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2010年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原理考点预测(6)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1月06日 18:51   万学海文

  专题五:下列是关于金融危机与全球化双重作用的材料。

  ①结合资本主义再生产的周期性,论述固定资本更新在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中的作用,这对我国当前正确应对世界金融危机有何指导意义?

  典型的资本主义再生产周期包括危机、萧条、复苏、高涨四个阶段,资本主义再生产周期与固定资本的大规模更新是联系在一起的。当处于萧条阶段时,那些熬过了危机阶段、力图早日走出萧条状况的资本家,往往通过更新固定资本,投资于新的更高效率的机器设备,来求生存求发展。这样,在萧条时期,特别是在它的中后期,就会在全社会范围内出现大规模的固定资本更新,促使生产的扩大和经济的复苏。因此,大规模固定资本更新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周期性的物质基础。

  资本主义资本更新的理论对于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也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当前我国经济受到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出口受阻,经济增长速度下降,企业开工不足,工人失业增加,经济增长速度下降。政府就应当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刺激企业和个人投资,增加建设投资和集团消费支出,增加固定资本投资的规模,来刺激社会需求,带动工资的提高和利润的增加,提高开工率,降低失业率,从而促进经济的发展与繁荣。

  ②结合美国金融危机所引发的世界经济动荡,运用哲学矛盾原理,分析经济全球化的双重作用及我国的对策。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揭示客观事物自身固有规律的基础上创立了唯物辩证法,阐明了矛盾的普遍性以及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的过程中,又贯穿于一过程的始终,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相互联结,共同推动事物的发展。这就要求我们用矛盾的观点来看待全球化的双重作用,正确分析美国次贷危机对我国的影响。

  第一,经济全球化的积极作用:①在全球化条件下,各国可望在全球经济密切交往中实现资源优势互补;②在参与世界市场竞争中,各国可望充分发挥自身优势;③科技成果可望在全球快速传播;④可望为当今世界为数众多的发展中国家提供“后发优势”的宝贵机遇;⑤环境、资源、人口等人类面临的共同性问题可望得到更好地解决。

  第二,经济全球化的消极影响:①经济全球化本身包含着市场经济的全球化,不可避免地把市场经济的消极方面也全球化了,特别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固有的周期性波动和其他弊端也会随着经济的全球化而影响全世界。②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大国的经济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必然随着经济全球化得以推行,在全球范围内实施资源的不公平分配和不平等的国际贸易;另外经济全球化还为西方资产阶级推行其思想文化战略提供了便利条件。③局部危机极易引起全球化的动荡甚至危机。如局部的金融危机很容易蔓延,以至引发全球经济的动荡。④社会化大生产与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对立这个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会会随着经济全球化带到国际领域。

  这次由美国次贷危机所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给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造成了很大冲击,我国面临物价涨、股市跌、出口下滑等多重压力。当前我国必须继续以开放的心态面向世界,坚持用矛盾分析的方法正确对待经济全球化,一方面从矛盾的同一性出发,我们必须以主动的姿态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另一方面从矛盾的斗争性出发,我们又要尽可能消除经济全球化的副作用,在改革开放中必须防范风险、维护自身安全,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方针。

  总之,正确的对策应该是抓住机遇,迎接挑战,趋利避害,发展自己。

  专题六:理顺收入分配关系,促进社会公平。

  材料1:社会贫富悬殊、收入差距过大问题:数据、报道、现象、评论等

  材料2:关于理顺收入分配关系,促进社会公平的中央文件、领导讲话和政策措施等

  问题:(1)效率和公平的关系(2)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的原因和意义(3)现阶段如何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效率和公平的关系

  公平是指人们之间利润和权利分配的合理化。公平首先体现在机会的均等上,其次,表现在规则的均等上。效率是指投入与产出或成本与效益之间的对比关系,它反映的是资源配置的有效性,反映了社会生产,人民生活水平所达到的状态与程度。

  效率与公平是对立统一的辨证关系,公平是效率的前提和保证,效率是公平的条件和基础,长期以来,我们把公平理解为平均主义,改革开放以来,又提出了“效率优先,兼顾公平”,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注重社会公平”、“更加注重社会公平”、“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提法相继出现。表明了我国对社会公平的越来越重视。

  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原因:

  社会主义社会个人收入实行按劳分配的原则,是由其客观经济条件决定的。其依据有:首先,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条件。其次,在社会主义社会,旧的分工还没有消失,劳动还存在着重大差别,劳动还是谋生的手段,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最后,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水平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条件。(三大依据)

  确立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是完善社会主义个人收入分配制度的重要内容,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基本经济制度的客观要求。同时,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多种实现形式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也要求确立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原则。(三大依据)

  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意义:

  按劳分配是人类历史上崭新的分配制度。它从根本上否定凭借占有生产资料而剥削他人劳动成果的权利,是对一切剥削制度的否定。按劳分配不承认任何阶级差别,只承认人们的劳动差别及由此产生的个人消费品分配和富裕程度的差别。实行按劳分配原则,把劳动贡献和劳动报酬直接联系起来,有利于调动生产者的积极性,促进生产发展。

  按生产要素分配能使一切资源都能够得到最充分的利用,一切积极因素都能够充分地发挥,从而能繁荣市场经济,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现阶段如何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1)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要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2)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

  (3)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逐步提高扶贫标准和最低工资标准,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

  (4)扩大转移支付,强化税收调节,打破经营垄断,创造机会公平,整顿分配秩序,逐步扭转收入分配差距扩大趋势。

  专题七:如何合理地调节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努力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实现“人类同自然的和解”,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人和自然的平衡有两种类型:一是原生的生态系统的平衡;另一个是人工生态系统的平衡,即“人类同自然的和解”,这是现代社会及当代的实践应追求的发展目标。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以及社会与自然的协调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在我国的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必须正确处理人口、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节约使用、合理使用各种资源,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搞好环境保护,维护生态平衡,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专题八:运用唯物辩证法联系的观点分析中国和平发展的条件及其影响。

  (1)唯物辩证法联系的观点认为:整个世界是普遍联系的统一整体,事物之间是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不存在也不可能存在绝对孤立的事物,任何事物只有在与其它事物的联系中才能存在和发展。

  (2)中国的存在和发展也不是孤立的,而是在与亚洲乃至于整个世界其他国家和民族的联系中前进发展的,中国的发展只有不断地学习和吸收其他国家和民族的优秀成果才能实现,中国也只有与其他国家和民族的经济文化的交流中才能实现自身的发展。

  (3)同时,中国的发展也能对其他国家的发展提供重大的促进作用,随着中国的发展,中国与其他国家的联系会更加密切,中国与其他国家的相互依赖的程度会进一步加深,中国自身的发展就会在更大程度上推动其他国家的发展。

    更多信息请访问:新浪考研频道 考研论坛 考研博客圈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更多关于 考研 政治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