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保研:中国研究生选拔机制的国际接轨(2)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7月24日 17:33   海天教育

  正因为如此,所以美国并不担心有个别漏网之鱼溜进了象牙塔之中浑水摸鱼,混得了一纸半张的文凭,因为学生入学之后,有太多的考验在前头等着他们。不是真正有水平有能力的学生,无法通过这些少林寺的72罗汉阵闯关下山的。

  正是因为社会征信体系的严密以及美国“宽进严出”的教育体制,使得美国的“保研”制度被镶嵌在一张更大的制度之网中,从而使得这种制度在美国能够经久不衰。

  在中国,这两项作为辅助体系的机制至今缺失,这导致了在中国研究生选拔机制当中,“保研”注定只能是处于辅助的从属位置。但是,即便处于辅助位置,“保研”机制仍然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并且,从“保研”在美国等教育发达国家的广泛实行,我们真正是知道,“保研”才是真正与国家接轨的研究生选拔机制。

  三、“保研”―与国际接轨的中国研究生选拔机制

  在中国的社会文化环境下,任何事情都将被打上中国的烙印,“保研”也不例外。中国在局部高校和局部学生中推行研究生选拔“保研”机制具有很大的中国意义:

  校际间免试直推:中国学术界被病诟最多的是近亲繁殖,教育主管部门为了鼓励高校间学术交流,减少学术近亲繁殖,近几年大力提倡向其它高校免试推荐优秀毕业生-----即校际间免试直推;

  特长生免试直推。有些学校为了留住特长人才,为自己多服务几年,往往给他们特别优惠,免试推荐就读研究生。常见的是体育类和文艺类特长生,名额非常少,要求很严。还有许多学校没有此类政策。但不管怎样,对于不擅长英语和政治考试的艺术体育学生而言,这大概是他们能上读研究生的最好途径之一吧。

  本校保研:在本校保研与外校保研的比例当中,本校保研学生仍然占据了半壁江山左右。

  以北大为例,2007年,在被保送到数学科学学院基础数学专业的12名学生当中,除了三名同学分别来自北师大和南开以外,其余九名学生均来自本校。

  在中国,“保研”作为一种重要的研究生选拔制度虽然有各种各样的问题,但是,“保研”是统考这种占中国研究生选拔制度主导地位的重要补充制度。  

  并且,这种制度越来越显示出与国际接轨的重大制度意义。

  更加深入地研究美国的研究生选拔制度,我们可以更加清楚地看到“保研”制度的重大意义。

  美国研究生教育发展的起点,普遍认为是1876年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的创办。研究生招生也便开始于此。但是在研究生教育最初发展的几十年,并没有统一的入学考试。

  1937年,哥伦比亚等四所大学开始共同使用一套试题,作为是否可以录取为这四所大学研究生的测试,这就是美国GRE(Graduate Record Examination)考试的前身。

  随后,美国研究生的入学考试类型不断增加并朝着专业化的方向发展。统一的入学考试除了GRE这种综合的考试类型外,还发展出专业型的统一考试,如LSAT(The Law School Admission Test)、MCAT(The Medical College Admission Test)、GMAT(The Graduate Management Admission Test)等。这三类专业考试为美国四大职业学院(工学院、商学院、法学院和医学院)中的三大学院(商学院、法学院和医学院)提供研究生选拔的专业语言标准。

  上述考试具有如下重大特点:

  (一)研究生入学考试管理主体的民间化

  在美国,政府并不参与研究生的招生工作,招生权基本属于各招生单位。因而对于研究生入学来说并不存在全国性的统一考试。现行的美国研究生入学考试,大部分是由民间组织组织和管理的。如上面提到的美国教育考试服务处(ETS)、美国法学院入学管理委员会(LSAC)和美国医学院委员会(AAMC),都是非营利性的民间组织,政府对于他们的运行并不做过多的干预。由他们组织的各种考试,并不划定全国统一的录取分数线,而是各招生单位根据本学校的实际情况确定具体的分数线,从而作为各大研究生院招生工作的重要参考依据。随着美国研究生教育的不断完善,这些组织的管理也在朝着专业化的方向发展。现阶段,他们不仅为美国本土的学生提供各项考试服务,还在海外设立考试中心,为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学生提供服务。

  (二)研究生入学考试内容的能力化

  通过对以上几种入学考试的介绍,可以清楚地看到在考试内容上并不是单纯考察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而是考察他们运用基础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题型设计上,入学考试侧重于阅读、逻辑分析、写作和分析等题型,目的并非是对学生基础知识进行测试,而是对个人能力进行考察。它注重考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资质,即考生在未来学习中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的可能性。

  (三)研究生入学考试对象的国际化、广泛化

  在美国,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对象是面向全球的,积极欢迎海外留学生来美进修深造。为了给海外考生提供方便,ETS在全世界的156个国家和地区设立了1500多个考试中心。同时在招生对象的条件上也没有过多的硬性规定,比如说年龄、民族、国籍上的限制。这些都说明了美国研究生入学考试是一种开放的、世界性的考试制度。

  (四)研究生入学考试方式方法的标准化和灵活化

  现行的美国各种研究生入学考试都是在各自组织的统一管理下进行的,这说明诸如GRE、LSAT此类的考试是在一个统一的标准下进行出题、考核和评判的。这样就形成了不同院校对一项考试的统一认可,各个院校可以根据自己的招生情况制定出自己的具体分数,从而使考试成绩之间具有可比性。同时,这种标准化的考试也方便了申请者对不同院校的报考。这种研究生入学考试既具有统一的标准,又有相当的灵活性。美国研究生入学考试的灵活性还表现在时间安排上。大部分考试在一年中都会进行几次,这样申请者就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考试时间,而且对于那些在一次考试中没有发挥好的学生来说,可以在较短时间内就获得另外一次考试的机会。

  (五)考试分数在录取工作中并非唯一标准

  尽管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分数在美国研究生院录取工作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但它并不是唯一或最重要的条件。录取研究生的主要参考依据还有三位学者对申请者的推荐信,申请者大学本科期间的学习成绩,以及有关攻读学位意图和计划的个人说明书。这种多因素的考察,说明美国研究生的录取工作是一种综合衡量的过程。

  在中国,与美国类似的考试已经被引入。2003年,研究生入学资格考试(Graduate Candidate Test,简称GCT)首次在我国工程硕士入学考试中实行。

  与现行的研究生入学考试不同,GCT考试在组织管理和内容选择上都有所创新。这种全新的考试模式由于借鉴了美国GRE等考试的经验,被人们冠以另一个名字——“中国的GRE ”。

  从“应试型”测试向“能力型”测试的转变,可以说是GCT考试最突出的特点之一。GCT试卷由四部分构成:语言表达能力测试、数学基础能力测试、逻辑推理能力测试、外国语运用能力测试。

  四、全球化背景下,考试模式要与世界接轨

  作为世界公认的科技强国,美国拥有世界50%以上的学术论文、诺贝尔奖得主和专利。美国之所以强大,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它拥有为数众多的世界一流学府,它们吸引着全世界最优秀的学生负笈美国,一俟学业完成,这些学生很多都留在美国,成为美国支撑其科技强国地位的砥柱。

  全世界最好的大学有85%是美国的大学(据世界大学排名,前20名中有17所美国大学)。美国用世界上最优秀的大学吸引世界各地的最有潜质的学生到美国学习,再用它强大的企业将这些人才中的大多数留在美国本土。在微软、IBM、苹果等美国高科技企业中充满了来自中国、日本、韩国、印度、加拿大、法国、英国等国家的拔尖人才。这些异域精英们为美国的科技和产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人才基础。

  加入WTO之后,我国的各行各业都要而临来自于世界各国的挑战,教育也不例外。这就要求我国的教育必须面向世界,参与国际化办学竟争。作为选拔人才的重要手段,国内的入学考试势必要与国际先进模式接轨。而我国现在的考试模式不管是在组织管理上,还是在考试内容上,都与世界通行的诸如GRE、 GMAT等考试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从而得不到世界范围内的认可。为了在世界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我国现行的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必须进行改革。GCT考试便是在这方而具有代表性的一项改革,它不仅在考试的组织管理上给予了各招生单位更大的自主权,还在考试内容上彻底打破了应试模式,全面实行能力化考核。在借鉴外国考试经验基础上建立起来的GCT考试,它的先进性是有目共睹的,但作为一个新兴的事物,GCT考试还存在着一些欠缺之处。就拿2003年的考试为例,很多考生反映将四个科目放在一起考,题目做不完,考试太难了。对于这种情况也许可以用学生没有经验、不会合理利用时间这样的理由解释。但是我们是否可以借鉴美国的经验在考试时间上做出一些调整,比如说考试可以安排在一天进行,上午进行语言表达能力和数学基础能力的测试,下午进行逻辑推理能力和外国语运用能力的测试。这样可以使考生在相对宽松的环境中完成考试,发挥自己的真正实力。

  总之,以GCT考试为代表的中国研究生入学考试改革还处于起步阶段,在这一过程中我们还需要将美国研究生入学考试方而的成功经验与我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改革我国现有研究生招生过程中存在的弊端,最终找到研究生入学考试国际化与中国化的最佳结合点。

  这,大概就是中国“保研”制度对未来所要展示的最大意义。

  海天教育独家供稿,请勿转载。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更多信息请访问:新浪考研频道 考研论坛 考研博客圈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Powered By Google

更多关于 推荐免试研究生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