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讲述:四位考研过来人的成功调剂经历(2)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4月22日 14:57   跨考教育

  家人的支持让我梦想成真

  调剂人物:姚芳芳(E-mail:yff84543220701@sina.com)

  调剂历程:原报考中国传媒大学,后调剂到浙江工业大学

  2007年的春节是我所度过的25个年头中最难忘的,因为半年的考研之旅刚刚结束,整个假期都伴随着希望与失落。随着查分的日子一天天逼近,心情就一天天紧张,既希望快点到来,又希望它就此刹住脚步。现在回想起来,等待的日子可能是整个考研过程中最艰难的。

  查分的日子终于来临了,男友和我一起坐在电脑旁边,他同样紧张,但比我镇定。开始输入准考证号码,我心跳加快,大脑一片空白。终于成绩出来了,358分,比中国传媒大学上一年的分数线低两分,我的中传之梦就此破灭。不管怎样,还是要给父母打电话报成绩,因为考研不光是自己的事情,它牵动全家人的心。电话中强作欢颜地通知大家,国家线过了,就等学校的分数线下来,即使过不了,调剂也肯定没问题。父母安心了,可自己感觉压力更大了,知道即将面临一场更为艰难的战役,这场战役不仅需要毅力,还需要承受力。

  中传的分数线一向出来得比较晚,而此时很多学校已经开始发布调剂信息,我不能坐以待毙。对我而言,从事新闻行业是自己的理想,考上中传当然好,毕竟那里的新闻专业更强,可以学到更专业的东西,实践的机会也更多。但我也知道,环境毕竟是次要的,名校的光环也不是永久的,自己的努力才是永恒的,我更需要的是一个安静的校园,让我能够继续吮吸知识的养料。于是,我开始了艰难的调剂之路。

  如果说考研之前是自己一个人孤军奋战,如今便是全家总动员,家里人都极力支持我。男友负责每日上网搜索信息,第一时间关注各校的调剂信息;姐姐和姐夫则帮我留意他们及朋友所在学校的调剂信息;我的任务便是打电话咨询各所学校,邮寄调剂需要的相关资料,同时准备复试的科目。

  分数线在紧张的调剂过程中尘埃落定,360分,和去年分毫不差,侥幸的心理终于不再有所期待,我全力准备着调剂。我开始紧张而焦急地给各所学校打电话,有的要求本科专业必须与报考专业相符,有的则要求本科学校是“211工程”的院校,而更多的是让我等消息,难道我的梦想之路就此画上句号了吗?男友还是不停地鼓励我,姐姐和姐夫也仍关注调剂信息,父母每日的电话安慰也给了我不少的勇气,让我在不安且浮躁的日子里能够安心地准备复试的内容。

  时间一天天过去,转眼间到了4月中旬,可是仍然没有合适的学校愿意给我机会。那时我也考虑要不要放弃,可又不甘心自己半年的努力就这样付诸东流,亦不甘心放弃自己的理想和家人长久的期待。在关键时刻,姐姐给我打了一针强心剂。电话里姐姐不停地安慰我:“现在各个学校的复试都没有进行,说不定有些学校的名额不足,你不要担心太多,认真准备复试才是最重要的,我们都会继续关注学校的调剂信息,继续支持你……”从小,姐姐就是我的指路灯,我的榜样,虽说只比我大一岁多,可却比我成熟、比我坚强,姐姐的鼓励让我重振旗鼓,我的斗志在几乎萎靡的状况下重新燃起,我再次投入到复试的准备当中。

  也许是功夫不负有心人,也许是上天的眷顾,姐姐通过朋友得知浙江工业大学有一个中国古代文学的调剂名额,我马上给学校寄了相关材料。几天之后,学校通知我去复试。

  比起那些顺利复试的幸运儿来说,我的考研之路的确多了份艰辛,但也让我感受到家人的支持是多么的重要。没有家人的鼓励和支持,我的研究生梦想早已折翼,更不用憧憬读研以后的美好未来。

  跨考教育提示:

  调剂需要极大的耐力和承受力,有了家人的支持和理解,你不再是孤军奋战,众人的力量会让你更加顺利地到达梦想的彼岸。

  赢在人脉

  调剂人物:张国栋(E-mail:575689768@qq.com)

  调剂历程:原报考南京师范大学,后调剂到广西大学

  我的考研路可谓一波三折。回头想想,虽然与南京师范大学擦肩而过,但学的仍是喜欢的新闻学,跟着值得信任的导师,也算不幸中的幸事。我向往南京师范大学,只因为热爱新闻,而广西大学足以实现我要做新闻人的愿望。

  我本科就读于西南科技大学,专业是汉语言文学新闻方向。盘点自己的大学生活,我没有太多的遗憾,因为我一直坚持自己的选择,走自己的路。从事新闻工作,做“研究型记者”一直是我的梦想,考取新闻学研究生自然成了我放弃就业选择继续深造的精神支撑,这也是后来我为什么要放弃保送本校的汉语言文字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我们学校没有新闻学硕士点)的原因。

  大三的寒假刚刚结束,我经过短暂的调整,开始步入考研。在确定保送之前,我一直为南京师范大学努力着。遗憾的是,在放弃内保、外保无望后,我长达10个月的努力没能换来理想的初试成绩。这意味着就算调剂成功,公费的希望也几乎为零。家境的贫困,使我在进行选择时不得不考虑经济条件。现实逼迫我不停地追问自己:读研,我合适吗?如果现有的水平已经达到了甚至超过了找工作的资本,那么考研是不是变相地浪费青春?

  在犹豫不决、不知所措的时候,我有幸结识了教新闻课的恩师。我曾不止一次地说:大学4年得遇良师,乃人生一大幸事。恩师毕业于广西大学,有着“先当工人,后高考读书”的坎坷经历。他经常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激励我们:“读研不只在于学历的提高,更重要的是能够接触更高层次的人。”是的,知识可以改变人生。我因为兴趣放弃了很多,也正是凭兴趣坚持到了今天,轻易放弃不值得!趁分数线还没有出来,多数人还在观望时,我迅速联系了其他学校,开始我的调剂之路。

  当时,多数学校的调剂系统尚未开通,我在网上盲目地四处搜寻。给对方打电话,要么不要调剂生,要么就让耐心等待。我觉得这样等下去不是办法,于是决定主动出击。我通过各种渠道了解了各学校往年的录取情况,包括专业实力、招生人数、实际录取人数、最低录取分数线等,然后综合自身实际情况,确定了调剂学校。

  我的初试成绩与往年国家线不相上下,自知调剂东部学校基本无望,而近年来教育部明确规定对报考边远8省区(内蒙古、新疆、宁夏、青海、甘肃、广西、云南、贵州)以及部分特殊的学科专业的考生的复试分数线有所降低,我的分数刚好达到了往年边远8省区的复试分数线,于是便将重点放在C类学校。C类院校中明确表示要调剂生且新闻学实力较强的学校只有广西大学、兰州大学、云南大学等少数几所,经过权衡和比较,我最终选择了调剂广西大学文化与传播学院的新闻学专业。之前保送外校时就看重了广西大学,因为是恩师的母校,或许能获得更多一些的信息。

  南京师范大学的国家线还未知晓,广西大学的调剂系统倒是提前开通了。放下南师,翘首西大,这还是我吗?曾经以为实力可以战胜一切,而今呢,为了一个调剂名额上下奔走,竟顾不得半点颜面了。我按照西大的要求,将个人资料发了过去。为了保险起见,我又给主管招生工作的老师发了封邮件,除了介绍初试成绩和学习兴趣外,还主要表达自己调剂到西大的决心,态度诚恳且坚定。我还通过恩师得到了相关导师的联系方式,以备不时之需。

  接下来的几天,消息闭塞得吓人。我能做的只有等待,心急如焚的等待……终于按捺不住了,与其坐以待毙不如再次主动出击!现在回想起来,我当时的想法单纯且简单,而正是这个心里没底的想法却改变了我的命运。

  我按着学校网页公布的号码拨通了学院研招办的电话,心里想着或许能打探些情况,即使没什么进展也能多少留个印象。电话接通了,对方听完我介绍的基本情况后,说“跨专业考生必须要有相关论文发表,以证明自身科研能力。所以,你的资料……”电话那头的讲解耐心细致,而我却根本听不进去,新闻传播的相关学术论文??我没有?!所有的希冀一下子荡然无存,我的大脑顿时一片空白,只能怔怔地愣在原地……糊里糊涂地挂了电话,我不知何去何从。

  半个小时后,恩师知道了这个消息。“你是跨专业考的,再试试,兴许还有机会。”恩师鼓励道,他还建议我联系下他的导师。我想这也许是离梦想最接近的一次,也可能是最后一次机会,我不能轻言放弃。

  在恩师的鼓励下,我拨通了恩师导师的电话,在电话里,我谈了很多,包括大学经历、专业兴趣、考研经历,当然最关键的是解释清楚了自己原来学校新闻方向的设立和自己的学习情况。幸好我对新闻有些认识,也有3年多的学生记者经历,更幸运的是发表过不少的新闻作品。终于老师答应仔细看看我的资料。

  在漫长的等待之后,我终于等到了广西大学通知复试的电话,当时我百感交集,第一时间把这消息告诉了恩师。我想,如果没有恩师的鼓励和帮助,没有恩师的穿针引线,我不可能继续求学深造,继续追寻我的新闻梦。

  跨考教育提示:

  在调剂过程中,有较好的人脉关系,特别是老师的推荐,非常重要。通过老师的人脉关系,你不仅可以及时了解调剂学校的空缺信息,也可以要到导师的联系方式,直接与导师联系,让导师进一步了解你,这无疑会增加你调剂成功的砝码。

  文章来源《求学·考研》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更多信息请访问:新浪考研频道 考研论坛 考研博客圈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更多关于 考研 调剂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