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辅导:考研政治高频考点突破之邓论与三个代表(2)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2月17日 16:51   北京领航考研

  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分析]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理论基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最新发展。始终做到“三个代表”就使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时期明确了指导思想,使党的执政有了共同的理论基础,使我们在前进的道路上始终具有强大的力量。

  (三)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1。党的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和发展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这一思想路线有力地推动和保证了拨乱反正与全面改革的进行

  [分析]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精髓,也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这一思想路线。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取得的一系列成就,都是与坚持这一思想路线分不开的。要把我们的事业不断地推向胜利,也必须始终坚持这一思想路线。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贯穿于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全过程。党的思想路线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过程中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我们坚持先进性和增强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

  [分析]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这一思想路线,体现在邓小平理论内容的各个方面和邓小平所作出的每一项重大决策中。在新的历史时期,党的这一思想路线在实践中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强调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把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看作是一个整体。

  2。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本要求

  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内在要求和前提。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的目的和归宿。尊重实践、尊重群众,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根本体现

  [分析]  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内在统一的。只有解放思想,才能解决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新问题,切实从我国的实际出发,确定发展的具体道路、方针和措施。要做到实事求是,必须把实践作为最高的权威,解放思想就是要使我们的思想符合时代特征和中国实际。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统一于实践。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尊重实践就必须尊重群众,尊重实践和尊重群众二者是高度统一的。

  邓小平同志提出的“三个有利于”是判断我们一切工作是非得失的根本标准

  [分析]  “三个有利于”标准,即“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三个有利于”标准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是对我国社会主义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标准的,都是社会主义所需要的,反之,都不是社会主义所需要的。 “三个有利于’’标准对于排除姓“社”、姓“资”的抽象争论的干扰,深化改革,加快现代化建设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3。弘扬与时俱进的精神

  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

  [分析]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它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时代变化、社会发展,马克思主义也必然要丰富和发展。必须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实际相结合,不断地进行理论创新,才能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结合起来。中国共产党只有不断坚持创新,才能不断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赢得人民的拥护,永葆生机。这既是党自身建设的要求,也是历史经验的总结。

  与时俱进就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要通过理论创新来推动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

  [分析]  弘扬与时俱进的精神,具体体现在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能够体现时代特征,要随时代主题的变化而变化;要把握共产党的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要在理论上进行创新,并以理论创新为先导,以发展的理论来推动和指导制度、科技、文化和各个方面的创新。

  (四)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

  1。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搞清楚这一问题的关键,是要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认清社会主义的本质

  [分析]  我们的曲折和失误,归根到底就在于对这个最基本的理论问题没有完全搞清楚。只有搞清楚这个问题,才能真正坚持社会主义,坚持和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关键是要进一步认清社会主义的本质;“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关键是要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

  邓小平同志对社会主义各方面的本质要求进行了阐述,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了新的科学水平

  [分析]  邓小平从生产力、生产关系、社会主义的目标各方面对社会主义本质进行阐述,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一论述突出了生产力的基础地位和人民的根本利益,从发展过程中把握社会主义的本质。从根本上破除了脱离生产力、脱离社会主义的目标、抽象谈论社会主义的错误观念,使人们对社会主义有了新的、更科学的认识。

  2。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及其确立这一任务的依据

  [分析]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因为:第一,马克思的唯物史观认为生产力是一切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第二,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社会本质的内在要求。第三,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显示社会主义优越性,并为将来向共产主义过渡奠定必备的物质条件。

  发展是硬道理,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现阶段发展生产力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分析]  我国社会主义的历史前提和时代特点,决定了必须把发展生产力作为全部工作的中心,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各种社会矛盾的解决,有赖于生产力的发展。建设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和精神文明,也需要大力发展生产力。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靠自己的发展,发展才是硬道理。

  (五)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

  1。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和特征

  [分析]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我国已经进入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二是我国的社会主义还处在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一方面,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已经确立;另一方面,还没有从根本上摆脱贫穷落后的不发达状态,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还不成熟、不完备。这个阶段就是逐步摆脱不发达状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阶段。

    更多信息请访问:新浪考研频道 考研论坛 考研博客圈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Powered By Google

更多关于 考研 政治 的新闻

·改革30年30城市变与迁 ·新浪《对话城市》 ·诚招合作伙伴 ·新企邮上线更优惠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