航 | 广告服务 | 中文阅读 | 联系方式 | 招聘信息 | 帮助信息
Copyright(C) 2000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