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2010年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原理考点预测(5)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1月06日 18:51   万学海文

  提升我国软实力,应该继续强化以文化产业的方式来推动国家软实力的发展。要充分发挥市场在文化生产与传播中的作用。我们要重视对受众思维、接受习惯的研究,适当地按照西方人可以接受的思维、观念来进行创作,以获取更好的传播效果。

  专题四:分析材料,结合唯物史观,分析我国及发展中国家的改革。

  ①试分析中国1978年以来的改革开放究竟是量变还是质变?并简述改革开放的历史地位和重要意义。

  中国1978年以来的改革开放既是量变又是质变。一方面,从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上看,改革是一次量变,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前提下的自我完善、自我发展;另一方面,从经济体制上看,改革是一次质变,是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彻底转变为市场经济体制,是一次经济运行体制上的根本变动,是建国以来的“第二次革命”。改革开放极大地解放了我国的生产力,提高了综合国力,提升了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大大地推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使中国的面貌焕然一新,中国的国际地位迅速提高。

  十七大报告高度评价了改革开放的历史地位和重要意义,指出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就是改革开放,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

  ②简述我国“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方针的主要内容。

  面对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加深,我们必须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方针,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引进来”战略是指企业根据我国国情与企业发展的需要,大胆引进外技术和资金为我所用,有效地利用国内和国外两种资源,实行开拓国际市场与开发国内市场相结合,引进先进技术与提高自主研究开发能力相结合,以全面提高我国的整体竞争能力,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和竞争。

  我们不仅要“引进来”,而且还必须“走出去”,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走出去”战略是企业超越国界进行要素配置、市场拓展、生产经营的形象概括,是企业跨越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从事商品的国际生产和营销、资本的国际流动、技术的国际转让以及服务的国际提供等经营活动的总称。主要包括境外投资、对外承包工程等内容。

  ③运用唯物史观分析我国进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立法制政府的重大意义。

  唯物史观认为,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一方面,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经济基础的发展变化决定上层建筑的发展变化;经济基础的性质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另一方面,上层建筑又能对经济基础起到能动的反作用。当上层建筑维护的经济基础适合生产力发展需要时,这种反作用就会推动经济基础的发展和生产力的进步;当上层建筑维护的经济基础不适合生产力发展需要时,这种反作用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原理要求我们及时调整上层建筑,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已迈出了重大步伐,但当前在上层建筑中仍存在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环节和方面。如机构臃肿、人浮于事、办事效率低下等。如果不改革,这些方面就会不适合经济基础的发展需要,并进而压抑生产力的发展。因此,必须尽快采取有力措施加快进行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以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党和政府十分重视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作用,不断地对上层建筑中不适合经济基础和生产力的环节与方面进行改革,不断加快进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机构改革,强调要通过行政管理改革进一步改革我国上层建筑中那些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环节和方面,以进一步推动经济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深化改革的重要环节。要抓紧制定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总体方案,着力转变职能、理顺关系、优化结构、提高效能,形成权责一致、分工合理、决策科学、执行顺畅、监督有力的行政管理体制。健全政府职责体系,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推行电子政务,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加快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规范行政行为,加强行政执法部门建设,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减少政府对微观经济运行的干预。

  ④分析上述材料,结合唯物史观相关原理,简述我国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重大意义。

  唯物史观认为,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他们相辅相成,密不可分。首先,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产生和发展,社会存在的性质决定社会意识的内容。其次,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能动的反作用。正确的社会意识能够对社会存在的发展起到重大的促进作用,错误的社会意识则只能起到阻碍作用。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相互作用的原理对于我们正确理解在当前形势下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健全社会信用体系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方面,也是贯彻落实“以德治国”方略的集中体现。现代市场经济中的大部分交易都表现为信用交易,信用关系是社会成员之间的基本经济关系。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处于建设初期,信用体系发育程度低,信用秩序相当混乱。失信现象不仅普遍,而且相当严重。信用秩序混乱已对社会经济生活造成严重危害,不仅严重破坏了市场秩序,破坏了市场的有序性、公正性和竞争性,扰乱了市场经济秩序,降低了经济运行效率;而且直接影响和制约着市场机制配置资源作用的正常发挥,造成了社会风气败坏,道德水平滑坡等社会问题。

  在加入WTO之后,信用秩序混乱还严重损害了我国的国际信用形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对外开放的质量和进程。因此,要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必须尽快建立社会信用体系。健全社会信用体系的基本目标是:从“十五”后期到2012年,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社会信用体系的基本框架。在完成上述目标的基础上,到2020年前后,形成比较健全的社会信用体系,使社会形成良好的信用环境,形成比较规范的市场信用秩序。

  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是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的治本之策。社会信用体系是一种社会机制,它以道德为支撑、产权为基础、法律为保障。通过信用信息的依法公开和传播,以信用服务机构市场化经营和政府有效监管为手段,实现对守信行为的褒扬、对失信行为的社会联防和惩戒,改善信用主体的信用状况,维护经济社会的正常秩序,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健康、全面发展。我国目前的市场秩序显然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需要很好地规范和完善,必须要靠规范的市场经济规则和相应的制度建设来实现。

  ⑤运用社会基本矛盾的观点分析我国改革的性质。

  (1)唯物史观认为社会的发展是由社会基本矛盾推动的,社会基本矛盾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两对矛盾,是一切社会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动力。其中生产力是最终起决定作用的力量。随着生产力的变化发展,就会推动社会基本矛盾的变化发展,并进一步推动社会进步。

  (2)我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就更就应当保持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适合,但在计划经济时代,我国逐渐形成了一套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生产力不相适应的僵化模式,不利于我国生产力的发展,只有通过改革建立起新的、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才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3)我国的改革不是原有经济体制的细枝末节的修改,而是原有计划经济的变动,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从改变的深刻性和广泛性而言,它是我国的“第二次革命”。

    更多信息请访问:新浪考研频道 考研论坛 考研博客圈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更多关于 考研 政治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