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辅导:考研政治高频考点突破之邓论与三个代表(5)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2月17日 16:51   北京领航考研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和框架

  [分析]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主要包括以下五个环节:(1)坚持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建立现代企业制度;(2)建立全国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3)建立以间接手段为主的完善的宏观调控体系;(4)建立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收入分配制度;(5)建立多层次的社会保障制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具有市场经济体制的一般特征:经济活动市场化、企业经营自主化、政府调节间接化、经济运行法治化。同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有自己的特征: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共同富裕为目标;宏观调控能力可以较资本主义国家更强。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主要任务

  [分析]  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建立有利于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体制;形成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机制;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完善宏观调控体系、行政管理体制和经济法律制度;健全就业、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建立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机制。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确立这一基本经济制度的依据

  [分析]  建立和调整所有制结构的理论依据,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的规律。我国社会经济的总体落后、多层次和不平衡状况,要求有多种经济成分与之相适宜,才能促进生产力进步,否则只能束缚和阻碍经济的发展。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这一制度的确立,是由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国情决定的。第一,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公有制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第二,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需要在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第三,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这一概念的提出,标志着我们在所有制结构理论和实践方面又有了重大突破。

  全面认识公有制经济的涵义。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坚持公有制为主体,促进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

  [分析]  公有制经济不仅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还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国有经济起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必须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必须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二者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不能把这两者对立起来。各种所有制经济完全可以在市场竞争中发挥各自优势、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

  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确定这一分配制度的依据

  [分析]  生产资料所有制性质决定分配方式。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决定了必须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收入分配制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也要求实行多种分配方式。

  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

  [分析]  各种生产要素都参与了生产过程,都在生产过程中作出了贡献。收入分配应该体现土地、资本、知识产权等的价值,更好地鼓励各种生产要素投入经济建设。把按劳分配与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

  正确处理按劳分配为主体和实行多种分配方式的关系,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注重社会公平,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

  [分析]  按劳分配是与公有制相联系的分配方式,其他分配方式是与多种经济成分相联系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决定了多种分配方式存在的客观性。处理好不同分配方式之间的关系,一是要坚持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二是要确立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原则。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依靠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但在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过程中,必须注重社会公平。公平既是社会主义的原则和要求,也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注重社会公平,就是要在收入分配中防止出现收入差距过大和两极分化的现象。

  (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制度

  人民民主专政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无产阶级专政。巩固和完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

  [分析]  无产阶级专政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观点。人民民主专政的实质是无产阶级专政。人民民主专政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无产阶级专政。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四项基本原则中的一项,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即人民内部的民主和对敌人的专政,同时进一步完善人民民主专政。

  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坚持和完善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分析]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政体,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必须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三权分立不符合中国的国情。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它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和统一战线学说与我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也是我国政治制度的一大特点。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合作的政治基础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政治协商制度是充分发扬民主,发挥民主党派参政议政作用,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制度。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加强民族团结、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途径。

  2。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

  [分析]  民主首先是指一种国家制度,包括国体和政体。社会主义民主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内在属性,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政治保证,也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紧迫性和长期性

  [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主政治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与高度民主的差距还很大,加强民主政治建设具有紧迫性;同时民主政治建设受各方面制约,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地统一起来

  [分析]  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三者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伟大实践中,它们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不能把它们分割开来或对立起来。

    更多信息请访问:新浪考研频道 考研论坛 考研博客圈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Powered By Google

更多关于 考研 政治 的新闻

·改革30年30城市变与迁 ·新浪《对话城市》 ·诚招合作伙伴 ·新企邮上线更优惠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